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咽炎;利咽飲;氣霧劑;超聲霧化
中圖分類號:R52.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3-0027-01
慢性咽炎屬中醫(yī)“喉痹”范疇,近年來由于大氣污染嚴重,食用辛熱滋膩之品增多及煙酒刺激之品的消費增加,使其發(fā)病率呈明顯增高之勢,筆者采用養(yǎng)陰清熱、化痰利咽法,自制利咽飲,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慢性咽炎90例,獲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64例,年齡9~56歲;病程4周~3a。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咽中時有物感,咳嗽陣作,咳吐粘痰,或白或黃,量不多,檢查見咽部慢性充血,咽黏膜增生肥厚明顯,表面粗糙不平,咽后壁見有淋巴濾泡分布,分泌物增多,舌質偏紅,苔薄黃、脈細。隨機分為2組,中藥組(治療組)90例,西藥組(對照組)74例,2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利咽飲超聲霧化吸入,方藥組成:南沙參30g,瓜蔞皮30g,山豆根100g,射干50g,麥冬50g,桔子梗50g,薄荷30g,玄參50g,杏仁50g,枳殼20g,蟬蛻20g,防風50g,荊芥50g,丹參20g,生蛤殼20g。上藥加水用文火煎至100mL過濾待冷卻后冰箱保存,用時取20mL放入超聲霧化器內吸入。西藥對照組采用生理鹽水20mL,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期間勿食生冷、辛辣及煙酒,每天1次超聲霧化,7d為1個療程。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治愈:癥狀基本消失和陽性體征轉陰;顯效:癥狀和陽性體征明顯減輕;好轉:癥狀和陽性體征減輕;無效:癥狀和陽性體征無明顯改變。
3.2治療結果見表1。
4討論
中醫(yī)認為慢性咽炎的發(fā)生,內因多為肺、脾、胃等功能失常,外因多為風、濕、熱等邪侵犯,不同的外因內因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其表多為火熱上炎?;鹩刑摶?、實火之分,而通常臨床所見,慢性咽炎多屬虛火喉痹。筆者認為,虛火喉痹的病因病機尚不止火熱上炎這一方面,還有痰熱蘊結的一面,以及在二者基礎上產生的血瘀氣滯。是由嗜食煙酒辛辣,或飲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水濕不化,聚濕生痰,痰濁內停,郁久化熱致痰熱蘊結,而見咽部不適,咳嗽、咳痰,或黃或白,質粘難出。這與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由病毒或細菌反復感染,治療不徹底,或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種彌漫性慢性咽部炎性及微循環(huán)障礙的理論是一致的。利咽飲以滋陰清熱、化痰利咽為組方原則,方中用南沙參、麥冬、玄參等滋陰潤肺,玄參清熱解毒,散結消癰,合麥冬、桔梗、共奏滋陰清肺,解毒利咽之功。配伍薄荷、防風、蟬蛻、荊芥宣散風邪之藥,薄荷為歷代治療咽病之首藥,具有利咽止痛、疏風止癢之功,防風、荊芥又為風藥中之潤劑,溫而不燥,辛能通達則暢行氣血,藥理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和抗炎效果。方中尚用杏仁、蛤殼、瓜蔞皮、桔梗等清肺化痰之品,既可緩解咳痰癥狀,亦有利于咽后壁增生淋巴濾泡的消退。桔梗宣肺利咽,開提肺氣,引諸藥上達咽喉,更好發(fā)揮作用,其有效成分桔梗皂苷,能刺激咽黏膜及胃黏膜,反射性引起呼吸道黏膜產生分泌亢進,稀釋并排除出潴留于咽部及支氣管中的痰液,尤為方中必用之藥。山豆根可清熱解毒,利咽喉,消腫止痛,為治咽喉腫痛之要藥,配合玄參、桔梗、射干等可增加療效。超聲霧化是聲波作用于藥瓶內藥物,使之成微細顆粒,隨呼吸入咽部黏膜直接作用滲透和彌漫性強,局部靶器官濃度高,全身不良反應輕,而霧化本身又具有濕潤及保護黏膜作用,故能減輕炎癥充血稀釋分泌物使之易咳出。中藥制劑通過超聲霧化吸入的方法治療慢性咽炎與西藥對照組治療慢性咽炎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R2hKsfotres1PYg13AaG1A==0.05),但中藥具有副反應少等優(yōu)點,故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ㄊ崭迦掌冢?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