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拆開就成了“禾”與“口”兩個字,分別代表著“糧食”與“吃”。也就是說,和的重要性就是如同要吃的糧食那樣,哪一天少了和,人便多了餓。
和之色,在于國家的和。邪惡的戰(zhàn)火在肆無忌憚地燃燒,連一張紙片也不放過。一戰(zhàn)期間,同盟國中的德國趁著蘇俄十月革命剛結(jié)束不久,國力十分衰弱的機會,無理地向列寧提出了索地賠款的要求,蘇俄政府便有人表示不同意??墒牵袑幪岢隽吮M快簽訂合約,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的意見,于是雙方僵持下去,和談失敗。但事實證明了列寧主張的和是對的。最后,雙方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戰(zhàn)爭停止了,才使得蘇俄經(jīng)濟快速恢復(fù)。和,讓一個國家得以挽救,現(xiàn)出了希望之色。
和之香,在于人與自然的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莊子看到了魚之快樂,同樣也散發(fā)出他自己的喜悅之情,體現(xiàn)了莊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大自然中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神秘,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寧靜,亦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曠達。人與自然不也有相同之處嗎?我們不應(yīng)該忘了本,忘了大自然,忘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就讓這和之香永存在我們的心中吧!
和之味,在于人與人的和。迎面走來一個笑靨如花的女子,你是否會視而不見?不如換個方式吧!對人笑一笑,溫暖在心中。惡言相語一句,六月夏日刺骨寒。一句小小的問候,一個友善的微笑,都會讓人品嘗到和之美味。
和,如女媧造出的天,明亮,清凈。讓我們領(lǐng)略和之色香味之美,去感悟人間的美好和神奇吧!
點評
作者以自己對“和”的獨特理解,用史實說話,有力地詮釋了“和”之色香味之美,給“和”所帶來的“美”予以高度評價。文章層次清楚,結(jié)構(gòu)嚴密;語言簡潔、精辟,富有文采。
【指導(dǎo)并置評:許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