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觀荷 吳無聞
新荷看不足,雙杖共行遲。
韻淡宜臨水,香幽合入詩。
碧波浮白塔,斑鬢照深卮。
歸路綠云動,斜風(fēng)送雨絲。
減字木蘭花 吳無聞
侍夏承燾夫子踏雪杭州西湖白堤 一九七四年
長筇短笛,嘯傲湖山追白石。詞問箋成,說與梅邊舊月聽。 斷橋西路,抱樸仙翁招手去。不是仙翁,冰雪孤山一老松。
憶江南 吳無聞
千島湖雜詠四首(錄二) 一九八七年七月
晴湖
湖光好,千島嵌珠璣。動蕩微波迎曉日,巍峨高閣沐斜暉。嵐翠染征衣。
雨湖
潛龍醒,鱗爪出云間①。一自奔騰離窟宅②,新安江上卷狂瀾。潑墨雨中山。
注:①原注:“湖中有龍山?!?/p>
②原注:“杜甫詩:蛟龍窟宅尊。”
賀新涼 吳無聞
戊辰五月十二日奉安先夫子夏承燾靈骨于千島湖山墓地
幽絕湖堤路。最關(guān)情、輕梳白羽,一行鷗鷺。飄渺閑云羨峰頂,似有仙槎來去。拍手招、詞翁同住。千島回環(huán)拱一墓,蕩晴波、萬傾涵叢樹。春不老,人千古。 平生興在林泉處。記流連、西湖北雁,竹筇麻屨。喚取桐君與嚴(yán)叟,還有南鄰神姥。共商酌、詩詞雋句。我有離愁如絮亂,任天風(fēng)、吹夢成煙霧。鵑語咽,四山暮。
過四十九盤嶺①吳鷺山
淡靄斜陽無數(shù)峰,吟邊朵朵綠芙蓉。振衣便覺諸天近,十八精藍幾杵鐘②。
注:①四十九盤嶺:在浙江雁蕩山。
②精藍:佛寺。一作“精蘭”,也稱“伽藍”。
謝池即事①(二首選一)吳鷺山
池塘春好燕移家,細雨疏煙一徑斜。
奇興平生誰會得,青牛背上見桃花②。
注:①謝池:即春草池,在浙江溫州城南。
②作者原注:“見桃花:靈云禪師見桃花悟道?!?/p>
登六和塔 吳鷺山
錢塘江水鏡樣平,越山遙對吳山橫。何人突兀起此塔,獨為江山管送迎。吾生??鄩m棲隘,且喜憑高寄一快。正如行腳水云僧,才出山門心眼大。長橋跨空虹采懸,風(fēng)帆片片蝶聯(lián)翩。冥搜忽在八紘外,白日為回曦和鞭。古往今來但一瞬,南渡君臣同醉夢。不知孰是有心人?國亡猶作西臺慟,登臨將奈白發(fā)何,歡忄宗無多感慨多。便須騎鶴飄然去,更繞蓬萊頂上行。
湖上呈馬一浮翁 吳鷺山
飲露餐霞絕點塵,逋仙瀟灑是前身。
心游鴻鵠高寒外,道在魚龍寂寞濱。
壞壁遺書猶滿眼,空山劫火幾傳薪?
相逢乞得毫端妙,回夢雙湖浩蕩春。
寄題杜少陵浣花草堂 吳鷺山
榿林籠竹草堂深,尚想當(dāng)年十畝陰。
把釣自曾臨水檻,放船終竟出江潯。
空馀牢落匡時策,誰認艱難去國心?
蠖屈一生伸百代,天公端不負高吟。
插秧女 吳鷺山
插秧女,時世裝,一朵山花插鬢旁。
袒臂赤腳氣揚揚,雨打日曬面有光。
洗秧不留泥,插秧動成行,遞秧與郎故惱郎。
低頭照水整紅妝,風(fēng)送笑聲如笙簧。
病牛行 吳鷺山
撇揭擱,牛蹄生四角。
不是牛蹄生四角,牛饑且病力不足。
田泥滿身瘦支離,兩目無光兩耳垂。
空腸轉(zhuǎn)車肩流血,老農(nóng)鞭棰安敢辭!
昔時歲豐熟,茂草遍西東。
腹果氣完筋力健,拉耙駕犁如飛鴻。
而今良憊矣,一步三回頭。
天寒地凍百草死,瓜藤豆葉亦難求。
老農(nóng)舉鞭終棄鞭,三嘆憐牛還自憐。
注:①作者原注:“蘇東坡詩:‘群仙正草新宮銘。’”
虞美人 吳鷺山
偕蘇淵雷、徐堇侯自凈名谷往靈巖
沁園春 夢登天都峰 吳鷺山
笞鳳鞭鸞,羊角扶搖,泠然御風(fēng)。訝天都秋杳,早懸白月;文殊松老,盡化蒼龍。姑射神人,殷勤仙路,笑指周遭云萬重。驚呼里,看濤翻浪涌,朵朵芙蓉。 清都三兩青童,也為我聯(lián)翩下碧空。道蟠桃正熟,觴開九醞;玉芝方老,銘草新官①。彩筆如椽,花箋似錦,待寫東南第一峰。飛動極,忽燈窗推枕,誰打霜鐘?
屏霞嶂下猿啼曙,招此投閑侶??捶蹇雌倏傭v騰,始信清時有味是無能①。 雨馀溪漲葡萄綠,沿路鳴琴筑。筇邊得句正難名,卻喜聽詩一叟巧相迎②。
注:①清時有味是無能:唐詩人杜牧筆下的名句,見其《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②作者原注:“屏霞嶂在雁蕩靈巖,往靈巖道上,有石名‘聽詩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