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樓下和一群小朋友嘰嘰喳喳,玩得熱鬧。我站在陽臺上俯看這群快樂的孩子。他們正圍著一堆沙子,開“山路”,挖“山洞”,修“山寨”呢。
兒子負(fù)責(zé)繞著沙堆,開出一條蜿蜒而上的“山路”。只見兒子手腳并用,沙飛塵起,把山路修得有模有樣。只是臉上滿是沙粒,衣服上滿是塵土,弄不好鞋子里已經(jīng)灌滿沙子了吧……
孩子們終于玩煩了,想換一個(gè)新“項(xiàng)目”。
兒子提議:“我們比跑步,看誰跑得快?!?br/> 大伙兒同意:“行,比就比?!?br/> 小家伙們要以沙堆為起點(diǎn),跑到路的盡頭再折回來,最早回到沙堆的就是“山大王”。只見小家伙們一溜兒排齊,弓起腰,撅起小屁股,等著有人喊“跑”,然后撒開“飛毛腿”,好去爭第一。
“跑!”有人喊。
小家伙們像是一群鴨子,沖撞著、擁擠著向前跑去。我站在陽臺上,看他們的熱鬧,并且對兒子獲得“第一”蠻有信心,兒子就是 “飛毛腿”嘛。
孩子們跑遠(yuǎn)了,我將頭探出陽臺,看到一只“小鴨子”落在了后面。是誰呀?跑步時(shí)歪歪扭扭,樣子古怪,慢得出奇,腳底下像是踩了針尖一樣。
呀!不是別人,正是兒子。
怪了,這小子平常跑步挺快的,今天怎么不太對勁呢?小朋友們很快都跑到了路的盡頭,然后折了回來。
只有兒子還慢悠悠的,跑一步踱一步。小朋友們在終點(diǎn)起哄:“平平落后了,平平落后嘍?!?br/> 兒子終于跑了過來,一屁股坐下來:“不算,不算,我鞋子里有沙子,所以跑不快。等我把鞋子里的沙子弄出來,再比一次?!?br/> “再比就再比?!逼渌∨笥岩膊皇救酢?br/> 怪不得兒子得了倒數(shù)第一呢,原來鞋子里有沙子。清理掉沙子,肯定就能跑得快了。
對了,我得趕快下樓去幫助兒子脫鞋子,倒沙子——這活計(jì)對兒子來說“技術(shù)含量”太高,他從來沒有做過的,平時(shí)都是我?guī)退┬撔?br/> 我剛要下樓,卻停下來:“不,這次我最好不幫兒子脫鞋,讓他自己脫,自己穿——這或許是讓他‘長大’的一次機(jī)會呀?!?br/> 想到這里,我又回到陽臺,看兒子如何表現(xiàn)。
不看不要緊,一看我嚇一跳,兒子正坐在地上,仰頭看著自家陽臺——兒子一定是要喊我下去幫忙的。
我急忙把頭一低,不讓兒子發(fā)現(xiàn)我就在陽臺上。
兒子在樓下扯著嗓子喊:“爸爸,快來,幫我把鞋子里的沙子倒掉!”
我假裝聽不見。
兒子接著喊:“爸爸,快來幫我?!?br/> 我還是假裝聽不見。
兒子都有點(diǎn)兒哭腔了:“爸爸——爸爸,來幫我脫鞋子!”
我的心有點(diǎn)兒軟了,人家“脫鞋子”可是十分重要的事,咱不去幫忙,人家怎么重振雄風(fēng),如何在小朋友們面前找回“面子”?
兒子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要幫他!我藏不住了,轉(zhuǎn)身準(zhǔn)備直奔樓下。
誰知我剛要下樓,樓下的兒子卻停止了呼喊。怎么回事?我從陽臺上探出頭來,見到——
兒子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小手脫鞋子,很費(fèi)力,兒子卻很努力。努力,努力,終于脫下了一只鞋子。兒子抓著鞋子在地上磕了幾下,將里面的沙子倒出來,然后再自己穿鞋子,同樣費(fèi)力,兒子同樣努力。努力,努力,鞋子穿上了——我在心里喊:“兒子,你這不是自己會脫鞋子也會穿鞋子嗎?”
兒子用了同樣的努力,把另一只鞋子也脫下來,清了沙子再穿上。然后兒子站起來,沖小朋友們喊:“這下好了,我們再比,看誰跑得快?!?br/> 一群“小鴨子”又開始跑了。這次跑在最前面的是兒子,鞋子里沒了沙子,他果然是第一。
我在陽臺上看著兒子飛跑,很激動,不是因?yàn)閮鹤优艿每?,而是因?yàn)閮鹤訉W(xué)會了自己脫鞋子,又穿上了鞋子。
孩子什么都不會做,是因?yàn)榇笕瞬环判暮⒆幼约鹤鍪?,而替他去做。對孩子不放心的家長總是不愿意放手,不愿意放手就永遠(yuǎn)不能放心,這常常是一個(gè)讓人無比煩惱的家教循環(huán)。
其實(shí)大人對孩子放手,孩子才能長大的,孩子長大了,大人才能終歸放下心來?!?br/> ?。ㄘ?zé)編 冰藍(l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