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漢橋 〈河南省商丘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 商丘 476000)
雞住白細胞蟲病又稱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細胞蟲引起的以雞出血和貧血為主要癥狀的寄生蟲病,表現為內臟嚴重出血,機體貧血,冠蒼白;導致產蛋量下降,軟殼蛋增多,甚至死亡,給養(yǎng)雞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雞住白細胞蟲是以吸血昆蟲為傳播媒介的。當庫蠓吸食病雞的血時,雞體內發(fā)育成的大小配子體原蟲隨血液進入庫蠓體內,在其胃內進一步發(fā)育為大小配子,在腸內大小配子結合為合子,然后進行孢子生殖,形成許多子孢子,并集聚在唾液腺。當庫蠓再吸食健康雞血時,即把子孢子注入雞體內引起感染發(fā)病。因此,本病的發(fā)生、流行與庫蠓等吸血昆蟲的活動有直接關系。根據南北氣候差異一般在每年7~10月份高發(fā)。本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病雞及隱性感染的帶蟲雞。另外,棲息在雞舍周圍鳥類,如雀、烏鴉等都有可能成為本病的傳染源。
雞住白細胞蟲病的潛伏期為13天,病初體溫升高,食欲不振甚至廢絕;羽毛蓬亂,精神沉郁,運動失調,步行困難。最典型的癥狀為貧血,口流涎,下痢,糞便呈綠色水樣。可見貧血、雞冠和肉髯蒼白、黃疸等癥狀。在貧血癥狀期間,出現綠便、發(fā)育遲緩和產蛋率下降等癥狀。另一特征是突然咯血,呼吸困難,常因內出血而突然死亡,死前口流鮮血,因而常見水槽和料槽邊沾有病雞咯出的紅色鮮血。病情稍輕的病雞臥地不動,l~2天后死于內出血。但也有少數病雞耐過康復。
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出血,肌肉出血,尤其是胸肌、腿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或出血斑;肝脾腫大、出血,表面有灰白色的小結節(jié);腎腫大、出血;心肌有出血點和灰白色小結節(jié);氣管、胸腹腔、腺胃、肌胃和腸道有時可見大量積血;十二指腸、腸系膜有散在出血點。
實驗室診斷可用涂血片染色法檢查。無菌操作采集雞翅靜脈或雞冠血1滴,涂成薄片,用姬氏液染色,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紅細胞和白細胞內有裂殖體及大小不等的圓形配子體,在血漿中有游離的紫紅色圓點狀的裂殖子。
診斷時應注意與雞新城疫進行鑒別區(qū)分。住白細胞蟲病患雞胸肌出血,腺胃、直腸和泄殖腔黏膜出血,這與新城疫相似。但患住白細胞蟲病時,患雞雞冠蒼白,整個腺胃、腎臟出血,肌肉和某些器官有灰白色小結節(jié)。而新城疫僅見腺胃乳頭出血。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消毒,防止庫蠓等昆蟲進入雞舍;在雞舍門、窗裝上紗門、紗窗,網孔密度應小于40目/厘米。在庫蠓活動季節(jié),應每隔3~5天,在雞舍外用0.01%溴氰菊酯或氰戊菊酯等殺蟲劑噴灑,減少昆蟲的侵襲;對感染雞群,應每天噴霧1次。在飼料中加乙胺嘧啶(0.00025%)或磺胺喹啉(0.005%)進行預防。
5.2.1 泰滅凈,原粉用量為1克拌料2.5千克,連用5~7天,此藥有特效且對產蛋無不良影響。
5.2.2 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25%~0.05%濃度拌料,連用3~5天。
5.2.3 飲水中添加維多利、維生素K3可促進血液凝固,維生素B12可以修復紅細胞,連飲5天。維生素K3,按5毫克/千克拌料;維生素B12,按3毫克/千克拌料。補充維生素C,以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用量按0.05克/千克拌料。
5.2.4 雞舍內用2.5%的溴氰菊酯以2500倍水稀釋,噴霧消毒,以殺滅庫蠓等昆蟲,連續(xù)1周。消毒時間一般選在18∶00~20∶00,因為庫蠓在這一段時間最為活躍。
5.2.5 雞住白細胞蟲病的治療以磺胺類藥物最有效,磺胺六甲氧嘧啶(商品名為泰滅凈)、磺胺五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嘧啶、磺胺喹林和敵菌凈等。為安全起見,同時加等量碳酸氫鈉和每升水中加3~5毫克維生素K3,連用10天。
5.3.1 要考慮到對產蛋的影響,對蛋雞、種雞要限制使用。
5.3.2 使用磺胺類藥物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碳酸氫鈉,以減少對雞腎功能的損傷。
5.3.3 治療時間不要太短,一般為5~7天,為防止復發(fā),間隔3~5天后再按預防量用藥5~7天,以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