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東 歐凌翟
(廣東省水文局肇慶分局,廣東 肇慶 562060)
光學測微法過河水準精度分析
董耀東 歐凌翟
(廣東省水文局肇慶分局,廣東 肇慶 562060)
光學測微法過河水準施測方法簡單、精度高、測回數(shù)少,是過河水準常用的方法。文章主要利用過河水準的原理以及測量平差誤差理論基礎,進行光學測微法過河水準精度分析,以及分析相應的誤差消除措施。
光學測微法;過河水準;分析
如圖1所示,兩岸測站點和立尺點布置成對稱圖形(圖1)。
圖1 過河水準原理圖
用一臺水準儀分時段作對向觀測,采用圖1所示的“Z”字型布設。1I1b與2I2b為近尺視線長度,一般取20m左右,并且相等,此時1b、2b為跨河標尺點,1I與2I均為儀器與標尺交替兩用點。兩岸測得的標尺點跨河高差,分別為兩個測站的高差和:
最終高差值為多個測回的均值。
光學測微法跨河水準測量與常規(guī)光學測微法精密水準測量在在作業(yè)方法有類似之處,所不同的是,跨河水準測量中前視距離(儀器至對岸標尺的距離)遠遠大于后視距離(儀器至本岸標尺的距離),兩者需區(qū)別分析。
1.本岸標尺觀測的精度分析
本岸近標尺的觀測由于采用二次照準讀數(shù)的方法,即:
式中,b——半測回中近標尺讀數(shù);
b1——半測回觀測中近標尺的第一次讀數(shù);
b2——半測回觀測中近標尺的第二次讀數(shù)。
根據(jù)誤差傳播定律,則有:
因此:
對于一二等水準測量可取mh站=±0.5mm,則有mb= 0 .25mm,此精度綜合了儀器誤差,觀測誤差和外界影響等諸多因素。
2.對遠岸標尺觀測的精度分析
跨河水準測量中,對遠岸標尺的觀測都是重復多次分組觀測的?!秶乙弧⒍人疁蕼y量規(guī)范》第8.6.2規(guī)定,每重復觀測4次為一組,100~300m寬河段須2組觀測,300~500m寬河段須4組觀測,下面,我們首先對一次觀測的結果做精度分析。
(1)水準管氣泡居中的誤差
精密水準測量多采用N3,koni007,Ni004,Ni002及Ds05等型精密水準儀進行觀測,其水平視線是利用水準管氣泡位置來表現(xiàn)的。通常用水準管內(nèi)壁 2mm弧長所對內(nèi)心角老表示水準管的分劃值,以τ表示。水準管氣泡居中的誤差大約為0.1τ,它在讀數(shù)上引起的誤差:τ一般以秒為單位,ρ=206265,S為視線長度。τ=10′′,取S=500,則有m1=1.21mm
(2)遠標尺覘板及安置誤差
遠標尺上覘板標志的加工精度及安裝所產(chǎn)生的誤差都帶入到高差中去。覘板精度主要取決于標志中心線的刻劃及量算精度,一般取m覘板=±0.3mm。覘板安裝精度則主要取決于覘標指劃線與水準尺劃線的重合精度,可取m安裝=0.2mm,
則水準尺覘板安置中誤差為:
所以, m2=±0.36mm
(3)遠標尺觀測時的照準誤差
影響照準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目標與照準標志的形態(tài)及人眼的判別能力,目標影象的亮度和清晰度。如果只考慮望遠鏡的放大倍率這一項,則同過望遠鏡的照準誤差為:
式中,0——人眼在理想狀態(tài)下瞄準的判別能力:
S——視線長度,即跨河長度:
若取0=1 0′,S=500,v=40,則有 m3=±1.82mm
(4)大氣折光與儀器i角影響
大氣折光與儀器 i角誤差對水準測量高差的影響是系統(tǒng)性的。設大氣折光影響為0,i角影響為1,則有觀測高差計算公式:
當儀器遷至對岸時,其高差計算公式為:
取中數(shù),得:
當遷站時間較短,氣象條件變化較小時,儀器不調(diào)焦的情況下,可以認為:0往≈0返,1往≈1返則有:
