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絲綢之路古代紋樣若干問題研究

        2011-10-13 07:34:12
        絲綢 2011年12期
        關鍵詞:棕櫚托架紋樣

        沈 愛 鳳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21)

        絲綢之路古代紋樣若干問題研究

        沈 愛 鳳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21)

        從宏觀角度討論了絲綢之路中有關圖案起源、相互交流和共同發(fā)展的若干問題,并以典型紋樣來說明。其中,很多圖案不僅與特定動植物有關,甚至與建筑結構有關,且不同結構和樣式之間的圖案,看似無關,實質也有復雜的關系。因此,反對把不同圖案加以割裂和區(qū)分開來后再行研究的方法,主張綜合加以考察。

        古代紋樣;棗椰紋;棕櫚紋;心紋;忍冬紋;基本框架;相互交流;疊加創(chuàng)造

        絲綢之路古代紋樣的式樣和造型豐富多彩、千變萬化,但具有核心主導結構的基本紋樣并不是很多,長久以來,這些紋樣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和藝術家們的廣泛關注。對于絲綢之路紋樣史的研究,人們習慣于分門別類地把各種不同圖案區(qū)分開來加以研究,這種方法雖然具有重要價值,但由于藝術和紋樣的歷史十分復雜,任何單一手法都不能完全解決,所以有必要把那些區(qū)別性處理的研究方法與宏觀研究方法結合起來。本研究結合筆者對絲綢之路藝術研究的體會,把宏觀研究思路與微觀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對某些重要紋樣起源問題和各紋樣之間的關系加以討論。

        1 絲綢之路古代紋樣研究的若干意見

        1.1 原始藝術圖案的起源問題

        在世界各地,最先產(chǎn)生的無疑都是原始紋樣,原始圖案主要是幾何紋樣和動物紋樣。因為,其一幾何紋樣特別是線形的紋樣比較簡單,容易制作;其二動物是當時人類最感興趣的事物。

        阿洛伊斯?里格爾(Alois Riegl)認為,幾何形一類的圖案不可能產(chǎn)生于早期某種技術制作,因為人類裝飾自身的欲望遠遠大于用織物遮蓋身體的欲望,換言之,線條的、幾何的等藝術形象早于織物的產(chǎn)生[1]2-3。因此,圖案的起源應當與人類的原始藝術沖動有關。有理由相信,幾何風格圖案的起源不可能源于一個地方,在審美方面世界各族人民都共有相似的認識能力,對于主要的排列結構,如平行結構、三角形結構、圓形結構、對稱結構、回文結構、渦卷結構、放射形結構、網(wǎng)狀結構、心形結構、旋轉結構、十字結構、卐字結構等,都有類似的認識,只是對這些結構的處理方式有所不同,產(chǎn)生了地區(qū)差異。圖1為特勒-阿爾帕契亞(Tell Arpachiyah)出土的彩陶碗(公元前6 000年),是典型的網(wǎng)狀結構,現(xiàn)館藏于大英博物館。

        人類對自然的興趣主要起始于對動物的觀察,動物是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當時人類與動物關系密切,人們在觀察動物奔跑、跳躍中領悟了很多概念,最終也發(fā)現(xiàn)了人本身的特點。所以,原始藝術多與動物有關,如法國、西班牙洞穴壁畫有大量野獸造型,出現(xiàn)以獸骨為材料的動物雕刻及上面的動物線刻。當然,在原始藝術中還有諸多小型母神雕刻,但還是以動物造型居多。另外,各族人民共同關注的日月星辰和山山水水,也給予早期人類制作圖案以靈感。

        圖1 哈拉夫網(wǎng)格十字紋樣彩陶碗Fig.1 Colored pottery bowl with gridding cross pattern of Halaf culture

