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王瑞林安排在一個下午,地點就選在他家中。從19層向外望去,天空是灰蒙蒙的,遠近的景物顯得多少有些模糊,這是十分典型的成都天氣。聯(lián)想到王瑞林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所拍攝的成都城市風光照片,筆者實在不知道該用什么言語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成都是一座經(jīng)常被贊美的城市。然而在攝影人眼里,尤其是在搞建筑攝影的人看來,成都是個噩夢:稀缺的陽光是“蜀犬吠日”的最好詮釋,終日灰蒙蒙的天空讓攝影師們難以獲得理想的光線,更不用提什么通透的視覺感受了。拍攝建筑需要耐心地等待最完美的光線。在成都,這樣的等待是對耐心最大的挑戰(zhàn)。然而成都被贊美往往是因為她的舊:古舊而細膩的氣氛、老式的慢悠悠的生活節(jié)奏、大街小巷里流傳甚久的市井故事、不經(jīng)意間在拐角出現(xiàn)的老房子,這些都是攝影人所喜愛的題材——成都讓攝影人又愛又恨。
在成都生活了近四十年,拍成都建筑22年,王瑞林的照片里更多的是一座快速新陳代謝的成都,一座細膩而脫離古舊味道的成都。他的成都很現(xiàn)代,但沒有那種鋼筋水泥的冰冷味道——沐浴在朝霞中環(huán)繞在高樓里默默醒來的廊橋、夕陽中發(fā)黃的民居、安靜的茶館與遠處閃光的高樓、安詳在夜色里的萬家燈火與湍湍流過的河流。這樣的成都很溫柔,這樣的溫柔又被他記錄和解讀。他的照片總是很耐看:經(jīng)典的構圖,養(yǎng)眼的色彩,豐富的細節(jié)與層次,大膽的角度與創(chuàng)意使得他的照片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1989年6月的《成都宣傳》的封面照片是一個笑的很開心的小姑娘,那是他的女兒,這是王瑞林第一次拍攝封面照。后來,他拍攝的成都火車站新樓、岷山飯店等建筑的照片陸續(xù)被發(fā)表在這本雜志上。算一算時間的話,他搞建筑攝影比搞專業(yè)的體育攝影還要早上幾個月。從排球教練崗位到體委宣教處,再到成都晚報,王瑞林開始頻繁地出差,在外的見聞總會讓他把各個城市與成都做比較。尤其是從上海這樣的地方回成都的時候,他會感覺到強烈的反差。成都這座城市太缺少現(xiàn)代的感覺了。從做運動員開始,他就生活在這座城市,他愛這里,所以他要記錄這里成長的點點滴滴。帶著這樣的想法,王瑞林擠出了更多的業(yè)余時間來拍攝成都建筑。成都出太陽的時候,家人和同事們往往很難找到他,因為這個時候,他必定在某座高樓的天臺上,觀察著光線的變化,捕捉最滿意的畫面。
成都的第一座立交橋——府青路立交橋剛剛完工的時候,王瑞林興沖沖地跑去拍照。為了找到合適的角度,他在橋周圍轉了很久。位置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天氣,那個時候王瑞林拍的建筑照片都是黑白的,拍黑白照片對光線的要求非常的高,否則照片的層次感就會不理想。于是,天氣稍微好一點的時候,他就會立刻趕到立交橋那里去,回來之后如果照片不理想,他還會接著去,前前后后跑了十幾次,終于拍到了滿意的照片。
拍攝建筑不僅需要等待光線,還需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如果說拍攝府青路立交橋的過程是在考驗人的耐心的話,那么拍攝成都市體育中心的過程就是在考驗人的體力了。1991年底,成都市的新體育中心建成了。成體中心的造型在當時看來是非常的現(xiàn)代化的,要想反映它的全貌,最好從高點進行拍攝。當時附近最高的建筑是剛剛主體完工的成都市政府大樓,取了介紹信之后,王瑞林出發(fā)了。這座大樓有20多層高,內部還沒有安裝照明,建筑廢料也沒有來得及清理,樓道里一片漆黑。為了拍到滿意的照片,他一咬牙,摸著黑就爬上去了。然而結果有些讓人無奈:這個位置不合適。換成別人,費了這么大的勁到這里了,也許就在這里拍了,但這樣做不是王瑞林的風格,地方不好,必須換。幾經(jīng)周折,他又找到了成都市的物資大廈,并最終在那里完成了對成都體育中心的拍攝。
王瑞林關注著這座城市的變化,用影像記錄這些變化,他在守望著這座城市:成都現(xiàn)在的變化這么大,應該拍一些新照片做新舊對比。抱著這種想法,他開始尋找當年那些老照片的拍攝地點,從相同的角度拍攝照片。成都的變化在這樣的對比中一目了然,凝固的影像仿佛有了生命,默默地講述著一段段的變遷,這就是歷史!
守望是一個聽起來很美的詞,其中的艱辛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會知曉。守望需要堅持,這種堅持既包括了在每一個好天氣出發(fā)去拍攝,也包括了在每一次拍攝中等待著最完美的一刻。2005年8月的一天,成都出現(xiàn)了難得的好天氣,王瑞林背著器材爬到成都溫哥華廣場(這座建筑是當時成都西區(qū)最高的樓)的天臺上,想從這個角度拍一些照片。他從下午兩點開始拍攝,到晚上九點多的時候,守電梯的工人上來了,給他買了一瓶水,說:“干你們這行也真不容易?!睘榱伺臄z多重曝光的照片,王瑞林會經(jīng)常在樓頂從下午守到晚上。“天太難等了”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動力。
2006年,王瑞林購買了一臺仙娜的4×5畫幅技術相機。不久之后,他又購買了一臺617寬幅相機。有了這兩樣寶貝,王瑞林很滿足?!拔以趩挝簧嫌泻芏嗟南鄼C很多的鏡頭可以用,但是這些器材對于拍攝建筑都不夠完美,”“我買大畫幅和寬幅是為了圓自己的一個夢。你看《駱駝祥子》里面的祥子是個拉車的,和他相好的虎妞是車行老板的女兒,按說這樣祥子并不怎么需要奮斗了,可祥子還是說:我就是想拉上自己的車!”
王瑞林說大畫幅相機給了他更多的自信,也給了他無形的底氣,畢竟對于技術已經(jīng)達到相當高度的他來說,器材的水平也應該達到相當?shù)母叨取J褂么螽嫹鄼C拍攝需要“平心靜氣”: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等待恰當?shù)奶鞖猓屑毜臏y光,慢慢的對焦,移軸,偏擺,插入底片,按動快門,等待快門落下的那一聲脆響,這樣的過程是一種享受。帶著這樣享受攝影的心情,拍攝自己所熱愛的城市,如此得來的照片怎么會不打動人呢?
這臺大畫幅相機不僅讓王瑞林在攝影上寄托有了歸宿,更是送給了他一份讓旁人羨慕不已的驚喜。提到成都,大家會很快想到唐朝詩人杜甫和杜甫草堂,杜甫在成都生活了近4年,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