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設備管理處 賀建軍
勝利油田特種設備檢驗所 梁麗華
就多年來在潤滑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建議。
潤滑管理是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和重要性在設備管理和操作人員中已得到廣泛認可。勝利油田作為一家原油勘探開發(fā)的生產企業(yè),設備種類繁多,生產區(qū)域相對分散,設備工作環(huán)境較為惡劣。多年來,勝利油田一直非常重視設備潤滑管理工作,在潤滑全過程管理工作中建立了一整套設備潤滑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了一批硬件設施,在潤滑油品升級、清潔儲存發(fā)放、油品監(jiān)測化驗、油品過濾、設備潤滑維護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隨著工作的逐步開展和企業(yè)生產經營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設備潤滑管理工作也凸顯出一些問題和困惑,引起了一些思考。
與安全、環(huán)保、節(jié)能等企業(yè)的其他管理工作相比,設備管理工作所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條件相對較弱?!度袼兄乒I(yè)交通企業(yè)設備管理條例》自1987年頒布以來一直沿用至今,雖幾經修改,但一直沒有正式頒布實施。由于缺乏法律法規(guī)依據,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的強制性和執(zhí)行力大大削弱。部分企業(yè)經營管理者單純追求經濟指標,忽視設備管理工作,認為設備只要能運轉就行,不重視設備的更新改造和維修保養(yǎng),更談不上重視設備潤滑管理工作。
我國每年消耗的潤滑油中,實際真正的“廢油”只占10%,90%以上都可以回收,變廢為寶。而現在企業(yè)油品換下來后,一是倒掉,二是賣掉,更有一些企業(yè)的廢油處理已成為負擔。而作為國家法律的《環(huán)境保護法》、《循環(huán)經濟促進法》中都沒有涉及此方面的內容。
設備管理與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技術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等一樣,是企業(yè)管理的組成部分。但由于設備是企業(yè)實現其生產經營目標的工具,因此從企業(yè)管理的重要性上,設備管理永遠不可能成為第一位。企業(yè)生產的主要目標一是完成生產任務和盈利指標,二是控制成本,設備管理的任務是為了實現目標而提供可靠的設備保障。同時,在企業(yè)中,設備管理工作還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管理部門的影響。設備管理部門很難按照自己的管理意愿去實施管理工作,作為設備管理工作內容之一的潤滑管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目前潤滑管理依據的國家標準是GB-T13068-2009《合理潤滑技術通則》,其引用的部分標準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國家于2010年新頒布了GB/T 7607-2010《柴油機油換油指標》、GB/T 8028-2010《汽油機油換油指標》 和NB/SH/T 0586-2010《工業(yè)閉式齒輪油換油指標》等標準,還缺乏其他設備用油的換油標準,與潤滑油產品標準相比,更新速度明顯緩慢,企業(yè)在實際潤滑管理工作中缺乏標準指導,無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作為設備管理工作的基礎之一,潤滑管理是需要資金支持的,無論是油品升級換代、配套相應的設施和設備,還是設備用油的化驗和監(jiān)測,都需要資金投入。
按照GB/T13068-2009《合理潤滑技術通則》,因采用合理潤滑技術獲得的經濟效益按下式計算。
式中:C——因采用合理潤滑技術獲得的總經濟效益,元/年;
C1——由于減小摩擦功耗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C2——由于改進密封結構或采用新型密封材料減少設備漏油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C3——由于減少摩擦副磨損使用戶減少更換配件費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C4——由于延長摩擦副使用壽命減少設備停工時間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C5——由于采用合理潤滑技術減少設備維修保養(yǎng)費用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C6——由于改進潤滑管理方法減少潤滑劑消耗量而獲得的經濟效益,元/年。
在實際工作中,在企業(yè)層面上,上述許多指標很難統(tǒng)計,更別說精確計算了。對單臺設備而言,是否節(jié)能受到設備狀況、工作環(huán)境、工作負荷、零配件質量、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很難區(qū)分出某一因素占的比例。筆者曾對某種潤滑油節(jié)能添加劑的節(jié)能效果作過比對試驗,結果表明,同一臺抽油機在各種工況參數基本一致的條件下,添加前后節(jié)能效果只有1%左右,遠低于廠家介紹的10%。
一般認為,設備潤滑管理的效益不只是經濟效益,還有節(jié)能環(huán)保效益,是一個綜合效益,這個效益的體現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比如說,兩臺同樣的設備相比,注重潤滑肯定比不注重潤滑能延長設備壽命,具體能夠延長多少,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試驗驗證,而從企業(yè)經營角度,有投入必須要有回報,而且回報周期不能太長,這是相矛盾的。
做好潤滑管理工作的基礎是建立完善的潤滑管理體系,包括高素質的管理和維護人員、高水平的硬件設施、以及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勝利油田在這方面一直在努力,曲折前進。經過多年努力,形成了局、廠、礦、隊四級潤滑管理層次,各級有人負責,有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檢查考核標準,建設了一批具有油品密閉存儲、清潔加注、設備清洗換油保養(yǎng)、軟化水配置等功能的潤滑站。但隨著企業(yè)經營機制、管理體制的不斷變化,有些問題逐漸顯現。
首先從人員上,有的潤滑管理人員未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對相關專業(yè)知識了解不深,有些甚至是其他崗位、其他專業(yè)的人員兼職的,很難系統(tǒng)抓好工作。其次是隨著企業(yè)管理體制的變化,有的已建成的潤滑站被劃轉、閑置,有的設施陳舊,得不到更新改造。這些使得原本就地位相對弱化的潤滑管理又逐漸失去了基礎支持。
過去,設備維護保養(yǎng)中油品更換是按照設備運轉時間確定,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有觀點認為,潤滑油是設備的血液,需要定期檢測,按質換油。這個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也是理想化的。首先,實現按質換油的基礎是具備相應的檢測手段和檢測儀器,目前國內方便實用、快速準確的現場油品監(jiān)測儀器很少,而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理化指標化驗時間又較長。其次,要綜合考慮檢測成本和換油成本,如果檢測成本大于換油成本,就很難實行按質換油。實際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員將按質換油和按期換油簡單化、對立化,按期的就按期,按質的就化驗。
按質換油和按期換油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既有矛盾對立的一面,又有互相聯(lián)系互相轉換的一面。從理論上講,按質換油比較科學,從實踐上講,按期換油可操作性強,便于管理。按質換油是通過檢測手段跟蹤設備在換油周期內油質的變化,確定最合理的用油時間。同時,按質換油也必須參考設備的強制換油周期,合理確定檢驗頻次,不能一味地、無限制地延長。而按期換油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檢測化驗,通過檢測可以發(fā)現定期換油周期的制定是否合理,隨著設備使用年限的延長,這種周期是否需要調整,如何調整更為合理。同時還可以發(fā)現一些設備早期隱患。
綜上所述,做好設備潤滑管理工作,一是要引起企業(yè)管理者的重視,能夠形成持久良性的運行機制,二是對潤滑管理所需要的儀器設備、硬件設施,從資金投入上予以保證,三是要加強體系建設,通過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四是要不斷完善標準,對精、大、稀、關設備開展油品跟蹤監(jiān)測,五是要采取措施,對設備潤滑系統(tǒng)進行維護,延長設備和潤滑油品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