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青島市消防支隊,山東 青島 266031)
消防工作是一項事關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參與。高等院校(以下簡稱高校)作為培養(yǎng)高等人才的搖籃,為社會各行各業(yè)輸送大批專業(yè)人才,許多人才在以后的崗位上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高校的消防工作,不但可以改善校園消防安全環(huán)境,而且對于增強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全民的防火滅火和自防自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高校易發(fā)生火災的部位和火災原因
1.1.1 高?;馂囊装l(fā)火災的部位。認真分析近幾年高?;馂陌咐?,可以看出,高校的七大部位發(fā)生火災幾率較高,應當特別引起重視。
a.學生宿舍樓火災發(fā)生率居第一位;b.其次是實驗室火災。c.食堂火災位居第三。多發(fā)生在廚房的操作間內。如,山東省某高校2002年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連續(xù)發(fā)生兩起食堂操作間火災。d.辦公樓火災居第四。如,山東省高校的辦公樓發(fā)生火災,不僅使建校以來積累起來的許多珍貴資料付之一炬,還使這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極大文物價值的建筑物遭到嚴重破壞。e.實驗室、計算機中心和圖書館火災位分居第五、六、七位。實驗室、計算機中心和圖書館火災位雖較前面幾個部位火災發(fā)生頻度小,但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往往巨大。
1.1.2 高校發(fā)生火災的原因。分析近幾年國內外高?;馂模梢郧逦目闯龈咝;馂钠鹨?,主要的火災原因有四,其中尤以電氣火災突出。
a.電氣原因引發(fā)火災位居第一,約占35%-40%。主要表現(xiàn)為私拉、亂接電線,超負荷用電,電線老化,電器設備帶故障運行和違章使用電爐子、電熱褥、熱得快等電熱器等違章用電行為。b.是用火不慎引發(fā)火災位居第二,略低于電氣原因,約占28%-32%。發(fā)生在宿舍的多因在停電時點燃蠟燭或是熄燈后點蠟燭看書,以及違章使用液化氣、酒精爐等釀成;發(fā)生在食堂的多因操作間用火不當或用火時炊事人員擅離崗位引起;發(fā)生在校園、宿舍院內的多因焚燒樹葉、垃圾、信件等造成。c.吸煙引發(fā)火災,接近10%。多發(fā)生在男生宿舍內,也有個別發(fā)生在教室和辦公樓內。d.人為的蓄意破壞,約占5%左右。主要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的。這也是近幾年高?;馂亩喟l(fā)的一個新特點,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2.1 安全疏散設施存在問題較多。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鎖。常見于學生宿舍、教學樓。大多數(shù)宿舍樓在建設時都設有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但由于各種原因,只有一兩個出口用于日常進出,使“安全出口”名存實亡。
2.1.2 安全出口數(shù)量少,疏散寬度不夠。一般存在于建設較早辦公樓和宿舍樓,屬于先天性火災隱患。
2.1.3 安全出口堵塞或閑置不用。多數(shù)是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
2.1.4 疏散樓梯不封閉,不防煙。主要表現(xiàn)在高層的辦公樓和教學樓。
2.1.5 禮堂、圖書館、辦公樓等缺少火災事故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2.2 消防工作重“硬”輕“軟”,師生消防安全意識不強。大多數(shù)高校雖然都把防火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來抓,但主要都是抓硬件設施建設,對“軟件建設”,特別是消防安全管理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多數(shù)高校未對學生開設消防安全課程,學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滅火技能和安全自救知識;個別高校學生宿舍的具體管理工作人員流動性大,上崗前基本未接受消防安全培訓,發(fā)生火災時有的連自身如何逃生都不知道,更談不上引導學生疏散。
2.3 老式建筑較多,建筑耐火等級低,火災隱患多。不少高校有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許多的老式的木結構建筑仍在使用中。這些老式建筑中,普遍存在著電氣線路鋪設不規(guī)范、老化等現(xiàn)象。同時書籍、資料等可燃物存放較多,增加了火災危險。
2.4 學生宿舍、實驗室等部位違章用電、用火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學生擅自違章使用電爐、電熱水器和酒精爐;熄燈后使用蠟燭照明等。
預防高?;馂氖鹿?,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筆者通過長期的調研認為,加強高校消防工作,一定要始終如一地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3.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大對高校基礎消防設施的投入。首先,要加大高?;A消防設施的投入,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自動消防設施、室內外消火栓系統(tǒng)的完好有效,保障消防用電,提高高校整體防范火災的能力。其次,下決心解決老式建筑特別是木結構房屋電氣線路存在的火災隱患;有條件的高校還應投入一定的資金在有保存價值的老式建筑中安裝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簡易水噴淋系統(tǒng)。
3.2 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要堅決貫徹執(zhí)行《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增強消防安全防范意識,狠抓消防安全制度落實,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具體要做好“三個保證”:
3.2.1 加強消防安全的“軟件建設”,保證消防安全管理到位。對于預防和減少高?;馂牡陌l(fā)生,搞好消防安全“軟件建設”應做到:一是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領導中要有專人抓消防安全。二是建立宿舍內的防火巡視制度,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消除。三是把消防安全檢查作為制度,定期組織防火安全檢查。四是建立火災隱患舉報獎勵制度,形成“消防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風氣。
3.2.2 全力解決好安全疏散設施存在的問題,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對于人員集中的高校來說,安全疏散尤為重要。特別是學生宿舍、教學樓、圖書館、禮堂、食堂等地方學生密集,在學生上下課、就餐、就寢的時間,是人員流動的高峰期,一旦發(fā)生情況,若不能及時的進行疏散,就極易發(fā)生人員傷亡。
第一,學生宿舍樓內的疏散門不能保證常開的,可以采取使用推閂式外開門或者采取把安全出口的門采用外向開啟的門禁系統(tǒng)。第二,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安全出口及公共區(qū)域的外窗不得安裝鐵柵欄或金屬護欄;禮堂、圖書館等部位設置火災事故應急照明。第三,安全出口先天不足的可以采取增加室外疏散樓梯的方法解決。第四,結合實際,加強對安全疏散設施的管理,杜絕鎖閉出口,堵塞通道,樓梯間亂堆亂放的現(xiàn)象。
3.3 明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保證重點部位的絕對安全。一是要將學生宿舍、圖書樓、實驗樓、食堂、電化教室、微機室等火災發(fā)生幾率高、火災危險大的部位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二是加強重點易發(fā)火災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做到消防安全管理到位,防火措施到位。三是采用過流保護的方式規(guī)范學生用電,杜絕亂拉電線,違章用電、用火現(xiàn)象。
3.4 加強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素質。高校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的目的是讓師生認識火災的危害,掌握防火的基本措施和滅火的基本方法。根據(jù)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中體會,高校消防宣傳教育應注重以下幾點:
a.注重主動性,增強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的責任心。按照《消防法》關于“教育、勞動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消防知識納入教學、培訓內容”的要求,將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作為大學生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擺在重要位置上。根據(jù)本校的教學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將消防知識融入到整體教學體系中。b.注重經(jīng)常性,堅持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校報、板報、校內廣播等宣傳媒體和文藝匯演等形式,經(jīng)常性地進行消防法律法規(guī)和防火滅火知識的宣傳,并保持濃厚的宣傳氛圍,使消防宣傳教育活動保持經(jīng)常性、連續(xù)性,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c.注重針對性,確保實際效果。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選擇不同時機、不同方式、不同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宣傳工作。要針對大學生自身素質高,接受能力強的特點,將消防教育進行的更深入、更專業(yè)。
[1]賈水庫,劉興德,蔡嗣經(jīng).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研究 [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