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 月
每一次出門,都是一次心靈的遠行?!}記
這是晉北的早晨。
陽光最先醒來,照耀著一個個洞窟,沐浴著一座座佛像。于是,他們便開始微笑,向我們走來。
無論是不經(jīng)意的抬頭或者回眸,都可能與某個大佛撞個正著;無論是停留或者行走,他們都溫暖地望著你。
你也許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但你已開始相信,有人知道你的前世今生,有人認識你的靈魂。
感謝陽光,為我們打開了看見諸神的一道門。
一千多米長的立體畫卷徐徐展開。
眾神在翩躚起舞。
大慈大悲的菩薩,輕拈指尖,仿佛在指點迷津。
高高禪坐的佛祖,笑容可掬。
從一個洞窟到另一個洞窟,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歲月里穿梭,會在哪一座佛龕里遇見自己?
洞窟外的陽光太明亮了。明與暗,真實與虛幻,都像在進出洞窟的一步之間。而我,一次又一次在這虛幻和真實中邁進邁出,以至于分不清哪個世界應該更真實?
眾神在上,蕓蕓眾生在下。
我們拖著長長的影子行走。如果沒有信仰,影子最終將吞沒我們,并且抹去我們留在這片大地上的所有痕跡。我們也將在萎縮中走向消亡,無法輕盈地飛起來……
很難相信,這些雕刻在巖石上的神靈,一直在那里,從五世紀中葉開始,無論白天還是黑夜。
即使笑容風化了,絢麗的衣衫褪盡了色澤,依然保持著不變的姿式。
我想,他們也許本來就是在洞窟中坐化的一代又一代信徒高僧吧?
他們也讓我想起那些為夢想而奮斗的人,哪怕最后變成巖石,成了一座浮雕,依然舉著信念的火炬。
在云崗石窟,我曾試圖站得足夠遠,遠到能夠達到與佛平視的地方。但我的肉眼凡胎只能看見千瘡百孔的巖層斷面。
而在那千瘡百孔中,卻有無數(shù)雙眼睛正看著我的靈魂。
我知道,云崗石窟不可能僅僅作為某張相片的背景存在我的記憶中了。
在我的夢里,還會常常響起丁丁當當?shù)蔫徥?,有一位高僧正在巖壁上,用盡一生,雕刻著日月金身……
乍一看,我以為是某位畫師的一次奇妙構圖。
據(jù)說,懸空寺,最早是叫“玄空寺”。
它像懸在絕壁上的一座壁掛,似無所持,凌空欲飛。
百米之下,金龍峽水流湍急。
隔岸遙望,我的呼吸竟有些急促。一腳踩上去,是不是會突然踏空?
就像是空中樓閣呵。而我竟然勇敢地走了進去,并一步步扶著廊柱、欄桿,上上下下地走了個遍。
只是,心,依然戰(zhàn)戰(zhàn)兢兢。無論是遇見千手觀音、如來佛祖,還是三教、五佛,都要虔誠地拜上三拜,并默默許愿。生怕有一點的虛情假意,便會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從懸空寺出來后,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感覺腳下像踩著云霧。
可它讓我明白,只有內(nèi)心的堅韌,才能托舉起一個更為博大的意境,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壯觀的奇跡!
只是,我更愿意稱它為“玄空寺”。
跨過一道門檻,喧囂已被完整地留在了外面。
天地安靜下來。一起安靜下來的,還有那顆浮躁的心。
蕪雜散去了,只留下空,等待陽光干干凈凈地照進來,等待目光再次變得清澈,能映出眾生所有的臉。
用心聆聽《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讓塵埃低下頭,讓陽光舞動起來。
拋開肉身的沉重,解脫俗世的纏繞,讓靈魂與萬物相通相融——
這不是絕望,不是遁世,只是走向內(nèi)心的靜,走向另一個廣闊的世界。
可我,僅僅是一位訪客。
不用轉過臉,向外面的世界遙望。悄悄落下的淚珠,正是那割舍不去的紅塵眷戀——深愛的人還在那里,倘若他不轉身離去,如何能讓內(nèi)心涌動的風暴停歇!
我無法傾倒出所有的輜重。蒲團上,虔誠的叩拜依然是在為兒女情長尋求庇護。
也曾想,在某一個夜晚,獨自走向山岡,與諸神對坐,從此不再為一輪明月而黯然神傷。
天地之間,那個疲憊的旅人,早已從人群中走失。
可他還在趕路,他是去朝拜他心中的神?
