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無票乘客
一天我開完會,坐公交車回華爾街的旅館。我不知道該坐哪趟車,看見來了一輛車,我問司機,是不是去華爾街,答復(fù)說去第八街。
我想直接到不了華爾街,但方向沒錯,上車再說。
我不知道怎樣買票,拿著錢問司機。司機答復(fù)說,只收票,不收現(xiàn)錢。我正猶豫著,司機示意我坐下。我問別的乘客,能不能賣一張票給我。可是,他們手上沒有我要的票。坐公交車卻沒有買票,我很不安。
車到第八街,大家都下車了,我只好跟著下,司機示意我坐下。他繼續(xù)開車,直到一個能去華爾街的地鐵入口處,他告訴我,下車換地鐵能到華爾街。
這是一個紐約公交車司機對待無票乘客的方式。
自告奮勇送路人
來到波士頓,這是我19年前待過的城市,我最想去的地方是以前住過的房子。記憶中,那所房子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在安沃拉街附近,確切位置記不清了。
馬路上空無一人。我見一位老人出來倒垃圾,趕緊跑過去,可是,倒倒完垃圾,進了門。
我鼓著勇氣,上前敲門。
老人開了門,我問他安沃拉街在什么地方。她想了一下,說不知道。我正要離開,他叫我等著。他打開抽屜,找出一本地圖,戴上老花鏡,找了好一會兒,找到了安沃拉街。
這位老人回過頭,問我開車來的,還是走路過來的。我說是走路過來的。他說:“我開車送你吧?!?br/> 這位老人拿著地圖,繞了幾個圈子,終于幫我找到安沃拉街53號。
老人圖的是什么?許多人都說美國人歧視華人,從我的經(jīng)驗看,這不是普遍現(xiàn)象。
享受優(yōu)惠不亮證
jounNbN5L14qd3xxY51A98HEqnlmWdhTXsXHZroJCog= 美國對老人有許多優(yōu)惠,老人坐公交車、看電影、參觀博物館都享受優(yōu)待,買票可打折。給老人優(yōu)惠,并不看身份證,只要自報家門,人家就信。
美國贖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制度的不信任上。比如,在商場買衣服,大一點的商場有專門試衣室,是封閉式的,旁人不得進入。顧客進入試衣室,要領(lǐng)一張牌,拿了幾件衣服進去,牌上面有衣服數(shù)量。出來時要檢查,是否把衣服都帶出來。有些超市在收銀處,還要查看顧客帶進去的包。制度嚴格,培養(yǎng)了人人遵紀守法的習(xí)慣。
這是他們的處事原則。想把人當作壞人,培養(yǎng)人們不犯法的習(xí)慣,形成人人遵紀守法的風(fēng)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確立了。
?。ㄋ就铰运]自《現(xiàn)代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