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工資條上的那一項]
4月20日,人大常委會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個稅免征額擬由現(xiàn)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本刊在4月15日推出的關(guān)于個稅的策劃專題文章,從時間上來看恰到好處。
個稅新方案的出臺,將帶給納稅個體直觀的變化。本刊則不止于關(guān)注個體對個稅及個稅調(diào)整的感受,還更加深入地探討了個稅調(diào)整的合理、公平問題,以及個稅收入怎樣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
圓尋覓者一個夢想
讀完貴刊今年第3期《奔波13年,讓最后一位烈士回家》那篇文章,沉思良久,唏噓不已。貴刊能關(guān)注到這個不平凡的平凡人,體現(xiàn)出細(xì)密的選材和對社會盲點的關(guān)注。我把文章推薦給幾位朋友,他們看后亦有同感。
往往是有著“一根筋”性格的人才會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很有意義的任務(wù),李紅旗就是這樣一個有信念的人。他究竟是為了父親的囑托?還是自己的良心?依我看,更多的也許是那份深深的社會責(zé)任感驅(qū)使著他,必須要去告慰失散的共和國烈士們的在天之靈。
pHKqJSlt7oZysb6+xF6mc1h869hbkPSi9wTHCKnNSrE= 同時,我也很震驚,烈士證怎么會有人能夠拿到市場上去賣?這不是郵票和古玩,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淪為交易市場上可討價還價的數(shù)字,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烈士證上要是換成自己親人的名字,被別人販賣,又會做何感想?
人們不禁要問,主管優(yōu)撫烈士工作的部門在干啥?類似李紅旗這種報道我曾經(jīng)也看到過,山東的劉勝軍也曾憑收集來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去尋找12位烈士的親屬,并將其作為一項事業(yè),還在繼續(xù)……
也許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媒體的關(guān)注也僅僅能起到有限的推動作用,但他們都是值得我欽佩的人。希望民政部門能夠注意到這樣一些孜孜不倦的好人,注意到烈士信物的散落飄零,履職盡責(zé),圓尋覓者一個夢想。
四川/蜀邊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