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宇藍,女,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事務雙碩士研究生,現供職于北京大學黨辦校辦。先后在《學術論壇》、《東南亞縱橫》、《新聞潮》、《桂海論叢》、《女性天地》等雜志發(fā)表學術論文、散文隨筆等20多篇。曾被評為北京大學優(yōu)秀奧運志愿者、北京市優(yōu)秀三好學生、北京大學三好學生。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無論是在廚房里還是餐桌上,無論是宿舍里還是課堂上,無論是國際會議還是重大場合,人們總會問:中國人的意見是什么,中國認為怎么樣?中國外交的每一道“小鮮”,全世界的政治家、外交家都迫不及待地去品嘗。
全世界的人,無論來自哪個國家,擁有哪種膚色,大家都離不開“吃”這一基本生存需求。紅酒燉牛肉、冬瓜排骨湯、烤披薩……不同的飲食口味體現了不同國家人的生活習慣;鹽少許、大火煎,佐料的多少、火候的把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性格?;蚯宓?,或酒肉飄香,有時走到廚房門口,聞著味道聽著喧嘩,就能判斷是哪個國家的同學在做飯。
我的鄰居同學們都很有意思,各有特點,各自不同。
最愛做飯的男生: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