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隨外婆在鄉(xiāng)下生活。村里有條小河,黃昏時尤美!
現(xiàn)在回想起那些曾經(jīng)走在河岸邊的黃昏,倒別有情趣。
約六七點左右,天開始出現(xiàn)紅暈,河內的水也染成一片血紅。最后一批在河上嬉戲的鴨子,還遲遲未歸,直到不知從何處傳來養(yǎng)鴨人的呼喚,才懶懶地擺動著掌蹼,上了岸,抖抖羽毛,同養(yǎng)鴨人一同歸去。
借著河面上泛起的漣漪,水下的世界也變得夢幻起來。依稀看見有十多條小魚,在夕陽中,忽靜忽動,好不自在。忍不住捧起一杯水,水卻像有了生命,不一會兒便溜走了。令人不忍失望。
不遠處的河中,停泊著一條已長滿青苔的船,船身一半在水中,一半擱淺在岸上。無人說它,無人管它,任它停在那兒,似乎它原來就在那兒。黃昏沒有將它染成紅色,不過深色的船、紅色的河、紅色的天,倒更有詩意般的美感。
風吹過,不似桀驁不馴,不似矯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由、恬靜,它帶不走什么,卻能帶來醉意。小河醉了,在黃昏下蕩漾得更起勁了;柳樹醉了,在晚風中自在地擺動起來;晚風自己也醉了,在夕陽里偏離方向,吹進各家院落。
風吹來的那邊,是一條遠比小河大的河,它給了小河無盡的活力和生機。每一次水的回轉,給了小河新生,老漁船也許從那兒蕩來,魚兒隨水流從遠方游來,黃昏的舞臺從不少它的陪伴。
隨時間的流逝,小河開始熱鬧起來,原本的啞劇成了一出真正的“戲劇”。青蛙來了,它們一大群一起,時而聲音急促,時而聲音平緩,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頗有幾分大合奏的味道。人們從家中出來,來到河岸邊,拿著蒲扇,在黃昏中閑聊。
帶著淡淡的霧靄,月亮悄悄出來了,像養(yǎng)鴨人手中的竹竿,驅趕著太陽。此時,天空中,日月交相呼應;河岸邊,楊柳隨風婀娜;小河中,老漁船小魚相看成趣,人自醉其中。
遠處似乎升起了一位佳人,朦朧之中凌波而至,是曹子建的洛神。只是她溫柔的低語不再是訴說無盡的哀傷,而是喃喃的許愿之聲,滿天的日光傾城,與她消失在層層水波之下。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黃昏雖短,但曇花一現(xiàn)可傾城。黃昏是白天真實的結束,是黑夜神秘的開始。我喜歡黃昏,因為黃昏下的景物,是它們最夢幻的真實,能給人無限遐想。
入夜了,柔和的月光下,風一直吹,蛙鳴和蟬鳴也未曾停。小河安靜地熟睡其中,老漁船會一直記得,那夏季黃昏中最美的小河。
何以攻玉
對景物的細致描摹頗見功力,選材角度新穎?!皦艋冒愕乃?、“懶懶的鴨”、想象中的“佳人”,由實到虛,給景物繪色,還寫出了詩意般的風情畫。
其次,文章講究白描手法,大部分地方并不去雕琢和過度夸飾,但是讀到“人們從家中出來,來到河岸邊,拿著蒲扇,在黃昏中閑聊”之句,一種清新的鄉(xiāng)土氣息便撲面而來,河岸人家那種以河為鄰、唇齒相依的生活氣息是那么真實,可以觸摸啊。
景物的特征明朗可感,著眼于凸顯小河獨特的情趣美。所以當讀到“柔和的月光下,風一直吹,蛙鳴和蟬嗚也未曾?!敝惖木渥樱妥屓艘幌伦幽芨杏X到那種遠離都市的水鄉(xiāng)風貌與美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