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已經成為網站提升認知度和忠誠度的有效途徑,正在成為對抗同質化競爭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騰訊大楚網為例,分析了其深度報道的特色:深選題、深來源、深策劃、深形式等。本文認為只有通過踏實地做新聞,做獨家、好看的新聞,堅持內容取勝,才能使網站在同質化壓力下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關鍵詞:網絡新聞 深度報道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4.57億人①,其中網民上網瀏覽內容中,網絡新聞達80.1%??此苿蓊^強勁的網絡新聞,事實上仍舊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眾多網站新聞內容的高度雷同,造成了網站的個性化被埋沒,沒有足夠的獨家和深度來支撐,網站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自然大大削弱。
而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已經成為提升網站的認知度和忠誠度的有效途徑,它幫助網站搶占有效的網絡資源和人氣,有效地對抗同質化下其他網站的競爭。
2008年7月,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與騰訊集團共同創(chuàng)辦了湖北省的本土門戶網站——騰訊·大楚網。在上線兩年多來,騰訊·大楚網獨立IP日均訪問量過百萬,所進行的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十余位大學生搭人梯勇救溺水孩子事件深度報道和2009年5月10日湖北巴東縣民女鄧玉嬌刺死官員事件的深度報道等都在湖北省乃至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②騰訊·大楚網已經成為湖北地區(qū)最具影響力的網站,其深度報道也成為湖北網民心中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品牌。
“深”選題
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與傳統(tǒng)媒體的深度報道本質是一致的,即同樣是一種對新聞進行全面、深刻,兼具新聞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對社會具有正面導向意義的報道。但是,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以網絡作為載體,還具有動態(tài)性、互動性和多樣性,其信息來源除了有常規(guī)的報刊轉載以外,還有新聞報料臺報料、網友論壇發(fā)帖、手機微博、視頻拍攝、網絡評論和網絡調查等途徑和方式。
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深”首先體現(xiàn)在選題的“深”。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選題不僅僅是對網絡編輯新聞敏感度、編輯經驗和編輯策劃能力的考驗,也是對網絡編輯知識層面、社會意識和人文關懷的考驗,同時也體現(xiàn)了新聞網站的新聞策劃水平和新聞的品質感。
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選題,一般以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社會事件為主,還有重大節(jié)日、重大節(jié)點、日程固定的時政事件和自然現(xiàn)象,也有突發(fā)事件,當然,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選題還要兼具新聞價值和社會價值。
這里,筆者想重點論述的是網絡新聞自采和策劃。這樣的選題往往最能體現(xiàn)網站的新聞視角和報道方向。這樣的選題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不僅僅局限于正在發(fā)生或已經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梢允俏窗l(fā)生而將要發(fā)生的事實,也可以是并未發(fā)生但有待開發(fā)的具有新聞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事實,例如社會事件的調查、弱勢群體生活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狀況等。這樣的選題最容易獲得群眾的關注和好感,當然也最容易引起網民的討論。以騰訊·大楚網為例,2009年7月31日,網友“泡魚兒”以文圖的形式,發(fā)表了《誰來關心陽臺上的裸身女孩》一帖,引發(fā)全國網友關注。據調查,兩個小女孩是湖北襄樊人,騰訊·大楚網隨即策劃這一專題,并派記者前往襄樊對該事件進行深入探訪,了解到兩個裸身小女孩家境貧寒,父親臥病在床,對孩子無暇照顧。經報道后,小姐妹倆引起了社會關注和各方關懷,兩位小姐妹所在地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向她們伸出援助之手。
