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 小寶寶在亂丟積木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求他自己收玩具,但奶奶卻會跟在孩子后面善后,嘴里還嘟囔著:“不就是收玩具嘛,和孩子大呼小叫,我收了吧,不然我還沒事做呢!”于是,“如果我自己收玩具,奶奶就沒事做了?!背闪藢殞毜慕杩?。
情景 :寶寶總喜歡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東西玩,平時父母的錢包、手機也被他當做玩具,結果打碎了媽媽的名貴香水。媽媽大發(fā)雷霆,寶寶委屈至極:“我沒錯!”
不是借口,他是說真的
寶寶真的在給自己找理由嗎?他的表情一本正經,小理由說得義正詞嚴。真不賴他,他是當真的。家庭成員對他的照顧保護,讓他認為事情本來就應該這樣:書包得由媽媽來整理,玩具由奶奶收,蘋果咬幾口就扔掉沒什么大不了的。本來應該由他自己承擔的事情,由他人代勞了,本來不對的事情,被大人輕描淡寫地放過了。成人眼中的不良行為,寶寶已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成了習慣。
攻關技巧:讓寶寶樹立責任意識
寶寶能自己做的事情,要讓他自己完成。即便做得不好,需要再補救,也不要當著他的面代替他做。而且每當他有一點進步,就要及時鼓勵他。漸漸地,他會感覺自己做事情是很自豪的,愿意變成一個自我管理的小能手。同時在自己動手中,他會學會珍惜勞動成果,形成好習慣。
他沒有掌握對錯的標準
每個寶寶都是天生的探索家,每一次的新發(fā)現都讓他們欣喜。但他可不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玩兒,哪些不可以,哪些不可以。成人有時也會忽略這一點,平時大大咧咧,把任何東西都給寶寶當玩具,到了關鍵時刻,才沖寶寶發(fā)脾氣,寶寶會很委屈。
攻關技巧:給寶寶立規(guī)則
在寶寶探索前,防患于未然。把一些貴重或危險物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這樣他可以安心玩耍,你也不用擔心他會闖禍了。在他探索時,明確告訴他,哪些是不能碰的,為什么。語氣要堅定,還可以配上表情、動作,說明后果。日子長了,寶寶在玩耍時會形成自己的尺度。
你很兇,他害怕受懲罰
本來寶寶想認錯的??墒悄恪蔼b獰”的面目,讓他感到你和平時大不一樣,認錯就會讓自己遭受可怕的懲罰,所以他會想盡辦法,不讓你知道是他做的。
攻關技巧:讓寶寶明白,懲罰不是爸媽的目的
理解孩子的行為,他并不是故意要犯錯的。如果答應孩子只要認錯就不責備,那你一定要做到。你會發(fā)現,這樣做不但贏得了孩子的信任,還讓他愿意成為一個誠實而有勇氣的孩子。那么錯誤也會變成他成長的基石。
他不知道該怎么辦
他的表達能力很有限。你一連串嚴厲的逼問,讓他摸不著頭腦。他并不全明白,也可能明白了一些,可他不知道該說什么,該做什么。只能無助地盯著你,或者他會干脆躲開你,干點其他的。
攻關技巧:改變你的溝通方式
當孩子犯錯時,你首先要冷靜。想想如何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為構成了一些不好的后果。你與寶寶的溝通不是為了宣泄不滿,更重要的是讓他看到錯在哪里了,以后該怎么做。試著態(tài)度溫和、語氣肯定地讓你的小家伙知道他錯了。你會驚訝地發(fā)現和風細雨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