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陜北回來,印象最深的是黃土。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而壺口瀑布就像黃土高原的心臟,它的左邊是山西的威風鑼鼓,右邊是山西的安塞腰鼓。黃河流過的地方有斷流,可是到了這里,壺口便讓黃河依然充滿張力,黃煙彌漫,濤聲震天。再麻木的神經(jīng)也能被這“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催生出浮想聯(lián)翩——黃土高原的文化、中華民族的搖籃、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黃河大合唱》那撼天動地般的驚呼吶喊……
陜北不是富庶之地,但貧瘠到極致也許是一種富足。陜北充滿了神靈之氣,秦始皇就多次巡邊到陜北,世界文明史上無與倫比的秦故道殘留的路基至今還可并行六輛大卡車。20世紀30年代,紅色根據(jù)地幾乎損失殆盡,中央紅軍被迫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只有陜北根據(jù)地保留并發(fā)展,最終成為中央紅軍長征的最后落腳點。當日寇侵占了大半個中國時,延安舉起他粗壯的鐵臂奮起抗擊,成為八年抗戰(zhàn)的燈塔而名震全球,一代偉人毛澤東就是在陜北這塊土地上豐滿了他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理論,使延安在歷史典籍中輝煌到了極致,成為革命圣地。
在樸素的延安城里走著,一不小心,抬頭就看見那高高的、黃土青青的窯洞,就聽見歷史從那里傳來的隱隱回響。四壁黃土,一盞油燈,這里已經(jīng)簡陋到不能再簡陋,但正是在這里,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那些偉大的思想也就像土豆、小米一樣在這黃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跡般地生產(chǎn)了出來。我在窯洞里盤桓,看著這些綿軟的黃土,我堅定地認為teichR4StxgrROFop56ubg==,窯洞是有生命的,它是思考的窯洞。延安歲月是毛澤東及我們黨與土地、與人民聯(lián)系最緊密的時刻,正是樸實的陜北人,使革命得到堅不可摧的支撐,而革命更使這塊土地獨一無二。
而“信天游”又是它的一大“特產(chǎn)”。我敢說,天下的情歌沒有哪一處有陜北的豐富,沒有哪一處有陜北人那樣的細膩。“摸摸你的小手手,親親我的小口口,哥哥啊,我們倆一塊過?!薄鞍胍估锵肫鸶擅妹茫浅粤烁绺绮缓蠡凇薄犞@些歌,你看那感情表達得多么直接、多么濃烈!
打扮黃土高原的還有剪紙。在陜北,剪紙把所有人家都貼滿了,五彩繽紛??v觀那些剪紙,真是情切切,意綿綿,彎里繞著情,直里纏著愛。從窗花、枕頭花、肚兜花、衣袖花、鞋花中,我看到了陜北的婆姨和女娃的心靈手巧和多情直率,他們剪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希望、對朋友的真情。
一路行程,盡管大多是黃土高坡,但“西部大開發(fā)”打開了陜北凝固的歷史,古老與新生,荒涼與繁華,冷落與輝煌,就這樣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不應了民間所說的“陜北是一塊圣土”嗎?
?。ň庉?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