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學(xué)生而言,寫老師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如何才能讓自己筆下的老師形象富有新意呢?
一、抓住人物獨特外貌
可以說,每個老師的外貌、衣著、舉止都帶有明顯的個性。寫老師,就要抓住人物特有的個性特征。如魯迅的《藤野先生》采用白描手法,抓住藤野先生外貌“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不妨再看看吳雨《我的老師》精彩片段:
他站了起來,頭微微向上仰,臉漲得通紅,厚厚的嘴唇在顫動,竟吐不出半個字,真可謂有話難言啊!好不容易從嘴中迸出幾個字,卻又忽然中斷,頭一下子脹大了許多,隨即帶出一個發(fā)顫的、走了調(diào)的聲音,“轟”的一聲,教室里笑的聲浪壓倒了一切,笑聲沖出了教室,沖向云層。他頭往下一低,臉紫得怕人,抿著厚厚的嘴唇,帶著一絲痛苦在微笑。
這位老師顯然剛“出道”,面對教室里的“意外”,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外貌描寫形象地寫出了老師的窘態(tài),刻畫出老師的可愛。
二、刻畫人物個性語言
教師的語言無疑最具個性:有的激情四射,有的不疾不徐,有的滔滔不絕,有的慢條斯理,有的聲如洪鐘,有的細(xì)若流水……最具特色的是獨具版權(quán)個性的“口語”,抓住老師的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就能刻畫出人物精神。如:
“革命同志們,讓我來算算,剛才上課時,小A同學(xué)講話,耽擱了半分鐘;小B同學(xué),站起來不說話,耽擱了半分鐘……小H同學(xué)回答問題時文不對題,又耽擱了半分鐘;再加上你們的老班拖堂造成的遲上課3分鐘。合計是5分鐘!”老Y口若懸河,又頓了頓,“這別怪我!”
“???!”我們已知道老師說此話的目的。
“同志們,先別嘆氣,這一嘆,又是5秒鐘。下面,再聽我繼續(xù)講5分零5秒!”
全班倒下。
“同志們”顯然是老師的口頭禪,如此對話,如此講理,只有略帶幽默而又有些“痞氣”的老師才能說出。
三、選擇人物行事風(fēng)格
要突出老師的性格和精神品質(zhì),就要選取最能體現(xiàn)人物風(fēng)格的事例:有的老師平易近人,有的老師不茍言笑,有的老師幽默風(fēng)趣,有的老師嚴(yán)肅認(rèn)真……事例典型,才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zhì)。當(dāng)然,還要善于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或具體事件中,讓人物個性一一展示。同是老師拖堂,不同性格的老師,其拖堂“風(fēng)格”絕對不一樣。請看:
“噢,同學(xué)們!雖然下課了,但這題還未講完,這是YC市去年一道中考題目,很經(jīng)典,今年我市未必不考。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家想不想聽我講完呀?”
“想!”
老師又得意洋洋地講起來。
顯然是民主式拖堂,夠“溫馨”的。再看另一老師:
D老師仍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講著幾何題。64雙眼睛討好似的注視著她,乞求她快快宣布下課。
D老師似乎明白我們的心思,轉(zhuǎn)過身對大家說道:“同學(xué)們,如果在我宣布下課之前未講完這題,那么,你們就把它加做在作——業(yè)——本上!”她頓了頓,又說道:“你們是愿意聽我講完,還是愿意做在作業(yè)本上呢?請自由選擇!”
“講完!講完!”聲音爭先恐后,卻又有幾分無可奈何。
D老師便又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呵呵,怎么樣?你看,即使是尋找“拖堂”的理由,不同性格的老師行事風(fēng)格也絕對不一樣。
四、讓人物神態(tài)真實再現(xiàn)
無論是敘述事件還是刻畫人物,一定要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逐漸豐滿人物形象,抓住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深入細(xì)致地描寫——讓人物自己登臺表演,立體式、全方位描繪人物,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不妨欣賞片段:
“你們在干什么,吵得這么大聲……”英語張一臉威嚴(yán)。
“小黑子”見了,連忙放下掃帚,怯生生地說:“這里有一只蜂子!”
“我看你才是一個瘋子!”老師依然一臉木然。
教室里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你看,橫空出世而又“一臉威嚴(yán)”“一臉木然”的張老師,稍帶幾分幽默的對話,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