“深”來源
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深”,還體現(xiàn)在來源的“深”,這里所說的“深”來源和“廣”來源具有同樣的意義。網站的新聞來源除了常規(guī)的報刊轉載外,還有新聞報料臺報料、網友論壇發(fā)帖和手機微博發(fā)布信息等。這些來源有時是提供線索,供新聞編輯去挖掘背后的新聞事實,而有些則是對正在發(fā)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實時的現(xiàn)場報道。編輯可以選取合適的來源作為深度報道的導讀、依據或是滾動報道。
這里著重介紹的是新聞報料臺③,它是騰訊·大楚網最有特色的品牌欄目,它以騰訊·大楚網為平臺,為網友們提供了一個報料和申訴的渠道,極大地激發(fā)了網友們參與新聞的熱情。報料臺開通以來許多有價值的新聞都是在這個欄目發(fā)現(xiàn)的。新聞報料臺的口號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人人都有麥克風,全民都能報新聞?!蓖瑫r,新聞報料臺也是騰訊·大楚網與《楚天都市報》共同合作創(chuàng)辦的,是體現(xiàn)報網互動的一個最直接的平臺。大楚網新聞報料臺最高一天收到300多條報料,通過后臺編輯的審核并對報料臺實時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xiàn)最具價值的新聞線索。保證了重大事件第一時間能夠讓記者和編輯采取相應的策劃和采訪,占領時間和線索的掌控權。例如2009年6月震驚全國的“經適房六連號”事件,就是由網友首先在大楚網新聞報料臺上報料武漢市余家頭小區(qū)經濟適用房搖號結果存在暗箱操作,從而引起了大楚網編輯和當?shù)孛襟w的重視,繼而對該事件進行深入挖掘,揭露了事件真相并將涉案人員繩之以法。同時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嚴抓經適房管理并出臺相關政策。
其次是手機微博。它是互聯(lián)網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另一個平臺。騰訊微博除了憑借手機和網絡兩種方式外,還與QQ綁定,形成強大的信息即時分享平臺。越來越多的新聞來源從微博出發(fā),進入編輯視野,而微博更強大的則不僅是提供信息來源,還能對信息進行實時、跟蹤和持續(xù)性報道,讓全民記者成為實現(xiàn)的可能。只要你擁有手機和微博賬號,每一個網民只要在現(xiàn)場,都能成為事實的見證者和報道的參與者。
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憑借手機微博的平臺,相比較傳統(tǒng)媒體,對新聞掌握著極大的主動權和控制權。同時網絡新聞編輯還能對不同網民的觀點進行篩選和梳理,對于快速、客觀、多角度地策劃深度報道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例如2010年3月31日下午5時左右,武漢江漢路突發(fā)腳手架坍塌事件,來源就是通過微博獲取,之后才有了網友在論壇的發(fā)帖,騰訊·大楚網編輯在通過網友的實時報道中,獲取了大量來自于事發(fā)現(xiàn)場的文字報道和圖片,并在稍后與各方聯(lián)系中最快速地將事件的起因、現(xiàn)狀以及背景詳盡地展現(xiàn)給網民,也給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敲響了警鐘。
除了以上兩種,還有社區(qū)論壇、視頻和網絡評論以及網絡調查等三種來源。這三種途徑都最快、最有效地將具有新聞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線索提供給新聞編輯,從而展開調查和采訪,對信息源進行策劃,進行深度報道。
“深”策劃
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深”也體現(xiàn)在策劃的“深”。這里提到的“深”策劃是內容上的策劃。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策劃往往決定了新聞事件能否引起關注,產生影響,從而達到編輯的預期目的,是實現(xiàn)“把關人”和議程設置的關鍵。而對于深度報道來說,策劃的“深”,就決定了報道的“深”。
總的來說,深度報道的策劃是根據具體事件獨特的新聞點來制定的,突出的重點不同,形式也不盡相同。
對于常規(guī)事件的策劃,因為其特點的時間性,每個固定的時間進行的報道要做出新意是很難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在內容上提煉新的新聞點,還需要借助網絡的多媒體特性,使其在形式上增加多樣性和趣味性。大楚網在2009年進行的武漢解放60周年策劃報道上,對武漢60年前的回憶、人民生活的發(fā)展以及武漢的現(xiàn)狀和美好未來進行了綜述,通過武漢解放的24小時、60年的發(fā)展歷程、歷數(shù)武漢英雄以及進行網上博物館幾個板塊完整卻不失新意地向網友展現(xiàn)了武漢60年的發(fā)展,同時還利用社區(qū)互動和通用活動系統(tǒng)的平臺進行網上征集舊照片的活動,向網友展示了一幅武漢發(fā)展的畫卷,美觀的頁面設計也絲毫不會給人以枯燥刻板的印象。④