多想為自己找一個皈依之處,懷揣經(jīng)卷,步履從容。
可我不知道我的神在哪里。
走出普賢寺的大門,依然是車喧人鬧。也許,紅塵不需要太多的靜思,也不需要空出心靈去種一棵菩提樹。
而我,還得好好地愛下去,直到盡頭。
詩人的墓園應該是個什么樣子?
車出忻州城,我的心中滿是忐忑。
路不寬敞,夾道相迎的是大片的玉米地。遠遠地,“貂嬋陵園”幾個字醒目地吸引著我們。
美人,哪怕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依然讓紅男綠女心向往之。
汽車停了下來。野史亭到了!
玉米地依然在向前延伸,一個個粗壯的玉米棒子在正午的陽光下散發(fā)著芳香。這些喂養(yǎng)我們?nèi)怏w的作物,此刻也正喂養(yǎng)著我們纖弱的思維。
詩人,難道不應離喧囂遠一些,而離大地近一些?
不必為野史亭的破舊而難過,更不必為墓園的清靜而凄涼,偉大的靈魂都甘愿于守著寧靜,精彩的詩篇莫不誕生于孤獨。
既然以“詩人元遺山之墓”七個字給自己的人生畫上句點,你一定是早就明白,唯有那震顫心靈的詩句,才能讓你穿越蒼茫,讓我們靠近。
仿佛茫茫紅塵之上的一束光,走過這片大地之后,你就退回到了天空——那個永恒的世界。
八百年的歲月,多少顯赫已化作煙塵,無處可尋!
而你,只要我們仰望,依然能感觸到這束光的能量。
是的,肉體可以腐朽,成為一棵樹的養(yǎng)料。而思想的光芒,卻可以行走于天際,在時空穿梭……
我僅僅是一代又一代前來拜謁的詩人中的一個。在清幽的墓園,享受幾分鐘的寧靜與淡泊,然后又匆匆混跡于熙攘之中?!霸娙恕边@頂桂冠,如今已不再擁有神圣的光芒,可我仍然相信,時間最終能夠掩沒虛偽和謊言,給這個世間留下詩意家園。
就像此刻,穿越八百多年的時光,我還能觸摸到你那顆敏悟的心,還能感覺到孤雁哀鳴聲落在心弦上的戰(zhàn)栗。
甚至,還能看到那個不曾遠去的背影,依然溫暖著一顆顆孤寂的靈魂。
仿佛是從一個夢境里被強行推出。未完的故事還在等待繼續(xù),音樂已戛然而止。
醒著的、不愿醒來的,都得起身回到現(xiàn)實。
可我還在回望。精彩的、高潮的部分,應該都在那沒有走完的巷阡上吧,抑或就在匆匆一瞥的大宅院內(nèi)?
夕陽,渾圓的一輪,擱在土夯磚砌的城墻垛口上。
它很快也要沉落下去了。終有無限的輝煌,無盡的眷戀,白日的帷幕已徐徐落下。
場景已經(jīng)轉換,歷史已經(jīng)遠去,我已在啟程回歸的路上。
可我的心還在飄移,我的眼睛還想把整座古城都裝上帶走。
人世的沉浮,歲月的變幻,歷史的面孔總有著幾分似曾相識。
一座古城,就是一部完整的歷史呵。只可惜,當身在其中,卻像是在醒著夢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不知道東西南北,哪一個方向是我該去的地方。雕花的梁枋,彩繪的門楣,這些歲月的陳跡,哪一個更具傳奇色彩?
高高的門檻,無數(shù)的人在跨進跨出。
日升昌的大門,開啟又關上,關上又開啟。迎迓了多少個日升日落,迎送了多少次人來人往?
而我,僅僅是走過,就像蜻蜓點水。
只是,我聽到白銀的嘩嘩聲其實跟流水的聲音也沒有什么不同。來來往往的人,也只是流動在院落、街巷的煙嵐,最后都會消失無蹤。只有磚瓦是真實的,讓我觸摸到了歲月的蒼涼;只有城墻是厚重的,還把我的心久久地絆住,不停地回望、回望……
多么希望,黃昏是一件巨大的袍子,能把平遙古城整個兒地包裹起來,讓我?guī)Щ厝ゼ毤毜仄?,慢慢地讀。
然而,我行囊空空,心也空空。
我可以帶走一部史書,卻帶不走一段歷史。
遠方的都市,已在暮靄中亮起一盞盞星星般的燈。那里才是我的煙火人間,才是我真正做夢的地方!
幾百年后,它是不是也將成為另一座古城?或者,只是一片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