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柱
人到海南,不可不看紅村。沿著彎彎海岸,曲徑通幽處,古雅的村落,一段段塵封的往事默默訴說歷盡滄桑的巨變。被血雨腥風浸染過的赤幟上,鐮刀與鐵錘組合的圖案依然熠熠。靜聽椰風,耳畔赤幟獵獵漫卷燎原星火,仿若身置井岡烽煙;望綿綿海波氣吞長天,又如顛簸嘉興南湖紅船。緊握瓊崖縱隊老戰(zhàn)士青筋凸起的手,一聲感嘆,蒼涼的歷史與明澈的現(xiàn)實陡然疊合,紅歌嘹亮穿越久遠的時空悠然飄來又倏然飄去,透徹頭頂?shù)奶炜?。在與老人的擁抱中,心與心感應情與情交融,思如海潮翻涌,我感動在這海邊紅村。
最初的感動緣于??谑兄窳执迩袷侠险瑑?,是瓊崖縱隊于1926年6月召開第一次黨代會的會址,室內古樸清雅,一張木桌,幾把條凳,星星之火由此蔓延,瓊崖的夜空從此嗅到火種的氣息,南海的天穹因此而燃燒。之后我?guī)Пc??谧钤绯闪⑥r村黨支部之一的蒼西村搞共建,被村里的英雄事跡震撼了,為尋找光明,僅該村竟有22名英烈血染疆土。雖然我們與村民關系融洽親如一家,但在此地,勿敢妄論也羞于空談,因有瓊崖縱隊赤幟高懸,且與戰(zhàn)士們一起,為村里整村容,與村黨支部結對子,先烈們拋灑熱血,我們卻只能灑幾把熱汗。椰風颯颯吹過,幾聲號角響起,我陡然觸摸到歷史的厚重。瓊崖烽煙依然歷歷,二十三年紅旗飄展,我宛在星火燎原中。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當蘇維埃革命火種傳播到瓊州大地,正義與邪惡的一場較量,瓊崖烽煙彌漫大地,母瑞山下英魂慘烈悲壯,整個海南島上,先后有數(shù)百名包括李碩勛烈士在內的英雄血染瓊州。血腥把歷史熏得臘黃。歷史血海滔滔,一支綴著紅星、戴著斗笠、縛著綁腿的紅軍隊伍,被反動政府逼進深山,餐風宿露,經受毒蟲叮咬,吃著野菜,啃著樹根,胸懷革命必勝信念,打土豪分地田,歷盡苦難,堅強地為窮苦人民尋找光明和前途。直到1939年2月,日本侵略軍強渡瓊州海峽,國民黨反動政府和軍隊棄城而逃,這支面黃肌瘦的紅軍隊伍,以民族大義為重,憑弱小之力勇對日軍飛機大炮,在??谕ㄍ倴|地區(qū)的南渡江潭口渡,打響瓊崖抗日第一槍,清脆的槍聲從清晨響到午后,讓狂妄囂張的日本侵略者重受一擊,拖延日軍東進,為群眾轉移贏得時間。曾經鎮(zhèn)壓革命的反動軍政,可否聽到這憤怒的槍聲?
尋聽久遠的槍聲,我到潭口渡,一到江邊,就被南渡江的濤聲震懾住了,陣陣訇響中,久遠的抗日槍聲恍若穿透歷史厚重的壁壘,拂過我敏感而脆弱的耳膜,如這奔流不息的江水,洶涌而來又蜿蜒而去,從七十多年前的那個喋血的春天一直流到今天,把那段血紅的歷史洗刷得發(fā)白。佇立江岸,我從草綠色的軍用掛包里取出隨身攜帶的那包鄉(xiāng)土,這是我入伍離家時隨身攜帶的,從軍后,我懷揣這鄉(xiāng)土度過十多年的軍旅生涯。漫步江堤,和煦的春陽斜照江面,波光粼粼,滿堤綴綠,柔草清芳四溢,碧露瑩瑩閃爍。南渡江從群山中奔涌而出,蜿蜒百里于此入海。江水孕育瓊州大片沃土,養(yǎng)育無數(shù)勤勞勇敢、堅貞不屈的瓊崖兒女,我理解瓊州人將南渡江比作“母親河”的情懷。望著滔滔江水,油然而生莫名的激動。我將要以一名普通軍人的身份,扎根這方熱土,與南渡江相伴,與瓊州人民相伴,用自己的青春熱血,護衛(wèi)這片神圣而美麗的土地。我心潮起伏,面臨南渡江水,高高托起手中鄉(xiāng)土,干燥的泥土從指間滑落,粉末隨江風飄落,和瓊州大地相親相融。我應該讓滿懷的鄉(xiāng)情融入這生長英雄的紅土地,讓心中的感恩和熱愛,去安撫那與世長存的英靈。
為撫慰長眠于這片紅土的英魂,不久,我和戰(zhàn)友們來到大致坡鎮(zhèn)洽教村搞創(chuàng)建文明生態(tài)村。這里先后有60多位英烈為黨的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1950年3月,瓊崖縱隊為配合解放大軍解放海南,與第四十三軍一二八師渡海先鋒營并肩作戰(zhàn),英雄血染大地,7座長滿雜草的墳塋靜立村頭。我們一邊為英雄添土上墳,一邊默默感動。英雄往事,我無法用淚水撫慰,只用沉默來詮釋心中的沉重。直到走進渡海先鋒營指揮所舊址,這份沉重才得以釋放。在古樸而簡陋的村祠堂內,陳列著渡海先鋒營曾用過的舊桌破凳,撫摸發(fā)黃的軍用地圖,一個個紅色箭標,穿越瓊州海峽,穿越海邊村落,從久遠的歷史時空穿透人的心靈,我熱血沸騰。撫摸落滿塵埃的遺物默默解讀,也算一種慰藉。
