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能把聲音降低幾個分貝嗎?每天這樣‘河東獅吼’,家里都亂成一鍋粥了!”老公經常這樣連提醒帶指責我。唉,誰讓我們有這么一個小錯天天犯的兒子呢?
兒子丁冬今年已經6歲了,長得虎頭虎腦,人見人愛。就是這么一個“精靈鬼”每天在家里“花樣百出”,今天打碎了杯子,明天劃壞了地板,后天又會把家里翻個底朝天。即使我再有耐心,也不敢保證自己不發(fā)火。
可事情卻因為我的一次生病而發(fā)生了轉機。那段時間,我胃痛只得臥病在床。下午放學的丁冬連蹦帶跳地回到家中,一看我生病了,收斂了不少,乖乖地走到床邊,問我:“還痛嗎?”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還有這份心,我竊喜???mark class="4e744a41d99d4b14efcd730cdf3e7ef7">沒過5分鐘,兒子的老毛病就犯了,把家里的音響開得震天響,病床上的我自然吃不消,可那會兒,我連教訓這小子的力氣都沒有。無奈,我只好伸出食指向兒子做出了“吁”的手勢,本想著這會無濟于事,沒料到,音樂戛然而止,房間里立刻安靜了下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整個晚上丁冬做什么事都躡手躡腳的,生怕驚動我似的。
“難道一個不經意的手勢竟然有如此強大的震懾力?”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忽然,我想起這樣一句話:“在教育的過程中,積極而溫馨的暗示往往勝過千言的叮囑與萬語的指責?!币粫r,心中豁然開朗,即使胃部還陣陣隱痛,但一夜香甜入夢。
每天晚上兒子從不主動洗腳,總是在我的“威脅逼迫”之下完成。這天,兒子似乎又在等待我發(fā)號施令,可我話題一轉,與老公講起堅持洗腳的好處來,比如有助于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解除一天的身體疲勞,有助于個人衛(wèi)生的保持,更有利于少年兒童身體的發(fā)育成長等等。我們這邊正聊著,只聽見衛(wèi)生間里傳來“嘩啦嘩啦”的流水聲,原來兒子主動去接熱水了。果然奏效,我再次“旗開得勝”。
一日三餐的飯桌上,青菜兒子很少問津??赡谴?,我偏偏做了清一色的四個青菜,兒子一瞧飯桌,便立刻噘起了嘴。還沒等他提出抗議,我就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張表遞給了兒子,那張表上的大標題分外醒目——“青少年健康與蔬菜密不可分”。稍后,兒子會心一笑,徑直坐到餐桌前,狼吞虎咽地吃起來,20分鐘后,4個盤子均見了底,他不好意思地朝我狡黠一笑。從此,青菜在我家的地位“一路飆升”。
現(xiàn)在兒子無論做什么事情總是溫文爾雅,文明有禮,成了鄰里之間交口稱贊的“小紳士”。當然,家庭中的爭吵聲少了,斥責聲沒了,火藥味也隨之消失。
一個細微的眼神、一個輕巧的動作、一聲親切的叮嚀,讓我們母子之間的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感謝一場小小的病痛,竟然讓我找到了教育兒子的法寶——“巧妙暗示”,讓我們找到了心靈久違的默契。心神合一,我們的母子感情又怎能不其樂融融?■
(責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