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的光明殺手——開角型青光眼
林季建
開角型青光眼也稱慢性單純性青光眼。此類青光眼多見于中年以上人群,青年人亦可發(fā)生。開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及病理迄今尚不十分清楚。其發(fā)病原因可能是由于眼內的小梁網、蘇林氏管或房水靜脈出現變性或硬化,導致房水排出系統(tǒng)阻力增加。
開角型青光眼常為雙側性,起病緩慢,眼壓逐漸升高,房角始終保持開放。發(fā)病初期元明顯不適,當發(fā)展到中晚期時,方感覺有輕微頭痛、眼痛、視物模糊及紅視等,休息后可自行消失,故易被誤認為視力疲勞所致。往往到晚期視力、視野有顯著損害時才被發(fā)現。因此,早期診斷甚為重要。
如何早發(fā)現、早診斷
慢性單純性青光眼如能早期診斷,對保護視力極為重要。以下幾點對早發(fā)現、早診斷很有幫助:
家族史家庭成員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覺頭痛、眼脹、視力疲勞,特別是老花眼出現較早者,或頻換老花眼鏡的老年人,應及時到眼科檢查并定期復查。
查眼壓在青光眼早期眼壓常不穩(wěn)定,一天之內僅有數小時眼壓升高。因此,測量24小時眼壓曲線有助于診斷。
眼底改變視盤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見的體征之一。早期視盤可無明顯變化,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視盤的生理凹陷逐漸擴大加深,最后可直達邊緣,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狀凹陷。視盤鄰近部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損害是視野缺損的基礎,它出現在視盤或視野改變之前。因此,可作為開角型青光眼早期診斷指標之一。
查視野視野是診斷開角型青光眼的一項重要檢查。開角型青光眼在視盤出現病理性改變時,就會出現視野缺損。
治療
青光眼最好先用藥物治療,若在最大藥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壓,可考慮手術治療。應先用低濃度的藥液,后用高濃度的藥液滴眼,并根據不同藥物的有效降壓作用時間,決定每天點藥的次數,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在24小時內能維持有效藥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開角型青光眼治療后的隨訪也很重要,即使眼壓已經控制,仍應每4~6周復查一次,包括眼壓、眼底和視力,每年應檢查一次視野,以保證治療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春節(jié)聚餐謹防急性胰腺炎
李剛
春節(jié)期間。張強一大早就接到朋友的電話到歌廳唱歌,中午,哥幾個開車到水庫吃魚,晚上和另外幾個哥們兒接著吃,吃完后又聚在一起打牌,打到深夜12點的時候,張強忽然感到左上腹一陣劇烈的疼痛,額頭上滿是汗,朋友們急忙將他送到醫(yī)院。醫(yī)生檢查說是急性胰腺炎,要是再晚些來就沒命了。
假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免不了吃吃喝喝、通宵娛樂,不加節(jié)制,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發(fā)作。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高達50%。那么應該怎樣防治急性胰腺炎呢?
▲作用非凡的小器官
胰腺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器官,但作用非凡。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有好幾種消化酶,在食物消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對脂肪的消化。雖然胰腺體積小,但含有多種功能的內分泌細胞。這些細胞分泌激素除了參與消化吸收物質之外,還負責調節(jié)全身生理功能。如果這些細胞發(fā)生病變,導致分泌紊亂,就會出現病癥。
▲引發(fā)急性胰腺炎的罪魁禍首
到目前為止,對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其發(fā)病主要與胰液逆流和胰酶損害胰腺有關。另外,以下幾點值得特別注意:
一是要避免或消除膽管疾病。例如預防腸管蛔蟲,及時治療膽管結石,以及避免引起膽管疾病急性發(fā)作,這些都是避免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二是暴飲暴食可以導致腸胃功能紊亂,使腸道的正?;顒蛹芭趴瞻l(fā)生障礙,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
三是上腹損害或手術內鏡逆行胰管造影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其他如感染、糖尿病及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引發(fā)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發(fā)作的蛛絲馬跡
一般來說,疼痛為本病的主要癥狀,大多為突然發(fā)作,常于飽餐和飲酒后一兩個小時發(fā)病,疼痛為持續(xù)性,有陣發(fā)性加劇,呈鈍痛、刀割樣痛或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亦有偏右者,可向腰背部發(fā)散,仰臥位時加劇,坐位或前屈位時減輕。當有腹膜炎時,疼痛彌漫全腹。少數年老體弱患者可無腹痛或疼痛極輕微。此外,因為胰腺屬于腹膜后器官,所以還有一種疼痛的表現,就是后背痛。
惡心、嘔吐與腹脹也是急性胰腺炎發(fā)作的特征。起病時有惡心、嘔吐,有時較頻繁,嘔吐物為當日所進食物,多同時伴有腹脹。
另外,如果患者出現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會導致休克,休克可逐漸發(fā)生或突然出現。休克的原因除嘔吐使大量的消化液喪失,或麻痹性腸梗阻時大量消化液積于腸腔、腹腔及胰腺后間隙造成低血容量外,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圍血管擴張,大量的滲血、出血可使循環(huán)血容量更為不足,易發(fā)生生命危險,應及時送醫(yī)院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