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SA希拉里沖鋒槍
首次試制湯姆遜沖鋒槍,因改造失敗而夭折
1910~1920年代,沖鋒槍作為當時最新型的個人用武器,其開發(fā)和生產已經在歐洲大陸的很多國家以及北美盛行開來。盡管在此期間,BSA公司已得知英軍高層并不打算采用沖鋒槍,但公司產品并不只面向英軍,而且出口到世界很多國家。因此BSA公司毅然追隨這股潮流,順勢而行,在英國本土開展沖鋒槍的相關工作。
BSA公司最初將目光投向了美國的湯姆遜沖鋒槍,于1921年6~7月對該槍進行了兩次測試,對測試結果表示滿意,故與美國自動武器公司達成協議,特許生產湯姆遜沖鋒槍,并對其加以部分改造。試制型湯姆遜沖鋒槍于1926年完成,口徑改為在歐洲比較流行的9×19mm,但外形與原型湯姆遜沖鋒槍區(qū)別不大。
由于美國黑手黨在交火時經常使用湯姆遜沖鋒槍,因此英軍上層對該槍十分不屑,導致其對BSA公司的試制型湯姆遜沖鋒槍也無甚好感。于是BSA公司決定對其進行再次改造,去除了原本的小握把,并對槍托部分加以改良,整體外形看起來更像步槍。這種再次改良的湯姆遜沖鋒槍于1929年完成,命名為BSA湯姆遜沖鋒槍M1929試制型。該槍試制了多支,并有多種口徑,其中編號為2號的采用0.45英寸ACP口徑,4號為9×23mm口徑,7號和8號為7.62×25mm口徑。
但BSA公司的改造仍未贏得英國軍方的好感,尤其是該槍取消了小握把,導致其在射擊中難以操控,射擊效果遠不及原型湯姆遜沖鋒槍。
引入希拉里沖鋒槍,因誤估生產成本而夭折
BSA公司對于湯姆遜沖鋒槍的改造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想要設計一款性能優(yōu)良沖鋒槍的計劃并未就此擱淺。機緣巧合之下,匈牙利人帕爾·德·希拉里設計的沖鋒槍得以在公司試制。
帕爾·德·希拉里是匈牙利武器設計師,其曾于1930年代初期為瑞士西格公司設計MKSO、MKMS等MK系列沖鋒槍時提供過技術支持。隨后他在匈牙利的德鈕布武器制造廠(后來的FEG公司)設計了一種沖鋒槍,稱為希拉里沖鋒槍。該槍的很多部件都可與西格公司MK系列沖鋒槍的部件互換。
希拉里沖鋒槍采用圓管形機匣,木制槍托,全槍外形與步槍非常相似。拋殼窗及拉機柄位于機匣右側,拉機柄呈直圓管狀。扳機及扳機護圈設計得非常簡單。準星為簡單的片狀,設置在槍管口部,位于大型準星座上,沒有設置準星護圈。表尺為折疊式,由多個照門片組成,照門片上帶有小缺口,根據射擊距離將相應的照門豎起即可使用。槍管口部還加裝帶有溝槽的膛口制退器。
1939年4月,英國的一家武器進口公司梅薩斯公司得知英國軍方開始正式考慮采用沖鋒槍,便進口了希拉里沖鋒槍,并
e55ffaf4ee4348dd65ace69220611078提交給英國國防部。由于該槍與步槍相似,英國國防部對其產生了極大興趣。但是梅薩斯公司畢竟只是一家武器進口公司,不具有武器生產能力,因此英國國防部安排BSA公司對該槍進行特許生產。
對該槍進行特許生產之前,BSA公司首先估算了該槍的生產成本——每支槍大概5英鎊。價格估算出以后,英國國防部責令皇家恩菲爾德兵工廠的經理部進行審查,審查結果認為該價格大致妥當,于是英國國防部撥款支持BSA公司對該槍進行特許生產試制。
BSA公司隨即投入到該槍的試制中,并將其定名為BSA希拉里沖鋒槍。但實際試制工作一開始,BSA公司就發(fā)現該槍有一個致命缺點——其采用的減速器結構非常復雜。減速器是連發(fā)發(fā)射時有效控制槍機前后運動速度的機構,目的是防止其射速過高,從而有效抑制槍口上跳。但該槍減速器結構復雜,造成分解結合十分困難,并且生產成本大幅增加。于是BSA公司與希拉里交涉并達成協議:如BSA希拉里沖鋒槍被英軍大量采用,便將該減速器去除。
但BSA公司并未迎來英軍大量裝備的日子,試制之后,公司發(fā)現該槍的生產成本比估算的要高,如果仍以5英鎊一支的價格提交給英國國防部,公司將無法贏利,因此對于批量生產該槍失去興趣,僅試制了很少的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希拉里的祖國匈牙利也看中了這支槍,并在其基礎上進行了結構簡化,選定為匈牙利軍隊的制式沖鋒槍,命名為M39M沖鋒槍。該槍在德鈕布武器制造廠進行量產。
而BSA公司試制的BSA希拉里沖鋒槍的機匣上刻有公司的銘文以及“英格蘭”字樣,可以通過這一特征與匈牙利產沖鋒槍進行分辨。
德納利沖鋒槍
德納利沖鋒槍是英國在這一時期另一支沒有量產的試制型沖鋒槍。該槍由梅薩斯公司的武器設計師馬克·德納利開發(fā),但關于該槍的開發(fā)背景和開發(fā)過程已經無從查考了。通過僅有的德納利沖鋒槍試制型可以看出,該槍是將湯姆遜沖鋒槍進行小型、輕量化改造而成的。
該槍拉機柄的設計比較獨特,由一個Ω形片狀零件固定于槍機,Ω形零件上鉆有圓孔,其上垂直插入一個手柄,用手拉動手柄即可操作槍機。其機匣下部左側設有快慢機,有三個位置可以選擇,其中“S”為保險狀態(tài),“F”為單發(fā)發(fā)射狀態(tài),“FA”為連發(fā)發(fā)射狀態(tài)。
表尺為滑動式可調表尺,設有方向、高低調節(jié)手輪;準星為片狀,沒有設置準星護圈。該槍最特別的設計之處是,其瞄準系統與普通槍械的正好相反。其準星頂部中央有一個“U”形缺口,而表尺頂部則是一個水平向前的棱,從槍后方看過去,該棱線是一個點,只要將這個點置于準星頂部的缺口中央就構成正確瞄準了。該槍實際上是將一般槍械上準星、照門的設置前后互換了,這種結構在槍械設計中很罕見,效果不得而知。
該槍槍管口部加裝有膛口制退器,制退器上切削有溝槽。機匣前端刻有三行銘文,最上方為圓圈里帶有MD字樣,是設計者德馬克·德納利的姓名首字母縮寫;第二行為生產年份;第三行為生產編號。從僅存的德納利沖鋒槍的銘文中可看出,該槍于1932年生產,產量很小。
該槍配用7.65×17mm手槍彈。一般來說,軍用手槍,除了將校用自衛(wèi)手槍以外,采用7.65×17mm口徑尚嫌威力太小,那么德納利沖鋒槍采用這種口徑,其威力不足可想而知。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