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次用水壺是多久以前的事?假如你從不野營遠足,那么你最近一次自備水壺出門應該是念幼兒園的時候了。如今的小孩就連去幼兒園也都不用水壺了,但我記得自己大概直到小學四年級也還一直背著個水壺上學,顏色我忘了,或許不是黃色,就是畫了卡通公仔,總之十分幼稚。
而幼稚就是水壺的形象了。成年人誰會像個小孩一樣帶水壺上街呢?假如你用的是保溫水瓶,那么你要不是不喝茶不行的老頭,就是過時的老太。假如你掛在身上的是個印了運動品牌的膠壺,或者包了迷彩衣的鋁壺,沒錯,這的確很運動,但你絕對不會這樣子跑去見客吧?無論如何,水壺就是登不了大堂,它既不時尚,更不正式,要不是太傻,就是太老,或者太戶外。
可是,我還是加入了水壺用家的行列。理由很簡單,別說一般瓶裝水味道不好,就算它好,這也實在太不環(huán)保了。如果每天在外要消耗一瓶水,一年加起來那是多少個瓶子呀。萬一買的是進口礦泉水,那就更糟了。比如說依云,從它的原產(chǎn)地運到香港,這中間總共排放了多少的碳?消耗了多少能源?而它只不過是一瓶水,值得嗎?
還好我們中國人對開水有根深蒂固的偏好,不煮滾的水絕不生喝,只有出門在外才以瓶裝水代替。不像歐美,連在家里也喝瓶裝水,久而久之變得更不愿投資改善自來水系統(tǒng),使得水商能夠大發(fā)其財。
我?guī)畨剡€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香港這座城市太過小氣。百分之九十九的商場都沒有飲水機,硬是想逼你坐進咖啡店消費。絕大部分的公園和公共空間一樣不裝飲水機。我不受算計,就帶水壺。更何況水壺已經(jīng)潮起來,你看日本近年出現(xiàn)了一批水壺男,西裝革履照樣不避水壺。有理由相信,LV等名牌很快就會出水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