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起源初始原型,眾說紛紜,至今有蛇說、鱷魚說、豬說、閃電說,甚至還有樹神說等,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鱷魚說,但是,每種說法資料都相對簡單,多少存在一些問題。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它同樣也記錄著古代文明,古人的漢字體系是建立在古代先民的文化思想基礎(chǔ)之上的,因此,考釋漢字的形、音、義以及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一般而言,聲符起標(biāo)音作用,但是在漢字造字初期,很多漢字的聲符也具有表義功能,同一聲符表示同一意義,形成同源關(guān)系,由此,這個(gè)聲符也成為一系列同源字的核心成分。對漢字聲符的探討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揭示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讓我們更靠近古代文化的深層核心。
本文試圖以《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中“龍”族字研究為對象,對《說文》所收錄的26個(gè)“龍”族字進(jìn)行剖析,從漢字的角度,考察中國龍的起源原型,認(rèn)為龍的最初起源原型來自于雷神,試圖為龍的起源原型提供一些文字材料方面的佐證。
“龍”族字分析?!墩f文》中收錄了26個(gè)“龍”族字,我們對其重新加以分析,發(fā)現(xiàn)“龍”的字含有以下幾類意義:
?。ㄒ唬┚哂小镑[蟲之長”義的“龍”族字
龍,《說文》:“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xì)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肉,飛之形,童省聲?!?br/> 龗,《說文》:“龍也,從龍,從龍霝聲。”《廣韻》:龍也,……山海經(jīng)曰神名,人面獸身,或作靇,一曰龍名。
,龍耆柝上。從龍幵聲《約注》:蓋之言堅(jiān)也,謂龍背上鬣甚剛堅(jiān)也。
龖,《說文》:“飛龍也,從二龍?!?br/> 瓏,《說文》:“禱旱玉,龍文,從玉,從龍,龍亦聲?!卑矗簽轵?qū)除旱災(zāi)向神明祈禱而使用的玉器,上面刻有龍的花紋。
瀧,《說文》:“雨瀧瀧皃。從雨,龍聲?!?br/> (二)具有“尊、寵”義的“龍”族字
寵,《說文》:“尊居也。”寵之本義為尊位,引申為一切尊榮之稱。
龏:《說文》:“愨也,從廾,龍聲?!?br/> ?。ㄈ┚哂小案叽蟆绷x的“龍”族字
龐,《說文》:“高屋也。從廣,龍聲?!倍巫ⅲ骸爸^屋之高者也,引申為凡高大之稱。”
壟,《說文》:“丘壠也,從土,龍聲?!眽胖父咂鸬膲?zāi)梗省皦拧庇懈叽笾x。
隴,《說文》:“天水大阪也。從阝,龍聲。”《約注》:“六盤山南段別稱隴山,在隴縣西北,古稱隴阪,亦名隴坻,山高而長,延伸于陜甘邊境,山勢陡峻,其阪九逥。”
蘢,《說文》:“天菕也,從草,龍聲?!睆埶椿铡都s注》:“此草以高大見異,謂之天菕,猶髎鳥能高飛直上,亦謂之天侖也?!惫省疤d”有高大義。
蠪,《說文》:“丁螘也。從蟲龍聲?!毙F指一種赤色斑駁的大螞蟻,故“蠪”有“大”義。
?。ㄋ模┚哂小爸锌?、中通”義的“龍”族字
櫳:《說文》:房室之疏也。按,櫳指房屋的窗戶,窗戶由格子交織組成,以透光通風(fēng),故櫳具有“中空”義。
櫳:《說文》:“檻也,從木,龍聲?!卑矗簷芍戈P(guān)養(yǎng)著禽獸的柵欄,柵欄“中虛”以關(guān)禽獸,故櫳也具有“中空、中虛”之義。
豅,《說文》:“大長谷也,從谷,龍聲,讀若聾。”按,豅指空曠的山谷,故豅有空義。
