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對物理、化學題說不知道的時候,孩子就會知道,原來我們現(xiàn)在起早貪黑強迫自己所學的東西,都只是應試教育中應付考試的工具而已,考過之后也就忘光了。一旦當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還會有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嗎?而此時,父母的督促就更顯得刺耳和聒噪,面對著那些“考試工具”,還怎樣提得起學習的“興趣胃口”呢?
一段時間不見,朋友的孩子有了變化。之前,剛剛上初中的他總是很叛逆,對學校、老師、作業(yè)、考試這些中國學生都必須面對的事情都顯得很不屑,老師也奈何他不得,成績一落千丈,他卻每天塞著耳機佯裝無事,父母心急如焚卻不知如何下手幫忙。但不想,一次短短的旅程,竟改變了這個孩子。
他參加了一個美國游學團。起初,父母并沒指望這次游學旅程的短短五六天時間會讓一個孩子變成愛因斯坦,只是想找個機會讓他去開開心。誰知游學回來之后,孩子拋給家長一句讓他們又驚又喜的話:“我不想再為你們或者為老師而學習了,我的目標就是加州伯克利,我要為我自己的理想而學習。”自此之后,父母從來沒有督促過孩子的學習,卻還要答應孩子的要求:“想帶我出去要提前預約,我好安排我的時間,因為有很多書要看。”
幾天的游學歷程為何會對孩子產(chǎn)生如此大的激勵呢?
“游學”的中心詞是“學”,但游學旅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學到了什么,而是所見所聞對一個孩子內心所產(chǎn)生的觸動。站在古老而優(yōu)美的校園之中感受匆忙的腳步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從去apple商店購物開始體驗美國社會生活,坐在師兄的車里感受美國“汽車生活”的速度,在寄宿家庭中與人溝通、聊天、講笑話,這一切都給孩子一個最深刻的印象:原來我所學的英語是有用處的。
家長們的感受其實會對孩子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孩子拿著物理、化學的復雜問題找到家長請教,可是家長看了半天卻郁悶地說:“不好意思,我上學時學的物理、化學現(xiàn)在基本都忘光了?!痹谀莻€時刻,孩子就會知道,原來我們現(xiàn)在起早貪黑強迫自己所學的東西,都只是應試教育中應付考試的工具而已,考過之后也就忘光了。一旦當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還會有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嗎?而此時,父母的督促就更顯得刺耳和聒噪,面對著那些“考試工具”,還怎樣提得起學習的“興趣胃口”呢?
但在游學的過程中,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我所學的知識并非只是枯燥無聊的“考試工具”,它還可以為我通向另一個國度,打開一個相對陌生卻又充滿驚喜的世界,自己也可以像那些美國校園里的留學生一樣享受存在豐富可能性的人生。這就是游學的最大作用,就像法蘭西的浪漫始終是那個國家的最大亮點一樣,“實現(xiàn)美國夢”也始終是無數(shù)海外留學生踏上那塊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尊重個性、機會平等、重實用性的美國教育體系也讓很多中國老師眼中的“差生”通過自身的努力變成了令人艷羨的華爾街投行高級白領。很多游學回來的孩子都會問這樣一句話:我為什么就不可以和他們一樣呢?
作為多年從事留學與游學服務的專業(yè)機構,廣州益升教育機構始終把游學團的日程時間安排為5至6天。有家長問,如果說游學是為了讓孩子充分感受美國校園氛圍和社會生活的話,那游學團的旅程時間為什么不是1個月或者更久?益升教育機構創(chuàng)始人李素磊認為,這個時間可以讓孩子充分地感受美國的學校和社會,產(chǎn)生留學向往的意愿和個人計劃,但又不會因為在美國時間過長而產(chǎn)生跨文化所帶來的不適應,畢竟他們的英文口語還不過關,只能簡單交流,對美國的飲食等生活習慣還需要適應的過程,所以五六天的時間剛剛好。
海外留學是種獨特的人生體驗,但其中也不會一帆風順,在不同文化與生活習慣的國度中照顧自己、安排學習和工作時間、結交朋友,這對于很多在父母嬌生慣養(yǎng)下長大的中國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還有孩子因為無法適應國外的留學生活而逃回了家。游學,則是留學的“預備役”,很多留學生可能會遇到的生活問題在游學旅程中也會閃現(xiàn),孩子可以在游學中了解如何留學,需要做怎樣的準備,要學會照顧自己,安排生活學習,和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交朋友。游學歸來,對很多孩子來說只是短暫的歸來,因為他們時刻在準備著踏進那個令自己心馳神往的美國大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