        1.2 特定紋樣之起源

        從微觀局部的角度來看,一些特定動植物紋樣之起源,可能與特定區(qū)域的某類植物和某些動物有關。

        對于一些具有特殊結構和細節(jié)特征的特定圖案,例如植物紋和動物紋,筆者認為它們一定有具體的發(fā)源地。如東地中海、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椰棗樹與西亞圣樹紋、棗椰紋、椰棗紋有密切關系,又如古希臘棕櫚紋(即椰棗紋的變化形式)與西亞的棗椰樹和忍冬花可能有關,這些造型均與椰棗樹有關。阿洛伊斯?里格爾說,埃及與希臘的棕櫚葉飾不可能在兩個地方獨立發(fā)明,而是源自一個地方,而后傳播開來[1]5。

        格里芬(Γρ?φ/Griffin)圖案顯然與獅子和雄鷹有密切關聯(lián)。獅子是西亞和非洲最為兇猛的野獸,自古以來,兩河流域、非洲、古希臘和古羅馬各地對獅子的崇拜歷史悠久,而雄鷹也是各族人民喜愛和敬畏的神鳥,蘇美爾和東地中海人民最早創(chuàng)造了獅鷹混合的圖案以寄托對自然力量的崇拜。圖2為特勒-歐貝德(Tell Al-ubaid)出土的英杜格銅像(公元前2 600年―前2 400年,現(xiàn)館藏于大英博物館)。

        圖2 寧胡爾沙格神廟中的英杜格銅像Fig.2 Imdugud copper alloy statue in temple of Ninhursag

        自公元前2 000年以來的西亞和中亞對獸造型紋樣,很可能都與草原的馬崇拜有關,因為印歐文化中的顏那亞文化對雙馬神具有崇拜,他們的墓葬中出土了雙馬神像,這些造型隨著印歐部族的遷徙而傳播到遙遠的地方,散布到遼闊的亞歐大陸各地,由于雅利安人對天神的崇拜,特別是波斯人對鳥的崇拜,這些對獸的身上出現(xiàn)了翅膀。

        東地中海區(qū)域和亞歐大陸普遍流行的一人雙獸的造型與小亞細亞的母親神崇拜有關。因為,在小亞細亞沙塔爾-休於遺址(?atal Hüyük,公元前7 000年)最先出現(xiàn)了母親神與兩個豹子(或母獅)的造型(圖3,公元前5 750年,現(xiàn)館藏于安卡拉國立博物館),這一母神和野獸組合的造型后來在西亞、埃及、克里特、希臘、中亞、黑海北岸和北方草原等地區(qū)廣為流傳。圖4為宰姆巴勒喀古墓(Tsymbalka kurgan)出土的黑海斯基泰黃金牌飾(公元前5世紀,現(xiàn)館藏于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用以保護馬的臉部的黃金當盧,上面有一人雙獸紋樣。

        圖3 豹子(或母獅)母神Fig.3 Goddess with Leopards (or lions)

        圖4 黑海斯基泰黃金牌飾上的塔比提-維斯塔女神Fig.4 Tabiti-Vesta on golden plaque of Scythians

        隨著人們文化交往的加深,這些不同紋樣之間又產(chǎn)生融合,出現(xiàn)了更為豐富多彩的紋樣變化,使得古代藝術變得多姿多彩。

        1.3 特定紋樣之發(fā)展

        上述某種結構的圖案得到一定發(fā)展,并成為某種特定“樣式”之后,就會為一系列相關的各種新紋樣提供基本框架。

        兩河地區(qū)、埃及、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自公元前7 000年到前1 000年之間,諸多不同原始部族之間有了很多相互往來,因此藝術上就有無數(shù)聯(lián)系。以后,隨著絲綢之路的貿(mào)易交往和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間的藝術交流也更為廣泛,并擴展到了整個亞歐大陸,這些交流就必然在一些古老紋樣上得到體現(xiàn)。

        從宏觀角度來說,即使最初為特定動植物的紋樣也可能轉化為紋樣的框架結構,從而在這一框架結構上變化出無數(shù)造型。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文化研究上如果把各類不同圖案進行過細的分類,并加以分別對待,是不可取的一種研究方法,因為這樣分別對待,會忽視圖案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復雜性和交融性。

