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眼的黃,凜冽的風。
坐在從陜西榆林市開往神木縣的大巴上,一股北方的氣息撲面而來。已是陽春三月,這個陜北的縣城卻還是寒冬。街道上殘雪未化,姑娘們還得裹著厚厚的口罩出門。
兩年前,神木還是陜西諸縣中“低調”的一個。2009年3月,在全國“醫(yī)改難”的大背景下,因率先嘗試了“全民免費醫(yī)療”,神木瞬間躋身為全國熱詞,喝彩聲、質疑聲不絕于耳。隨著媒體的蜂擁而至,神木之前實行的12年免費教育、孤寡老人免費供養(yǎng)等民生工程也浮出水面。
在中國民生的改革實驗中,神木成了一個注定繞不開的樣本。
醫(yī)改熱潮之后,隨著去年6月原縣委書記郭寶成的調離,神木逐漸恢復了往日平靜,甚少有新聞見諸媒體報端。近一年過去,神木的惠民政策會不會“人走政息”?兩會期間,“民生”二字成為會內會外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十二五”規(guī)劃中,更是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根本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在此大背景下,本刊記者深入神木,零距離調查了神木的民生模式。
貧富差距: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又堵上了?!鄙衲究h的出租車司機劉常安嘟囔了一句,順手點燃了一根煙。在神木采訪的幾天,堵車幾乎成了記者每天的必修課。
“車太多了?!毙⒏嬖V記者,神木是個煤炭資源大縣,“這幾年(不少人)挖煤,全富了!”
的確,神木的好車太多了。走在街上,一輛輛豪華越野車穿梭而過,而神木街道的人行道已基本被停放的車輛占滿。賓利、林肯、保時捷……世界高端汽車忽然都集中在了一個縣城,像是一場車展。據(jù)小劉介紹,在北邊一些煤礦富有的村莊,基本每戶都有車,“好車比這兒還多?!?br/> 車,只是神木消費水平的一個側面。目前,神木縣城部分樓盤的房價已直追省城西安;在縣城商場,不乏高檔服裝品牌;超市里,進口食品比比皆是;書報亭內,一份普通的單張城市地圖,在別的地方一般賣5元,而在這里要賣20元……
這個地處陜晉蒙三省交界地帶的古縣,曾是范仲淹筆下“衡陽雁去無留意”的孤城。據(jù)說縣名因城內有三株神松得名,而如今煤炭成了這里名副其實的“神木”。來自縣財政局的數(shù)據(jù)表明,2010年,神木地方財政收入達28億元;“十一五”期間,全縣經濟總量從2005年的68億元增加到560億元,年均增長 53% ,人均GDP越過10萬元臺階,是全省人均水平的3倍多;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第44位、西部第5位。
然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依賴資源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也使得神木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區(qū)域差異,呈現(xiàn)出“南窮北富”的局面。
“神木的貧富差距比較大,全縣有1/3的人特別富裕,有1/3的人錢夠花,還有1/3的老百姓生活比較困難。上下兩個‘1/3’可以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來形容?!痹衲究h委書記、現(xiàn)任榆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郭寶成這樣形容神木百姓的經濟狀況。
因此,如何調節(jié)貧富差距,讓全縣42萬人共享經濟發(fā)展的紅利,成為了擺在歷任縣委書記、縣長面前的一道“考手藝”的難題。
“我們的宗旨是,縣情需要什么、百姓需要什么就干什么,而不是上面讓干什么才干什么?!鄙衲究h委書記雷正西如此闡述神木的執(zhí)政思路,“神木的富裕只是相對而言,和東部沿海發(fā)達縣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特別是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還遠遠達不到富裕的程度。因此,我們要把錢用到刀刃上。”
排在前三位的“刀刃”,神木的執(zhí)政者選擇了醫(yī)療、教育和養(yǎng)老。
醫(yī)改:并未“人走政息”
“加上不能報銷的藥品,這次一共花了480多塊錢?!?月1日,記者在神木縣醫(yī)院碰到了正在為媳婦兒(妻子)看病報銷的趙師傅。此時距郭寶成卸任神木縣委書記一職已大半年,而“全民免費醫(yī)療”并未隨著郭的離去而停止腳步。
趙師傅在神木縣城一家汽修廠打工,和媳婦兒、女兒小日子過得不錯。他告訴記者,媳婦兒這次得的是膽結石,手術治療下來起碼要幾千元,要是擱以前,肯定一直拖,吃吃藥就算,舍不得上醫(yī)院,鬧不好要憋出大毛病才看,“現(xiàn)在誰會拖啊,疼了就趕緊上醫(yī)院,政府有政策呢?!?br/> 趙師傅所說的“政策”,就是指神木在2008年3月1日出臺的“全民免費醫(yī)療”。
