摘要:智能化分采、分測技術是通過多級智能型井下分采、分測工具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來實現(xiàn)一次下井,進行多層的分層開采及分層測試工作。詳細介紹了該技術的工作原理、實施方法以及在應用情況。
關鍵詞:智能化;分層開采;分層測試
中圖分類號:TE9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6(b)-0000-00
隨著油田開發(fā)的深入,對測試技術的要求在逐漸提高,目前除了要求錄取整個井筒的產(chǎn)液量、含水、壓力變化外,還要求明確各生產(chǎn)小層的流體性質、儲層參數(shù)、壓力衰減并進行分層的儲量估算和產(chǎn)能預測。智能化分采、分測技術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該技術利用多級智能型井下分采、分測工具、多級封隔器及相關配套設施一次作業(yè)下井,實現(xiàn)多層的分采、分測。通過分層開采,可以在地面計量各個生產(chǎn)層的產(chǎn)液量、液性、含水量,準確判斷油、水層;通過分層測試,測得各個層位在不同工作制度的壓力、溫度數(shù)據(jù),了解各層的壓力衰竭、生產(chǎn)動態(tài)情況,并且采用專業(yè)試井分析手段求得地層參數(shù),判斷各層邊界變化情況,估算在測試影響范圍內的單層控制儲量并進行產(chǎn)能預測等【1】。
1智能型井下分采 分測工具
智能型分采、分測工具主要由智能化閥門開關、分層測試儀、測試偏心托筒組成,如圖1所示。
1.1智能化閥門開關
智能化閥門開關是由電池組、大扭矩微型低功耗電機、微電腦、機械傳動裝置與密封裝置組成,具有讀寫、儲存、輸出、查詢功能。其工作原理是根據(jù)被測試井的具體要求,在地面通過編程器對開關內的微電腦編制程序,預置各層智能閥門的開關時間并存儲在微電腦內;微電腦控制微電機轉動(正轉或反轉),驅動機械傳動裝置,帶動柱塞做往復運動,實現(xiàn)智能閥門的開或關;每級智能化閥門在井下可以進行多次開關操作,由此實現(xiàn)井下各層分別進入開采和關閉狀態(tài)。
技術指標:
外型尺寸?107 mm×1 600 mm
工作溫度 -20~+150 ℃
工作壓力 ≤40 MPa
工作時間≤45 d/3級
微電機工作電壓 13.5 V
微電腦工作電壓6 V
1.2測試儀
測試儀是筆式存儲式電子壓力計,外觀上適合分層測試的需要,以高精度壓力、溫度傳感器為測溫、測壓元件,采樣期間耗電低,測試時間長。具有掉電保護功能,在瞬時掉電的情況下,迅速將儀器連通;儀器內部的單片機設有電池電量檢測功能,以便隨時檢測電池電量,保證測試的成功率。數(shù)據(jù)回放系統(tǒng)體積小,攜帶方便,只須1根回放電纜與PC機或筆記本連接即可。
技術指標:
外型尺寸 ?20 mm×252 mm
溫度范圍0~150 ℃
壓力范圍0~40 MPa
溫度精度 ±1 ℃
壓力精度 ±0.1% F.S
電池連續(xù)工作時間最長為45 d
采樣模式:智能模式,數(shù)據(jù)容量最大可達380萬組(最小采樣間隔為2 s);分段模式,數(shù)據(jù)容量為3.2萬組數(shù)據(jù)。
測試偏心托筒外徑為98 mm,可以在保證其他層流體通過的前提下內置筆式電子壓力計,托筒內部設有壓力計減震裝置,施工時將測試偏心托筒置于每層的智能閥門開關下面。在出砂嚴重的井中,測試偏心托筒要加裝防砂篩管,使其具有良好的防砂功能,以免堵塞測試傳壓孔。筆式電子壓力計的數(shù)量以及偏心托筒的數(shù)量依據(jù)井的層數(shù)而定。
2智能型井下分采 分測技術工作原理
根據(jù)設計方案及分采、分測層段的需要,在地面對筆式電子壓力計和各級智能閥門開關編程。電子壓力計放置于測試偏心托筒內,測試托筒連接在各級智能閥門開關下面,連同封隔器、生產(chǎn)管柱一起下至各個目的層后,在地面打壓,使封隔器在預定位置坐封,各級智能化閥門開關會按照設定好的時間程序,進行開、關操作,這樣各層分別進入開采與關閉狀態(tài),當本層的閥門開關開啟時,該層流體進入開采狀態(tài),通過地面分析,明確該層的產(chǎn)液量及產(chǎn)液性,此時,測試儀錄取該層的流動壓力;當本層的閥門開關關閉時,該層流體也進入關閉狀態(tài),此時,測試儀錄取該層的恢復壓力。通過分析該層流動壓力或恢復壓力數(shù)據(jù),不僅可以了解該層壓力變化情況,也可以進行試井分析,得到該油藏的相關地質參數(shù)。
3結語
1) 智能化分采、分測技術可以在地面錄取各生產(chǎn)層產(chǎn)液量,進行液性分析,在不影響正常生產(chǎn)的同時明確每層的詳細產(chǎn)液情況,尤其是在高含水井中,能夠準確判斷出水層位,為封堵出水層提供準確詳實的地質資料。2) 由于智能化閥門的開關以及開關時間都可以人為設定,實現(xiàn)在井下按照設定程序自動開或關,切換各個層位,達到一次下管柱進行多層測試的目的,節(jié)省大量作業(yè)費用和測試時間,時間設定可長可短,保障排除井筒壓井液及層間干擾的影響,取得真實有效的各層壓力、流體和儲層物性等參數(shù)。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