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茶葉,喝得較多的是綠茶、紅茶、花茶,也聽人說過黑茶、青茶和黃茶,就是很少聽人說到白茶。其實,我國茶葉分6大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白茶就是其中之一。而相對于其他幾種茶葉,白茶性清涼,具有清熱降火之功效,更適合在夏季品飲。眼看氣溫節(jié)節(jié)升高,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一防暑佳品——白茶。
從來佳茗似佳人
白茶的主要品種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白茶是用早春季節(jié)采摘的茶葉制作而成的。此時,茶葉和茶芽都比較稚嫩,綠色的葉子外表披滿白色茸毛,所以叫“白茶”。白茶最主要的特點是毫色銀白,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且芽頭肥壯,沖泡后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尤其是白毫銀針,全是披滿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狀挺直如針,在眾多的茶葉中,它是外形最優(yōu)美者之一,似乎更當?shù)蒙纤纬K東坡大學士“從來佳茗似佳人”的妙喻。
防暑降溫益健康
英國《最佳營養(yǎng)學》雜志曾介紹,相對于綠茶來說,白茶由于制作工藝簡單,保留了茶葉中的更多營養(yǎng)成分。
白茶采摘下來后,只經(jīng)過輕微的、約10%~30%程度的發(fā)酵,不經(jīng)過任何炒青或揉捻動作,便直接曬干或烘干制作而成。由于制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專家指出,和綠茶、烏龍茶相比,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較高,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白茶中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分解體內(nèi)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
此外,夏天經(jīng)常喝白茶的人,很少中暑。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白茶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白茶的殺菌效果也要強過綠茶。美國紐約佩斯大學的米爾頓·斯奇芬伯博士曾和研究人員把白茶放入牙膏里,再涂在有細菌的實驗臺上。實驗證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殺菌能力顯著增強。因此,他認為,多喝白茶有助于口腔的清潔與健康。
只宜“淡妝”別“濃抹”
白茶雖是“茶中佳人”,卻不似西子那樣“淡妝濃抹總相宜”,它只宜“淡妝”不適“濃抹”,即飲用白茶,不宜太濃,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葉就足夠。水溫要求在95℃以下,第一泡時間約5分鐘,經(jīng)過濾后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鐘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下,一杯白茶可沖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涼,對于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寒”者則要在飯后飲用;至于普通人,隨時飲用都無妨。
飲用白茶的用具,并無太多的講究,茶杯、茶盅、茶壺皆可。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飲用茶具和沖泡辦法,效果當然更好。
名醫(yī)華陀在《食論》中曾提出“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論點,意即茶葉的保健作用屬細水長流,不可間斷,否則,難以起到功效。白茶也是一樣,宜常飲不宜間斷,用量不宜多,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夠,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飲多了就會“物極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