據(jù)神木縣衛(wèi)生局工作人員介紹,神木醫(yī)改的核心內容是:凡是參加了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和城鄉(xiāng)合作醫(yī)療的神木人,實行住院治療起付線制度,以縣級醫(yī)院為例,400元以下自付,400元以上報銷,報銷的封頂線是30萬元。記者在神木縣醫(yī)院看到,各樓層、各科室都在醒目位置張貼了免費醫(yī)療的報銷流程。
正是這一政策,把神木推向了風口浪尖——一個連美國奧巴馬都在頭疼的問題,怎么一個陜北縣城不聲不響就做到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北M管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壓力,郭寶成仍這樣表示,“醫(yī)改方案并非一時心血來潮,前期的調研論證、技術評估、經費測算足足做了1年零3個月。當時縣里核查了2005年至2007年間全縣醫(yī)藥費用狀況,還綜合了相關數(shù)據(jù)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最終
KuR7bTJ9zA/F/9+rEmf8H3BZT67AhLkHu3Syn/p7oW8=測算出政府補貼金額為1.5億元。從這兩年的運行情況看,費用并沒有超出我們的預期。并且,一項好的制度,不會因為一個領導人的去留而取舍?!?br/> 對于當時的神木普通百姓來說,幸福來得有些突然,而當一項制度在可預期的將來都會持續(xù)運行下去時,幸福就成了隨時觸手可及的福利。正在縣人民廣場散步的“準媽媽”張美娟這樣告訴記者:“現(xiàn)在我們的觀念變了,有病就要治。只要知道不管啥時得病,都有得治,心里就踏實?!?br/> 來自中央的聲音更加給了神木信心。
時任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司長的王振耀在調研了神木的“全民免費醫(yī)療”后,直言神木醫(yī)改是中國福利建設史上的一個圣典;國家衛(wèi)生部部長陳竺則在一次會議上談到,神木的“全民免費醫(yī)療”是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舉措,并呼吁社會各界支持新生事物。
上至高層、下至百姓的肯定,也許是神木醫(yī)改模式至今仍在執(zhí)行、并且不斷完善的動因之一?!啊衩赓M醫(yī)療’絕不是嘩眾取寵。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崩渍髡f。
神木縣委一名官員告訴記者,幾天前,縣委領導剛在北京參加了衛(wèi)生部中日友好醫(yī)院與縣醫(yī)院的對口幫扶活動,活動把中日友好醫(yī)院確定為了神木“全民免費醫(yī)療”在北京的定點醫(yī)院,“以后我們的危重癥患者就可以在4小時內接受該院專家的遠程會診了!”
教育:從小學到高中不花一分錢
3月2日早晨7點過,家住神木縣城圖書館旁的賀宇背上書包,蹬上自行車趕往神木縣第八中學。
“學費?我們這邊家里都不管這些的,只管去學校就行了?!币荒槞C靈勁兒的賀宇正上初二,在他的記憶中,他和他的同學都不用為上不起學發(fā)愁,“哪怕以后考上大學,也不用愁學費的事,就怕你考不上?!?br/> 正在學校門口送孩子上學的家長鄭女士告訴記者:“免費醫(yī)療我這兩年還沒享受到,我們家人都沒病沒災的。不過我的孩子是享受到了12年教育全免,每年還發(fā)補貼。我們大人的壓力一下輕松下來了。你說這樣的好事哪里找去!”
據(jù)縣教育局的相關資料顯示,與“免費醫(yī)療”不同,神木的12年免費教育是分步推進的。早在2005年,農村義務教育即免收學雜費和課本費并補助生活費;2006年,神木將“兩免一補”擴大到了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2007年則推行“五免一補”,實現(xiàn)了學校零收費;到了2008年,神木在全縣實施了12年免費教育,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了“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好處”;時至2011年,“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xiàn)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目標”已寫入了神木的“十二五”規(guī)劃。
“其實,我們政府財政在教育上的補貼,不比醫(yī)療上的低?!惫鶎毘筛嬖V記者,這項先于免費醫(yī)療而行的教育民生政策盡管低調,實際上同樣需要決心。
根據(jù)規(guī)定,神木縣12年免費項目及補助標準為小學階段免雜費、免食宿管理費、免電教教材代辦費、免課本費、免作業(yè)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每學期437.5元。初中、高中階段的免費項目除以上相同項目外,另外還免除計算機上機費、冬季取暖費等。
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根據(jù)預算,小學生每人每年可享受免費金額1400多元,初中生每人每年享受1600多元,高中生每人每年則享受3400多元。