籠,《說文》:“舉土器也。一曰,笭也。從竹,龍聲?!被\,為盛土用器,其特點(diǎn)是器中空,以盛土,故籠有“空疏、中空”之義。
龕:《說文》:“龍貌。從龍,合聲?!卑矗愐蛴腥菁{義,故引申為空間較小的窟穴或房屋,特指供奉神佛的石室,龕亦具有“中空,中虛”之義。
嚨,《說文》:“喉也,從口,龍聲?!卑磭?,即喉嚨,人的呼吸管道,其中空,可以吞咽食物,故嚨具有“中空、中虛”之義。
襱,《說文》:“绔踦,從衣,龍聲?!卑矗阂t,即褲腳管,褲腳管中空以納腳,故襱有“中空、中虛”之義。
襲,《說文》:“左衽袍也,從衣,龖省聲?!薄都s注》,“《釋名釋喪制》云,衣尸曰襲,襲,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卑矗砸轮茉阎?,外實(shí)內(nèi)虛也。故襲有中虛義。
聾,《說文》“無聞也。從耳,龍聲?!薄都s注》:“聾之言婁也,婁者,空也,謂空有耳形而無其用也,聾,婁雙聲,語之轉(zhuǎn)耳?!惫拭@亦有空義。
?。ㄎ澹┢渌?br/> 礱,《說文》:“礱,也,從石,龍聲,天子之桷,椓而礱之?!?br/> 龔,《說文》:“給也,從共,龍聲。”
龓,《說文》:“兼有也。從有,龍聲,讀若龏?!?br/> 讋,《說文》:“失氣。一曰:言不止也。從言,龍聲。”
“龍”族字的這四組字的意義之間以及和“龍”的基本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具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這個(gè)意義系統(tǒng)和“龍”沒有任何關(guān)系,因?yàn)橄让裨谠煸~的時(shí)候,存在著詞義的假借問題,本文所列的龍的第四項(xiàng)意義,因?yàn)檎也坏揭饬x的根據(jù)和來源,故暫屬該項(xiàng)意義。二是這個(gè)意義系統(tǒng)是從“龍”的意義系統(tǒng)中引申而來的,段玉裁對《說文部》對“真”字的注釋中也提到了這一點(diǎn),他說:“凡稹鎮(zhèn)瞋謓填窴闐嗔滇鬒瑱慎字皆以真為聲,多取充實(shí)之意,其顛槇字以頂為義者,亦充實(shí)上升之意也?!?br/> 我們試分析“龍”族字的另外四種意義,“鱗蟲之長”,“尊寵”義,“高、大”義,“中空、中虛”義。顯然,“鱗蟲之長”是其基本意義,因?yàn)辇垶椤镑[蟲之長”,故其地位尊崇,因此,“尊寵”義是從“鱗蟲之長”義引申而來的,尊者則大也,故有“高、大”義。張舜徽《約注》:“龍之為蟲之長大者,故凡從龍得聲之字,多有長義大義,高屋謂之龐,與大長谷謂之豅,天水大阪謂之隴,皆聲中兼義?!?br/> 在《說文》26個(gè)“龍”族字中,有9個(gè)字具有“中空”義,近40%,說明這個(gè)意義非常普遍,這個(gè)意義屬于什么情況呢?《廣韻釋龍》:“通也,和也,寵也,鱗蟲之長也。易曰云從龍,又姓,舜納言龍之后?!痹凇稄V韻》對“龍”的釋義中,龍的首要義項(xiàng)便是“通”義,通者,達(dá)也,空也,以具有“通”義的“龍”族字為母文,加上相應(yīng)的外化符號,則孳生出古音相近、相同,意義相同的字:櫳、櫳、豅、籠、龕、嚨、襱、襲、聾,共同具有“中通、中空”之義。
“龍”具有“中通”“中空”義,和龍的原型特點(diǎn)有關(guān)。《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薄痘茨献拥匦斡?xùn)》記載:“雷澤中有神,龍身人頭,鼓其腹而熙”。這兩則的記載內(nèi)容基本相同,一是雷神的形貌為“龍身人頭”,二是能鼓腹而熙。雷神因?yàn)槟馨l(fā)出隆隆的聲音,似山崩地裂,先民認(rèn)為是“天怒之音”,對其十分崇拜,《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記載:“東流中有流波山,人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