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制式教育的反動
繼“虎媽”之后,“狼爸”的是是非非,又在華人社會攪起一池春水。
在復雜的中國,以及中國的復雜國情之下,論斷是非的確并非易事,但是非總是要突如其來地站立在社會的斷裂層邊緣,總要你“說清楚,講明白”。
“狼爸”的教育方式,和傳統(tǒng)社會的“棒打”、“棒喝”有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我欣賞本刊記者在報道“狼爸”時,始終保持抽離和冷峻認知的態(tài)度。是非,真假,虛實,在當下難有統(tǒng)一的價值認定標尺,更何況一個家庭、一個父親對自己子女教育的模式。
流水線的制式教育,或許是不得不以為然的“權宜之計”,它的弊端早已有諸多的痛斥和批判,絕大多數(shù)的家庭和家長無法像“狼爸”那樣另辟蹊徑,自立自救。
“狼爸”未必了解,他的另類教育實驗,其實是對制式教育的一個反動。
——楊錦麟
ip1wOkg9jOcxohLKs7Bsvw==(資深媒體人、香港衛(wèi)視執(zhí)行臺長)
《“狼爸”是與非》
蕭的教育方式是集權專制思想在兒女教育方面的體現(xiàn)。子女考上名校,遺傳基因好、智商高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這種壓抑人性的方式在孩子具備相應天資的條件下,可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極有可能扼殺了天才大師的出現(xiàn)。當然在當前本來就扼殺天才的教育體制下,這種方法可以加速達到現(xiàn)行體制。
——北緯81度(新浪網(wǎng)友)
人的一生很短。我不會因為名利和社會地位而逼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我要他在一生里學會愛、獨立、堅強、善良和思考。人的成功并不應該是強迫出來的結果,我也不認為考上清華北大就等于成功了。只要我的孩子活得快樂,對生活一直抱有希望,我覺得就是我最成功的事。
——網(wǎng)易遼寧省網(wǎng)友
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得到多少知識,也不是升到什么職位,更不是占有多少資源,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有善心、有自我思考能力、會辨別好壞的人,從現(xiàn)代意義上說就是有獨立完善的人格,做有意義的事情。其實,人生沒有目的地,更沒有所謂的完美,有的只是追求,是一件件有意義有美好價值的事情,簡單、快樂、執(zhí)著,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網(wǎng)易山東省網(wǎng)友
對“狼爸”、“狼媽”教育的各種弊端有切身體會,才能讓我們這一代成為更民主、更尊重自由意志的父母,從而讓教育回歸真實本質。
——逸喬的微博(新浪網(wǎng)友)
《“隱士”刀爾登》
可怕的不是缺少自由,而是缺少對自由的渴望。
——Isyunn(新浪網(wǎng)友)
要么做個糊涂的混跡主流社會的人,要么做個清醒的隱士。當今的困惑都是我們想不到如何解決的困惑,選擇什么生活態(tài)度是我們能的。
——神奇小肉爪(新浪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