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翻過喜馬拉雅8000余米的海拔,山的那一邊,他們說,那便是天堂。不僅因為那里神奇的風(fēng)光、原始的風(fēng)情,更因為那里也是佛祖的家鄉(xiāng)。
尼泊爾13天,從“地獄”到天堂,游走在古老和現(xiàn)代,落后與文明之間,仿若一場斑斕的奇遇記,為我下一次的拜訪留下最好的理由。
把自己扔進尼泊爾
從加德滿都紅磚砌成的低矮機場入境大廳走出,各種蹩腳的加都味十足的英語,原汁原味的尼泊爾語,甚至夾雜著一些土生土長的梵語蜂擁而來。
的士司機,面包車主圍著我團團轉(zhuǎn)。我迅速地搜腸刮肚把殘留在記憶中的英語單詞挖掘出來重新組合成連我也聽不懂的英語,居然就談妥了價格,坐上了一輛面包車。
面包車無比流暢地開在出機場的這段全尼泊爾最好的道路上(后來比較得知),然后一頭扎進了一個灰塵滿天、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小鎮(zhèn)。而我正詫異于小鎮(zhèn)的簡陋時,前排的司機居然很自豪的告訴我:“看,這就是我們美麗的首都!”
說實話,剛到加德滿都,我真的是大跌眼鏡,真不敢想這居然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但13天后我發(fā)現(xiàn)我愛上了它,加德滿都,其實是一個讓人愛恨交加,回味一生的城市。
車子七拐八拐,繁華漸近。司機告訴我已經(jīng)進入加德滿都最繁華的外國人聚居區(qū),泰米爾區(qū)。找到網(wǎng)上盛傳的中國人聚集的“鳳凰”酒店,老板是四川人。前臺尼泊爾小姐一句甜美的中文“你好”讓我感覺無比親切,終于到家了。就像潛水很久,突然浮上水面的感覺,溝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我把自己如一件舊外套一樣從中國隨意扔進了尼泊爾,扔進了泰米爾的濃濃夜色里。
在看似無序的城市中發(fā)現(xiàn)歷史
在鳳凰酒店入住后,翌日,開始了我的加德滿都漫游。
加德滿都建于公元723年,原名康提普爾,意為“光明之城”。十六世紀改稱加德滿都,尼泊爾語為“獨木廟”之意。公元十二世紀李查維王朝國王用一棵樹建造了一座塔廟,后以此廟為中心,造屋擴建,建為城市,因而改名,1768年始為都城。
如果你初來乍到加德滿都,一定會非常失望,這里不是你夢想中的天堂。當我走在加德滿都的大街小巷,雜亂無序的建筑,破舊的人力三輪,鳴笛沖過的摩托車,在狹窄的巷子里快速穿行的出租車,所有的視覺元素充盈著我的大腦,并積聚成清楚的一個印象,那就是看似無序卻有序的加德滿都。
在舊皇宮杜巴廣場,如穿越時空隧道,似乎回到了南亞中世紀的風(fēng)光中去。每一座神廟都被歲月賦予了最深厚的歷史底蘊;每一處細節(jié)都被時光打磨得精致而內(nèi)斂。圍繞廣場轉(zhuǎn)了幾圈,到處都是悠閑的尼泊爾人,雖然不富有,但他們似乎無憂無慮,臉上全是質(zhì)樸的微笑。真得羨慕他們的幸福感。
走著走著,太陽已經(jīng)偏西,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整個廣場,寧靜、舒緩和感傷撲面而來。
拾級而上,我到了一處神廟的頂部,高高地坐在上面的石階上,開始俯瞰這座被歷史浸泡著的城市。廣場的鴿子在夕陽的余暉中悠然盤旋,寺廟沐浴在暖暖的陽光里,一切顯得神秘而悠遠,我似乎聽到歷史的風(fēng)聲從遠古飄來,我似乎看到時光在歲月的長河里靜靜流淌。
從“地獄”般的現(xiàn)世去往天堂
在加德滿都轉(zhuǎn)了兩天,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以它的嘈雜和雜亂擊碎了我對尼泊爾童話般的向往。第三天,我離開加德滿都,坐上出租車,前往納加闊特的喜馬拉雅山。
下榻的酒店就在納加闊特小鎮(zhèn)的最高點,向北面望去,就是喜馬拉雅的皚皚雪峰。壯觀,神圣,氣勢磅礴。突然感覺我離天很近,或許我真的已經(jīng)抵達了天堂。
第二天凌晨,東方剛露魚肚白,我就起床爬上了酒店樓頂?shù)挠^景臺。
世界各地的攝影發(fā)燒友都聚集在這個天臺上一起守候東方的太陽升起。東方的色彩不斷變化,從冷到暖,從黑白逐漸到彩色,最后終于在一道耀眼的光芒照過來時,朝陽把金色的光輝灑滿了喜馬拉雅。在這個過程中,喜馬拉雅一直變化著色彩,日照金山非常震撼。天漸漸亮了。站在海拔2000多米的觀景臺上極目遙望,從東側(cè)的圣母峰,到西側(cè)的安娜普娜山脈一字排開,喜馬拉雅山脈8座海拔8千米以上的山峰,一覽無余。
我們與世界屋脊喜馬拉雅面對面!突然記起了一句話,“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去尼泊爾之前,我不是一個佛教徒。但我依然選擇去往尼泊爾與印度接壤處的藍毗尼去看望一下佛祖。
在加都乘坐“green line”,中途換乘中巴,最后坐上酒店派來的接送車,經(jīng)過漫長的顛簸,下午終于到達了向往已久的佛教圣地藍毗尼園。入住藍毗尼酒店,稍作休整,就迫不及待進了藍毗尼園。每個到過藍毗尼園的人肯定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純凈、圣潔、悠遠、曠古。
花床和草地之上,矗立著一座二層白屋,大概百米見方。白色之上,金頂鏤空的佛塔直耀人眼。我盤腿端坐于菩提樹下,調(diào)整呼吸,放松身心,閉目觀心,頓覺豁然開朗,古印度平原在我面前綿延開來,世界似乎只剩下頭頂?shù)倪@棵樹,清風(fēng)拂面而來,恍若羽化而登仙,真是萬分神奇。
藍毗尼園是世界佛教的圣地,寺廟點綴其間,香火繁盛。我趕到中華寺捐了點功德,竟然巧遇兩屆主持交接,與法師論法,受益匪淺。
博卡拉費瓦湖,不忍離開
從藍毗尼乘破舊的中巴,歷經(jīng)10多個小時的艱苦行程,在夜里10點抵達博卡拉。
第二天清晨,天漸漸地亮了,博卡拉的湖區(qū)漸漸在窗外變得清晰起來。昨夜黑漆漆的城市顯露出她嫵媚的一面。著名的費瓦湖就在博卡拉的中心,與遠處的雪山構(gòu)成獨特的湖光山色。
我劃著一條小船進了費瓦湖的懷抱。
湖面上只有我一個人,四周安靜極了,只聽到船槳劃水的聲音。抬頭望一望雪山的方向,隱約看到銀白色的山體在天空里連綿起伏。在湖邊可以看到東北面的安納普納群峰在湖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