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承載了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信息綜合載體和教學工具。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地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國,也專門為地理教學設計、編繪了地理教學圖冊,并在編制的同時對這些圖冊不斷進行研究和改進。
我國內地目前對地理教學圖冊的研究集中于探討教學地圖冊的編制思路、圖像系統(tǒng)的表現形式及功能等方面,缺少與港澳臺及國外圖冊的對比、研究。研究港澳臺及國外圖冊的編制,可以拓寬內地已有地理教學圖冊的編制思路,探究其發(fā)展空間和方向。
臺灣地理圖冊分析
本次研究選取的是臺灣翰林版《圖表大探索》地理圖冊,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臺灣地理三冊。
1.《圖表大探索》的編制思路
本套圖冊涵蓋了臺灣各版本初中地理教材中需要學生掌握的所有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圖冊中附有版本對照表,以表格的形式將圖冊中的各章節(jié)與不同版本課本的各章節(jié)一一對應,消除了圖冊的版本差異,使教師和學生對圖冊的內容安排一目了然。圖冊還統(tǒng)整了各版本教材的內容,采用了鮮明清晰的框架結構,成為綜合的地理圖表全集。
2.《圖表大探索》的表層系統(tǒng)
本套地圖冊的文字部分多為敘述,還包括用文字填充的表格及框圖,起到了精確提煉課本內容和解析地圖的作用。圖冊中的文字敘述簡潔精練,內容段落分明且系統(tǒng)完整,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輕易掌握課本重點及理解課文內容。尤其是重點針對地圖的文字說明,能夠輔助學生讀懂地圖,加深學習印象。
本套地圖冊的圖像系統(tǒng)以精準、色彩柔和的地圖為主,與文字和其它圖像形式配合緊密,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現象和概念的理解。整個圖像系統(tǒng)類型多樣,配色賞心悅目,如趣味示意圖和漫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
本套地圖冊的作業(yè)系統(tǒng)主要表現為“學以致用”,每本圖冊都附贈單色印刷的《評量別冊》,夾在圖冊中與圖冊內容相對應。作業(yè)系統(tǒng)包括基測試題(觀摩、預試)和題組?;鶞y試題都是單選題,題量適中、圖像清晰、答案準確。觀摩部分適合教師教學時同步使用,預試部分適合學生課下自測用。題組即綜合題,檢驗學生對課本引申內容的理解,考查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即讓學生根據圖表或資料具體判斷、分析一些實際問題,做到活學活用,從而鍛煉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思考能力。
臺灣地理圖冊的優(yōu)缺點
1.系統(tǒng)性強
臺灣地理圖冊都包括完整的文字系統(tǒng)、圖像系統(tǒng)和作業(yè)系統(tǒng)。圖冊的獨立性和系統(tǒng)性非常強,與內地地圖冊的一大差別即在于此。內地地圖冊受版本、印張、價格等條件限制,獨立性很差,需要與教材結合進行閱讀;而且由于篇幅有限,練習題很少,有的圖冊不配備作業(yè)系統(tǒng),這樣,較臺灣地圖冊而言,內地地圖冊的功能性較單一,僅依賴圖冊難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每一本臺灣地圖冊都像一冊綜合的參考書,有圖、文以及大量針對性練習題、釋疑解惑、名詞解釋。學生一冊在手,不需要再買其它參考書、習題集,即使沒有教師講解,學生也可自學,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地理的能力。
2.無版本差異
供分析的臺灣地圖冊在封面及扉頁都注明了“各版本適用”,“不分版本”等,還附有版本對照表,即圖冊的每個單元對應不同版本教材的哪部分內容??梢?,不分版本這個特點是臺灣地圖冊在市場競爭中的賣點和優(yōu)勢之一,這也將是內地圖冊尋求的方向和最終發(fā)展的趨勢。目前內地各版本教材幾乎都要配圖冊,以初中地理教材為例,現共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版等7個版本,現行的圖冊根據教科書編寫,則每個版本都要配地圖冊。各版本之間的差別又不是很大,就造成了資源浪費。地質出版社的李書偉、唐芝建議按照課程標準編制教學地圖冊,認為這樣可以節(jié)約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
臺灣地圖冊的編制方法可以為內地以后編制無版本差異的地圖冊提供借鑒。從對臺灣地圖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沒有版本差異的臺灣地圖冊的編制不是按教科書編寫的,而是按照統(tǒng)一的課程綱要,并統(tǒng)整各家版本內容編撰的,因此綜合性很強。內地如果想編制無版本差別的圖冊,除應依據課程標準外,還應借鑒各版本教材的內容,這樣才能給圖冊賦予綜合性的特點。
3.框圖、圖表多
與內地圖冊相比,臺灣地理圖冊的另一個特點是框圖、圖表多,這也是臺灣地圖冊能使學生輕易掌握課文重點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框圖和圖表是提升文字層次、引領學生思路最好的表示方法,比連篇累牘的文字敘述效果好得多。
略顯不足的是,即使采用了很多框圖和表格,臺灣地圖冊中的文字仍顯得過多,教師作為參考書尚可,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會覺得厭煩;而且把所有的知識和要點全部“填鴨式”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不符合現在提倡的引導式教育,圖冊中缺少引導學生思路的部分。這可能也是亞洲地區(qū)應試教育教材的通病。
4.地圖比例尺偏小,圖面要素簡潔
臺灣地圖冊圖像系統(tǒng)的豐富性較好,但其中的文字、框圖、表格相對較多,與內地圖冊相比,臺灣地圖冊略顯不足的是地圖比例尺相對偏小,讀起來覺得有些費力。內地地圖冊中強調的國界、省界、比例尺統(tǒng)一等問題,在臺灣地圖冊中顯然未作要求。臺灣圖冊中的地圖省界、國界以實線表示居多,圖面要素簡潔,與文字配合緊密,相得益彰。雖然地圖圖面清晰簡單,與豐富的色彩系統(tǒng)搭配,卻并不顯得單薄。內地地圖冊中有些地圖的圖面要素就過于復雜,甚至喧賓奪主,沖淡了要說明的問題??梢越梃b臺灣地圖冊的地圖表示方法,編制地圖時明確定位,以充分說明問題為首要任務,其次才是美觀和統(tǒng)一。
總之,研究臺灣圖冊的目的是為了借鑒其好的編制經驗,引領并改革內地版的地圖冊,使之更好地為學生服務?!?br/> 作者單位:中國地圖出版社教材發(fā)展中心(1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