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問到,如果再年輕一次,我最遺憾的事情是什么?或者,如果重來一次,我會想做些別的什么不同的事情?
每次我的答案都是:我希望我能夠更努力、更勇敢地多玩一些。
大家多半會睜大眼睛,進一步問:為什么?為什么啊……
我四十歲那年,曾經(jīng)和朋友爬過一次玉山。說起要爬玉山的雄心壯志,大家都躍躍欲試。不過等活動正式開辦了,原先報名的人卻有一半臨陣退縮了。退縮的理由各式各樣,什么公司臨時有重要的客戶來了,公事太多了,小孩要參加考試了……沒有一個不是言之有理的。
后來,我們僅剩的一半人馬真的去爬玉山了。
那次天氣很糟,不但風(fēng)雨交加,山頂溫度還低于零攝氏度。我們經(jīng)歷了種種驚險,總算登頂成功。那時候,我們互相調(diào)侃說:早知道這么凄慘,就在辦公室吹冷氣,不來了。
盡管如此,過了好幾年之后,同行的人,只要再談起這件事,好像永遠有說不完的趣事、講不盡的回憶。途中的山山水水,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是意外、糗事,仍然歷歷在目。有許多人如今體力不復(fù)當(dāng)年,想起來,都覺得當(dāng)年能夠成行,真是非常睿智的決定。
我很好奇地去問當(dāng)時報了名卻不能成行的人,他們是否還記得那幾天,自己到底都在忙些什么?很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幾乎都回答不出來了。
認真計較起來,當(dāng)時不能去的理由固然有其“迫切”之處,可是用人生的角度拉長了來看,和能夠擁有那么美好的經(jīng)驗與回憶做個比較,去做當(dāng)然比不做劃算。
畢加索說過:青春很可貴,可惜浪費在年輕人身上了。我年輕時總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年輕人因為玩太多了,所以把青春浪費掉了。
隨著年歲漸長,才逐漸體會到這句話的深意。原來畢加索先生真正意思是說:“不玩”才是浪費青春呢!
?。ù蟛潘]自《南方都市報》)
責(zé)編: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