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臨終前會后悔的25件事》的作者大津秀一是日本最年輕的臨終關(guān)懷醫(yī)生。多年來他不僅對住院和住家的老人和癌癥患者實施臨終關(guān)懷,還通過演講和寫書等活動不斷地研究人生觀、生死觀等問題。他的書中提到的種種“人生至悔”之例,均為人們?nèi)粘I钪谐7傅?,卻又總是被忽視的事情。他希望通過這本書來提醒人們從生活方式上入手,重新開啟積極的人生。
后悔之事一:
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想去某地而未成行,是讓最多人臨終前后悔的一件事。
即使是生命晚期(即只剩下6個月生命時)也不是不能去旅行。別怕給他人帶來許多麻煩,只要想去就去吧!有一位患者,在臨終的前一天突然想去日本海。京都是內(nèi)陸地區(qū),海很遠,但他很堅持,因為這是“最后一次”了,家人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乘車北上。他的輪椅停在濱海岸的沙灘上,他在沙灘中央滿足地眺望大海,深深嘆息。這次最后的遠足為他的人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有句歌詞這樣唱道:有煩惱就去旅游吧。而我想說,即使沒有煩惱,想旅游的時候就去旅游吧,這樣就不會留下遺憾了。
后悔之事二:
沒有和想見的人見面
如果有想念的人,就一定要立刻與他相見,我們都是這樣想的,卻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用心做到。東方人的美學(xué)意識非常強,當他們年老患病躺在床上時,更不愿那種體弱衰老之態(tài)被別人看到??傁胫壬晕⒑命c再見面,結(jié)果直到最后離開人世時也沒能見到想見的人,留下許多遺憾。
所以,如果有思念的人,現(xiàn)在就去相見吧。如果只是想一想,也許幾年時間就過去了,也許會留下終生的遺憾。
后悔之事三:
沒有認清活著的意義
有這樣一位老人,年輕時通過不懈的奮斗成功建立了一家大公司,他把事業(yè)成功作為自己的人生目的,且在一生中對自己的選擇總是充滿自信,無怨無悔。當他80多歲時罹患肺癌將死之際,他問自己:“為了事業(yè)傷害他人、冷落親人,值得嗎?”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實際上,為社會做出貢獻相比個人事業(yè)的成功更能讓人在晚年活得心安理得。在老人住院期間,他送給每一個看護他的實習(xí)醫(yī)生一張彩紙,用“將來發(fā)展醫(yī)療事業(yè)的重擔在你們身上,努力吧!”這樣的話來鼓勵他們。許多實習(xí)醫(yī)生很受鼓舞。老人對我嘆息道:“這才是人生的價值啊。假使能與人寬容、互相扶持,我想我的人生會活得更滿足。”
人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時,已經(jīng)難以靠自己去做些什么了,而這時如果沒有對自己活著的意義和價值的堅定信念的話,就會總是陷在悲傷里。而這時只有強化自己的社會性,也就是說在與人的友好交往中確立自己的位置,發(fā)現(xiàn)活著的意義,才會令人內(nèi)心平靜。與人寬容,擁有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人往往會少很多悲傷;無論是健康地活著時還是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與他人友好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后悔之事四:
沒有享受到美食
講究吃的人并不占多數(shù)。平時我們工作忙碌,很少把吃看得很重要,總是隨便對付兩口,果腹即可。有沒有想過一天,你胃口盡失,美食擺在面前卻無法享受。這是多么無奈和痛苦的事情。更難受的是,旁人總是難以理解,一味地勸說:“多吃一點,不吃身體會垮掉的?!被颊吒伊奶鞎r常說:“被人逼著吃東西的滋味真不好受?!泵髅鳑]有食欲,卻為了體貼親人的心情勉強吞咽那些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那些我們眼中的珍饈美味,對他們來說味同嚼蠟。
生命漸漸暗淡之際,人的食欲也會慢慢消退。即使心里還想吃,可胃跟嘴早已經(jīng)做了逃兵。就算勉強吃進去,也是食之無味,最后總是哀嘆一聲,滿是失望之情。直到去世前都有好的食欲,吃得美味開心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平時有什么想吃的、喜歡吃的就應(yīng)該多吃點,而且應(yīng)該和親人朋友一起分享品嘗美食的快樂。盡管我們不該對未來放棄希望,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是應(yīng)該對“年老后許多東西將變得不再美味”有個心理準備的好。
臨終前最后悔的25件事:
沒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有實現(xiàn)夢想
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
被感情左右度過一生
沒有盡力幫助過別人
過于相信自己
沒有妥善安置財產(chǎn)
沒有考慮過身后之事
沒有回故鄉(xiāng)
沒有享受過美食
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工作
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沒有和想見的人見面
沒能談一場永存記憶的戀愛
一輩子都沒有結(jié)婚
沒有生育孩子
沒有讓孩子結(jié)婚
沒有注意身體健康
沒有戒煙
沒有表明自己的真實意愿
沒有認清活著的意義
沒有留下自己生存過的證據(jù)
沒有看透生死
沒有信仰
沒有對深愛的人說“謝謝”
?。ㄒf趟]自《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