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對理論問題的扭曲理解
日前,方工在中央黨?!秾W習時報》撰文說,對嚴肅的理論理解因簡單化、庸俗化、碎片化而形成誤解、扭曲和割裂,不但破壞和消解了科學理論自身的說服力,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正確指導實踐,還會導致實踐出現偏差,因此不容忽視。
例一:片面理解“以人為本”,導致對公職人員的特殊照顧?!耙匀藶楸尽笔强茖W發(fā)展觀的核心,真正內涵是以絕大多數人為本。但當前現實中存在把“以人為本”庸俗地理解為以某個群體為本、以照顧對象為本的錯誤認識,于是出現堂而皇之地為公務人員提供高福利以及特權待遇,卻聲稱是“以人為本”的現象。殊不知,利用社會公共資源給予公務人員以特殊照顧,恰恰違背了“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理念。公務人員以公共權力使自己單獨成為“為本”的主體,把科學理念異化為極其荒謬的觀點,會使黨和政府脫離群眾,喪失民心。
例二:機械理解“化解社會矛盾”,導致不顧法治的現象?;馍鐣?,最大限度增加積極因素,最大限度減少消極因素,是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其中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的法治原則至關重要。但有的領導干部對化解社會矛盾存在機械理解,認為平息矛盾可以不惜任何代價,不顧是否體現了公平正義、抑惡揚善和符合法律規(guī)定。于是導致花錢買和解、侵犯群眾合法權利強迫當事人放棄訴求等違背法治的行為出現。這雖然維持了表面穩(wěn)定,但造成公共權力與個人權利、干部與群眾之間更深層乃至更尖銳的矛盾,不利于社會和諧。
例三:空洞理解世界觀與廉潔的關系,導致對反腐倡廉難起預期教育作用。進行反腐敗斗爭,必須有針對性地積極開展工作。其中思想教育是首要任務,但教育中不能簡單地斷言世界觀沒有改造好導致腐敗行為。世界觀對確定政治思想和人生價值趨向至關重要,但具體到培養(yǎng)廉潔情操,就應該講清世界觀是必要條件還是充分條件,是不是能起決定作用,否則就容易陷入空洞說教。因為事實上,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產生之前,也有大批道德高尚者;在沒有按照科學世界觀改造好思想或不贊成甚至反對馬克思主義者中,也不乏清廉之士。所以不能清晰回答世界觀是唯物還是唯心、是機械還是辯證,能否直接決定人的廉潔情操問題,那么必須改造世界觀以防止腐敗的道理,就無法自圓其說,也無法說服他人,起到預期教育作用。
例四:狹隘理解“為大局服務”,導致為局部干擾大局。大局是按照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指導方針,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實現國家和社會整體科學和諧發(fā)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的工作。地域或部門工作相對大局是局部,雖然二者價值取向、終極目標理應一致,但受地域利益驅動及地域主政者觀念、能力等因素制約,有時二者并不具有一致性。出于片面追求GDP增速的錯誤政績觀,而導致一些領導干部實行的地方保護、破壞資源環(huán)境、違法拆遷以及打擊報復監(jiān)督官員的公民等違法行政措施,都是違背大局要求的現象。但某些司法機關狹隘地理解為大局服務,出現無條件地為區(qū)域、部門,乃至為地域的某項重點工作、重點工程服務就是為大局服務的認識和做法,違背了司法機關捍衛(wèi)國家法治和法律的職責,反而為地方保護主義和不當行為提供司法支持,造成不良影響。
為此,各級領導必須帶頭以科學態(tài)度對待理論問題,養(yǎng)成樂于學習慎思明辨的習慣,提高吃透理論并能深入淺出地講道理的能力,并積極營造以刻苦學習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氛圍,促進寬容不同觀點的民主寬松風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