對于突發(fā)事件的策劃特點是時間短,除了需要有準備好的突發(fā)事件深度報道的應急模板外,還需要編輯有信息的收集能力和新聞敏感度以及網絡平臺新聞操作的能力。2010年1月15日武漢市突發(fā)暴雪致江城癱瘓,市民“暴走”回家。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期,交通的癱瘓造成許多網友被困路上,有網友通過手機登錄大楚網發(fā)表帖子報料,引起后臺編輯的高度重視,加班制定出實時播報路況策略,并發(fā)動在各個交通要道的網友對現(xiàn)場路況進行實時播報和采訪,同時快速征集網友在社區(qū)同曬“暴走經歷”,一直至凌晨路況緩解后報道才基本完成。反應的迅速給網友們提供了有效的路況信息,事件當天和第二天大楚網的流量又達到新高。
對于社會性事件的策劃則是需要發(fā)現(xiàn)事件本身對于社會、民生的影響,利用平臺的特性,將事件放大,引起社會的關注,推進事件的良性發(fā)展。2009年5月10日發(fā)生在湖北巴東縣民女鄧玉嬌刺死官員事件,報紙當天只當做一般稿件發(fā)布。騰訊·大楚網新聞編輯在社區(qū)發(fā)表帖子引導網友回帖,同時進行投票,絕大部分網友表達了支持鄧玉嬌的意見。進而引發(fā)其他媒體關注,騰訊·大楚網也制作專題,對于事件的起因、經過和進展進行跟蹤報道。這些報道引起了網友和各界人士對此案情的關注,更有律師團自告奮勇欲組團為鄧玉嬌打官司,最終法院一審宣判,對其免予刑事處罰。
“深”形式
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呈現(xiàn)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使用最多的專題形式,一般是針對具有重大和典型意義的事件,內容承載量大,分量足;另一種是在新聞頁面中加入導讀、圖片、視頻、相關新聞的超文本鏈接還有調查等,一般是對網站新聞頭條或要聞區(qū)新聞進行的編輯,內容量不大,對新聞本身的文字內容要求較高。
網絡新聞深度報道的一種形式是在文章中加入圖片、視頻、調查和評論等方式,不需要單獨建立頁面。這種形式適用于內容沒有那么海量到足以建立一個專門的頁面來報道,但是文章本身具有可讀性,需要加入更多的元素來豐富,以達到讓讀者深入了解的目的。
這里,筆者著重論述的是網絡新聞深度報道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專題形式,即建立一個單獨的網絡頁面,包含文字、視頻、超文本鏈接、圖片和調查評論等對一個新聞事件、話題或重要節(jié)點進行深度報道。
網絡專題是網絡各種表現(xiàn)方式的集合。網絡專題利用自己本身具有的傳播特性,以區(qū)別傳統(tǒng)媒體的表現(xiàn)形式。當然,依賴于視聽和強大的即時性,網絡專題應避免成為一個只是堆砌和排列信息,盲目炫耀自己的工具。網絡專題利用網絡多媒體的特性,制訂正確的編輯方針和思路,通過編輯的篩選,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將信息完整地呈現(xiàn)并且兼具新聞意義和社會意義。例如2009年的高校畢業(yè)生專題,就利用圖片、視頻、活動系統(tǒng)報名和社區(qū)聯(lián)動的方式進行了報道,引起廣大學生的共鳴。
專題形式不僅涉及文字、圖片、視頻等組合搭配的問題,還涉及與網民的互動形式的選取,同時也需要網絡技術人員和美工人員的配合,將專題的頁面和框架搭建的美觀、實用,提升整體的品質感。
在網絡新聞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如何打造網站品牌,建立能與傳統(tǒng)媒體抗衡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是網絡新聞人現(xiàn)在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所面臨的課題,而網絡新聞的深度報道無疑成為突破這一重圍的有效方式之一。只有通過踏實地做新聞,做獨家、好看的新聞,堅持內容取勝,才能使網站在同質化壓力下具備更強的競爭力,也才能使網絡新聞走得更遠、更久。
注 釋:
?、佟吨袊W民數(shù)量超4.57億》,新華網,2011年3月30日08:19。
②參見http://hb.qq.com/zt/2009/dyja/
?、蹍⒁奾ttp://hb.qq.com/newbaoliao/index.htm
?、軈⒁奾ttp://hb.qq.com/a/20090514/000384.htm
?。惥橹心厦褡宕髮W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蘭婧為騰訊·大楚網新聞編輯)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