“我們是真正的免費教育,僅僅免收學費那是狹義的免費教育,而我們是上學不交一分錢。”神木縣教育局副局長李長春說,“只要孩子想上學我們就提供這個機會。”
問題也隨之而來。由于神木近年來經濟飛速發(fā)展,大量外地務工人員涌入神木就業(yè),他們的子女也就在神木上學。此外,神木的12年免費教育還吸引了相鄰縣市家長們的目光,他們紛紛想辦法讓孩子在神木入學讀書。如此一來,神木有限的教育資源顯得緊張起來。
“正是由于教育資源有限,我們作出了這樣的規(guī)定,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神木的免費教育對象包括所有的在冊學生,而高中階段則只限戶籍人口。”李長春告訴記者,目前在神木縣求學的外地戶籍高中生人數(shù)高達2000多人。
“12年免費教育的經費均由神木縣財政足額預算,統(tǒng)一撥付。2008年、2009年這兩年共投入超過3億元?!笨h財政局副局長劉新民說。
神木的腳步還不止于此。2008年,神木縣將原來的麻家塔中學改建成全市規(guī)模最大、以聾啞兒童和智障兒童教育為主的特殊教育學校,專門為特殊學生提供人性化教育;2010年9月,榆林職業(yè)技術學院神木校區(qū)揭牌成立,填補了神木高等教育的空白。
養(yǎng)老:住進別墅式的敬老院
年近60的左忠田大爺最近有點忙,他所在的神木縣中心敬老院要準備組建樂隊了,會吹笛子和拉二胡的左大爺成了樂隊的骨干力量。
“我十二三歲就開始吹笛子了,沒想到到了老來還有機會能加入個樂隊,過把癮?!弊蟠鬆斒巧衲究h城人,年輕時因意外雙目失明,沒有兒女,在來敬老院之前,是靠侄女幫扶著過日子,生活較為艱辛。
2011年3月3日,記者來到了位于神木縣城西5公里處的縣中心敬老院。朝陽初升,照在一排別墅式的樓房上,殘雪映襯下的敬老院顯得格外寬廣。
“我們這個院一共投資了3000萬元左右,占地50畝,可容納600人,去年開始使用,每人每年的供養(yǎng)標準是5400元。由于一些老人還沒完成家里的莊稼活兒或其它事情,目前有300人左右。”敬老院副院長張春艷向記者介紹到,敬老院的老人全是無兒無女的“五?!睂ο螅匈M用都由政府財政支出。
家在神木縣永興鎮(zhèn)、今年76歲的王鳳鳳老人于去年8月搬到了敬老院,她領著記者參觀了敬老院的宿舍樓和綜合樓。記者看到,老人們的住宿房間與賓館標間格局相似,兩人一間,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每個房間還有電視。“這里生活好,有朋友,家里不行。”王婆婆簡單的話語描繪出敬老院的生活情況。
而在綜合樓,棋牌室、閱覽室、按摩室、健身室一間接一間。“平時到了下午老人們就到這里來活動,熱鬧得很。”張春艷說,“生活無依的老人們都有政府管,而且管得好,這就是老有所養(yǎng)吧。”
在養(yǎng)老保障上,除了推行孤寡老人和重度殘疾人免費供養(yǎng)政策外,神木還有新招。繼12年免費教育、“全民免費醫(yī)療”之后,神木于2009年開始推行新型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保險。
記者在縣人勞局了解到,神木縣2009年的參保人數(shù)達13.2萬人,收繳金額1.2億元,縣財政配套資金1.2億元,成為全國首批新型農村養(yǎng)老保險試點縣。2010年新增參保13萬人,享受城鄉(xiāng)養(yǎng)老保險金4.5萬人,參保率達到88%。
“目前的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960元,財政補助一半,個人自籌一半,財政另外增加每月64元的基礎養(yǎng)老補貼。”人勞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道,“農民的積極性很高?!?br/> 而在低保方面,神木將農村年收入900元以下、城市1800元以下的居民全部納入低保,全縣低保人口有4.6萬多人。2010年,農民低保人均每年達到956元,城市居民低保人均每月達到246元,此外,還安排了1000多萬元對特困家庭視困難程度實施臨時救助,金額為500元到1萬元?!拔覀兊臉藴侍岬帽任靼策€高?!笨h民政局局長任良升說。
“刀刃”還不止這些。
包括住房、出行、就業(yè)等諸多方面的民生之舉,雷正西稱之為神木的“民生組合拳”,“就是要讓神木的百姓能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在采訪的幾天中,記者結識了一位已在神木工作兩年多的西安小伙子杜浩。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杜浩這么描述他對神木的觀察:“中國百姓盼了幾千年,不就是盼著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在神木全解決了,你說他們能不滿意嗎?在神木,讀書有人管,看病有人包,老了有人照顧,還有哪里的人能比神木人更幸福?”
作為民生實驗的先行者,神木有足夠多的載體來承載“民生”這個母題。實踐中的每一步,刻下的不僅是一項項具體的民生工程,還有我們的官員和民眾觀念上的轉變,以及社會民生福祉進步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