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一支由7個探險家組成的團隊在崇山峻嶺中穿行著。當他們經(jīng)過一座險惡的石頭山下時,山體發(fā)生迸裂,石塊從山腰轟然而下。等一切沉寂下來,7個探險家中有6個人被亂石砸死,而幸存的那一個探險家只受了點輕傷。
聞訊而至的記者問這個幸存的探險家:“你只是僥幸沒有被石頭砸中嗎?”“不是!”探險家淡淡地說:“只是因為我面對危險抬起了頭,從而避開巨石的襲擊。”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導(dǎo)師,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門框過于低矮,他的頭被狠狠撞了一下。出來迎接的前輩微笑著對富蘭克林說:“很痛是吧??墒牵@應(yīng)該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獲。你要記住,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人世間,你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br/> 從此,富蘭克林把“記得低頭”作為畢生為人處世的座右銘。
幸存探險家的抬頭和富蘭克林的低頭,可謂深得人生的真諦。面對危險抬起頭,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當有人告訴我們頭上正有東西掉下來時,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把頭一低,把眼一閉。其實,這對避開危險沒有任何用處。像那6個不幸遇難的探險家一樣,當他們聽到巨石滾落,不約而同地都低頭蹲下去,而沒有抬起頭來避開危險。
可見,危急時刻或逆境之中,只有抬頭面對的人,才有可能逃離危險,戰(zhàn)勝困難。當然,這里所指的抬頭,并非是指目空一切和逞強好勝的抬頭,而是面對危險和困難的一種智慧。我們在為人處世上,倘若總是頭顱高昂,一味地剛強和逞強,而不懂得低頭的人,總會撞上“門框”而受到傷害。必要時學會低頭,懂得低頭,并且敢于低頭的人,才會平安無事,一路走好。
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是稻子,昂頭是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會顯擺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我們每個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如果一味地眼睛向上,而從不懂得低頭,終有一天要摔跟頭,甚至要落于陷阱或誤入岐途。
學會低頭,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因為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不說錯話,不辦錯事,因為誰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不是“無瑕的白璧”。既然誰也無法避免犯錯,那錯誤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犯錯并不可怕,只要學會低頭而后知道自省,就能避免鑄成大錯。
抬頭不是自傲,低頭不是妥協(xié);低頭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堅定地抬頭。該低頭時低頭,該抬頭時抬頭,只有做到低抬自如,才能巧妙地穿過人生荊棘,擁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風光。
?。ń鹆λ]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