今天,我們與紅村共建,多半是對先烈的一種懷念。我想,這是一種深深的情結,常人無法理喻。只有橫跨海南的南渡江、萬泉河,滔滔奔流入海的氣勢,讓人感到一種震撼一種力量?!叭f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古有花木蘭,今有娘子軍……”“雙手接過紅軍的鋼槍,海南島上保衛(wèi)祖國……”傾聽一首首從瓊州大地土生土長的紅色歌謠,就想起身經百戰(zhàn)的瓊崖縱隊老戰(zhàn)士,心便豁然,先輩們劍指蒼天,胸懷大海,怎不叫人肅然起敬?無論天高海闊,先輩們的笑容都融化在碧海長天了。在馮白駒故居,合抱亭亭徑直高聳云天的椰樹,可與老前輩親密擁抱,這是英雄敞開的胸襟,任你思接千載意馳萬里,先輩的胸懷依然坦蕩無邊。
在海南看紅村,人可以盡情去親近歷史。在萬泉河畔,可與紅色娘子軍老戰(zhàn)士合影留念,從老人音容笑貌里,探知她們當年持槍海邊的颯爽英姿;在五指山里,可聽黎族老人講述當年黨旗飄過、紅星閃過家門前的那種激動;在南渡江邊,可去瓊崖抗日革命紀念館追溯瓊崖縱隊當年抗戰(zhàn)的歷程;在臨高角,可以臨海感受瓊崖縱隊當年接應解放大軍渡海登陸的浩然氣勢;在西島,可與女子民兵連巡邏海邊;在李向群家鄉(xiāng),可去探尋英模的成長足跡……自然而然想起《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是瓊崖兒女燃燒的革命激情和紅軍的鮮血茁壯了這支鐵骨錚錚的歌謠。海南島雖與大陸隔海相望,但革命烈火熊熊,照亮南海天空一片通紅。
在紅旗鎮(zhèn)本立村,雖然這里也是老區(qū)紅村,卻成為中國最早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在新修的村委會展覽室,可見1955年10月毛澤東的親筆批示:“辦大型社和高級社最為有利這一點,海南島紅旗合作社的經驗也是證明。這個大型合作社還只有一年的歷史,它就準備轉變?yōu)楦呒壣纭庇^摩五十多年前創(chuàng)建的新農村,農舍井然,古木蔥蘢,村道通幽,花木飄香,叫人如入畫境。村民們滿臉洋溢的是自信是富足,我被深深感染。
從本立村到演豐文明生態(tài)鎮(zhèn),驅車二十分鐘。這里曾是瓊崖縱隊的根據地之一。在鎮(zhèn)北東寨港灣的星輝村,這是我與戰(zhàn)友們聯(lián)合村民們創(chuàng)建的一個花園式新農村,它與北邊的后排仔、林市、美園、北排,南邊的高呼、龍江、下山、紅樹林等100多個村莊組合成鄉(xiāng)村公園,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的一大景區(qū)。2010年1月,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海南逐漸成為全國的后花園,讓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們流連忘返。蕩舟紅樹林中,仿若漂進白洋淀的蘆葦蕩里,這里曾是一片陸地,明萬歷年間,一場九級地震將72個村莊沉入海底,無數(shù)亡靈便化作這片蓊蔥的紅樹林。土地革命時期,這紅樹林曾掩護著她的子孫后輩們逃過血腥的屠殺。穿行林中,海韻悠悠,多少心事在我蒼涼的心境凝結成莫名的悲壯。側耳傾聽,百鳥吟唱,往事如歌裊裊,幻化一縷香,多少愛,在我心中疊壘成無言的厚重。
行走海南紅村,英雄們的光輝事跡讓人激情蕩漾,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火熱場景催人豪情飛揚。瓊崖先烈因尋找光明而激昂,我因守護明天而奮進,相遇相知中,我從先輩們的信念里,紅村古樸的風情里,南渡江奔涌的浪聲里,南海拍岸的驚濤里,獲得什么呢?我只好淺唱低吟剛剛填好的《紅旗不倒》一詞,讓激動的心緒為英雄們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