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雪濤 趙惠英 趙則祥 吳 隆
(中原工學院,湖南鄭州 450007)
床身是影響機床精度及其尺寸穩(wěn)定性、動靜態(tài)穩(wěn) 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等方面性能的極其重要的基礎件之一,起著支承工件和聯(lián)接工作臺等關鍵零部件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機床的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粗糙度,關系到機床的安全可靠性及使用壽命。國外對人造花崗巖床身制造技術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歷史,已有成熟產品。我國個別廠家雖然能夠生產,但是技術急需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材料制備工藝及性能上與國外差距較大[1-6]。因此,本文在國內外相關技術和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對自行研制的人造花崗巖床身材料的配方、制備工藝及性能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
人造花崗巖是以環(huán)氧樹脂、固化劑、稀釋劑等作為粘結劑,將不同粒度的天然花崗巖或河砂等骨料及填料充分混合、成型、固化而成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經過對人造花崗巖材料的各組成部分及其比例進行了大量實驗,得出如下材料組成情況:
(1)骨料 是人造花崗巖材料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粒度選擇比例將對人造花崗巖性能有直接影響。我們將骨料粒徑分為8級,粒徑在2.5 mm以上的稱為粗骨料,粒徑在2.5 mm以下的稱為細骨料。在細骨料中分為0~0.1 mm、0.1~0.2 mm、0.2~0.5 mm、0.5~1.25 mm、1.25~2.5 mm五個等級,其作用是填充粗骨料框架縫隙以保證人造花崗巖的密實度;粗骨料中分為2.5~5 mm、5~10 mm、10~15 mm 三個等級,其作用為與粘結劑結合形成混凝土框架。利用泰波理論得出了粗細骨料的合適比例為1∶1。
(2)填料 人造花崗巖材料除上述骨料外,還需加入適量的填料,以改善人造花崗巖工作性能、熱膨脹系數及收縮率,增加其機械強度和尺寸穩(wěn)定性,以消除固化過程中的成型應力、孔穴和裂紋。常用的填料有石英粉、碳酸鈣粉、云母粉和滑石粉等。
(3)粘結劑 粘結材料主要考慮技術性、經濟性、對人體和環(huán)境無害性等,并具有最佳處理時間、聚合物粘度要低、良好的硬化、固化變形小及價格低等特性。參考已有技術,并經過大量對比試驗,最后選用E-44環(huán)氧樹脂、聚酰胺樹脂作為其固化劑。為了保證固化體系具有合適的性能,在實際操作中,添加的固化劑用量可根據計算值作適當調整。
(4)稀釋劑 作用是降低樹脂的粘度,使攪拌過程中有較好的滲透力,以達到固化時不產生氣泡的作用,如甲苯是常用的稀釋劑之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稀釋劑的添加比例根據室溫、振動參數、零件尺寸可做一定調整,一般比例為10%左右。
各組分在人造花崗巖中所占不同比例將直接影響材料的整體性能。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材料中粘結劑、骨料和填料三者充分接觸且形成一種能量最小的結合面是保證人造花崗巖材料性能的前提。本文利用泰波理論對環(huán)氧樹脂混凝土材料組分進行了分析,即最大密度曲線n冪公式[7]:
式中:P為人造花崗巖各級粒徑的通過率,%;d為人造花崗巖各級粒徑,mm;D為人造花崗巖的最大粒徑,mm;n為實驗指數。
實驗指數n的合適范圍為0.3~0.7。當n=0.5時,人造花崗巖具有最大的密實度,計算得到的級配為理論配比。
在上述理論分析和試驗的基礎上,我們取人造花崗巖中粘結劑、骨料、填料3者比例為1.2∶8∶0.8,其中粘結劑中粘結劑、固化劑和稀釋劑的比例大致按100∶70∶10。
在人造花崗巖試件制備過程中,我們結合現(xiàn)有國內外資料對同一種材料配方分別采用以下不同的工藝方法,以獲得性能穩(wěn)定、可靠的試件。
(1)手工攪拌振實:按預定配方分別稱重、采用手工攪拌方式,調整振動臺參數進行振動,使其結構密實。試件如圖1所示。
(2)自動攪拌振實:按預定配方分別稱重、采用攪拌機自動攪拌均勻,調整振動臺參數進行振動使其結構密實。試件如圖2所示。
(3)自動攪拌搗實:按預定配方分別稱重、采用攪拌機自動攪拌均勻,充填模具同時人工將骨料搗勻,調整振動臺參數進行振動使其結構密實。試件如圖3所示。
(4)自動攪拌壓實:按預定配方分別稱重、采用攪拌機自動攪拌均勻,充填模具采用輔助夾緊裝置將骨料壓入模具內,調整振動臺參數進行振動使其結構密實。試件如圖4所示。
配方相同、工藝不同,則結果明顯不同。
手工攪拌振實工藝方法操作隨機性強,存在攪拌不均勻、骨料之間空隙較大等缺陷,導致部分骨料粘結不牢固和固化效果不佳等現(xiàn)象;
自動攪拌振實工藝則受粘結劑粘度的影響,固化效果與材料配方、振動臺參數關系較大,仍存在骨料充填不滿的現(xiàn)象;
自動攪拌搗實方式因固化前對混合材料進行人工搗實,使其充滿型腔,因此固化效果不錯,但是存在搗實力度把握不準和增加勞動強度等問題,不適合批量生產;
自動攪拌壓實工藝由于借助了輔助夾緊裝置,控制合適大小的壓力使骨料均勻充滿模具,在低頻振動下使其完成固化反應,因此,這種工藝方法固化效果較好,適合規(guī)模生產。
依據GB/T 50081-2002,選擇自動攪拌振實工藝成型效果較好的試件進行了力學性能測試,如圖5所示。從實驗結果來看,與理想力學性能還有一定差距,需從人造花崗巖配方和制作工藝上進一步研究。
我們通過對人造花崗巖各種組成成分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初步得出了適合床身性能要求的人造花崗巖配方及制備工藝,從性能上,采用自動攪拌振動壓實的工藝方法有利于試件力學性能的實現(xiàn)。
國外已經普遍采用人造花崗巖作為機床基礎件材料,以改善機床整體性能。國內雖然開展相關技術研究多年,但是距真正意義上的工程化應用還有一定距離,還需開展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如采用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有限元模擬等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試件進行相關力學性能試驗、機床床身試件的動靜態(tài)性能、熱穩(wěn)定性分析及試驗、粘結劑的配方、工藝性能和技術經濟性等方面進行研究,以獲取適合于不同種類機床床身用的高性能人造花崗巖材料的具體組分及其配方、各材料組分及其比例對人造花崗巖性能的影響,相應的床身結構優(yōu)化設計和制造,進而為實現(xiàn)性能優(yōu)良的人造花崗巖機床床身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1]吳隆.高速銑床樹脂混凝土床身制造的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4,(2):77 -78.
[2]王翔.環(huán)氧樹脂基結構阻尼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
[3]萬瑩,姚振強,等.工作環(huán)境下人造花崗巖材料性能實驗與分析[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8,24(6):109 -112.
[4]Jo?o Marciano Laredo dos Reis.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ncrete [J].Materials Research,2010,8(3):357 -360.
[5]Marinela Bǎrbu?ǎ,Maria Harja,Irina Baran.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Polymer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Filler[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2010(7):696-701.
[6]Aggogeri F,Merlo A,Mazzola M.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 solutions for Ultra High Precision(UHP)machine too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2010,50:366 -373.
[7]伍必慶.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