由式(11)可以看出:當采用兩岸觀測及儀器遷至對岸(下半測回)觀測時先觀測標尺(避免調(diào)焦)等措施,可以絕大部分抵消大氣折光及儀器 i角影響。當然,大氣折光在兩岸觀測過程中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儀器 i角也不可能是始終如一的,因此觀測中一是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兩岸觀測,二是儀器的調(diào)岸要特別小心謹慎,并避免調(diào)焦。
根據(jù)實驗,當采用對向觀測時,因假設兩岸的折光系數(shù)相同,其誤差約為,因由此引起的高差中誤差為:
式中,S——跨河寬度(以公里為單位)
(5)溫度以溫度梯度的影響
當溫度發(fā)生變化時,儀器的i角會隨之發(fā)生顯著的變化。當溫度梯度變化時,將產(chǎn)生系統(tǒng)性的折光影響。所以,溫度及溫度梯度變化的影響最后又分別歸化到儀器 i角及大氣折光的影響,前面已經(jīng)顧及這方面的因素。及式(12)已經(jīng)包含了溫度及溫度梯度變化的影響。
為了減弱溫度及溫度梯度變化的影響,首先在作業(yè)時必須用測傘遮住儀器。另外,《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第8.3.3條規(guī)定,兩岸儀器視線距離水平高度應接近相等,視線高應不低與4sm (S為跨河視線長度公里數(shù))。
綜上所述,一次觀測中遠標尺的讀數(shù)精度為:
一組觀測中遠標尺的讀數(shù)精度為:
半測回觀測中遠標尺的讀數(shù)精度為:
一測回測定的遠標尺的讀數(shù)精度為:
則有光學測微法跨河水準測量一測回高差中誤差為:
將(13)代入(14)得:
由以上對光學測微法精度的分析可知,在進行跨河水準測量時,可采取如提高視線、選擇對稱圖形、選擇兩岸地形相似、視線高度基本一致等有效措施來盡量減少大氣折光及i角誤差的影響。
1.場地的選定與布設
(1)應選于測線附近,利于布設工作場地與觀測的較窄河段處。
(2)跨河視線不得通過草叢、干丘、沙灘的上方。
(3)兩岸儀器視線距水面的高度應接近相等。
(4)兩岸由儀器至水邊的一段河岸,其距離應接近于相等,其地貌、土質、植被等也應相似,儀器位置應選在開闊、通風之處,不得靠近墻壁及土、石、磚堆等。
(5)過河視線方向,宜避免正對日照方向,困難時可適當增加視線長度,采用標燈測光。
(6)布設過河水準測量場地,應使兩岸儀器及標尺點成對稱圖形。
2.觀測中應注意的事項
(1)跨河水準觀測宜在風力微和,氣溫變化較小的陰天進行,當雨后初晴和大氣折光變化較大時均不宜觀測。
(2)觀測開始 30分鐘,應先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下,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觀測時應遮蔽陽光。
(3)在進行觀測時,要做到盡可能快的完成,并及時將儀器遷至對岸。
(4)過河水準在觀測兩岸標尺時,前后視距差較大,受水準儀 i角誤差影響嚴重,要在兩岸分別架設儀器對向觀測消除其影響。
(5)在溫度變化較大,氣流較強時,河面的大氣折光變化較快,應停止觀測。應選擇在陰天、微風的情況下進行觀測,其觀測的成果比較穩(wěn)定。
(6)折光變化與視線離地面的高度有關,因此應盡可能地提高視線的高度。
(7)如果多次觀測,應盡量選擇在同一時候進行,這時的外界條件、氣象情況大致一樣,其觀測成果比較理想。
[1] 張正祿.工程測量學[J].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2] 張正祿,吳棟才.精密工程測量[J].北京:測繪出版社, 1992.
P33
A
1008-1151(2011)06-0030-02
2011-04-06
董耀東(1969-),男,廣東廣寧人,廣東省水文局肇慶分局助理工程師,從事水文測驗;歐凌翟(1973-),廣東懷集人,廣東省水文局肇慶分局助理工程師,從事水文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