        如棗椰紋、“棕櫚紋”(以忍冬花瓣為局部、以棗椰紋為結構的紋樣,圖5為筆者手繪)、帶渦卷的心紋等,甚至忍冬紋、葡萄紋等,很難將它們完全區(qū)分開來。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起源和各自的發(fā)展是牽連在一起的,必須加以綜合考察,才能理解它們,無法把它們割裂開來分別對待。

        圖5 棗椰紋的種種變化Fig.5 Palm pattern changes

        如波斯的建筑雙托架也可以為圖案的形成提供框架,它們還可以與圣樹紋、動物紋等完美結合,或者可以簡化成更為單純的線形圖案。

        從某種意義上說,格里芬、雙馬神造型也提供了某種框架結構,各民族人民在這個框架結構上填充各種圖案以表達和寄托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如格里芬造型在希臘、波斯和北方草原等許多地方形成了極為豐富的造型。圖6為巴澤雷克古墓(Pazyryk kurgan)出土的類鷹木雕(公元前4世紀,現(xiàn)在館藏于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圖6 類鷹(格里芬)木雕(毛氈和獸皮)Fig.6 Eagle-griffin woodcarving (felt, leather)

        1.4 某些重要紋樣的形成

        從宏觀角度來說,某些重要紋樣的形成是各民族人民相互交流、共同疊加創(chuàng)造的結果。這一原理起碼適用于聯(lián)珠紋、格里芬、雙馬神及種種對獸造型的紋樣。

        以聯(lián)珠紋為例,聯(lián)珠紋是絲綢產(chǎn)品上的常見紋樣,如中國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325號古墓出土的薩珊風格聯(lián)珠豬頭紋錦(圖7,唐代,現(xiàn)館藏于新疆博物館)。薩珊波斯藝術中著名的聯(lián)珠紋似乎并非波斯人首創(chuàng),雖然人們一般將它歸因于葡萄造型,但有諸多證據(jù)表明這個紋樣可以追溯到西亞前陶時期、青銅時代和兩河文明。類似的古老例子有很多,可以進行比對。如特洛伊出土的“普里阿摩斯寶藏”(公元前2 700年―前2 400年)某些首飾中含有金珠,其布局排列與聯(lián)珠紋一樣,不能排除這種制作方式也是聯(lián)珠紋的一種來源;古巴比倫一金制項鏈垂飾(圖8,公元前17世紀―前16世紀,現(xiàn)館藏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具有聯(lián)珠紋結構,中間圓珠放射出6束直線光束和6束曲線光束,直線被認為是太陽,曲線被認為是月亮,外邊緣有12個聯(lián)珠;埃勃拉出土一類似飾件,由四出水滴和四出水波及聯(lián)珠組成。亞述王宮墻壁上的圓形圖案也有類似聯(lián)珠圈紋的排列,邁錫尼出土的金冠上有類似聯(lián)珠圈紋的結構和放射形光束。因此,在產(chǎn)生確切的聯(lián)珠圈紋之前,類似的排列結構早已出現(xiàn),古波斯-薩珊波斯將這種結構發(fā)展到完美和極致的地步,并擴大了其使用的范圍。

        圖7 薩珊風格聯(lián)珠豬頭紋錦Fig.7 Brocade with Sassanid style bead pig pattern

        圖8 金制項鏈垂飾Fig.8 Gold pendant of necklace

        格里芬紋樣的發(fā)展也是這樣,與蘇美爾人、克里特人、埃及人、赫梯人、希臘人、草原民族皆有關系。對獸紋樣雖然在波斯最為發(fā)達,但絲綢之路各族人民都參與了創(chuàng)造,所以,雖然一些西方學者推測格里芬可能最先產(chǎn)生于西亞,但其完善的造型是在歷史發(fā)展中逐步實現(xiàn)的,并產(chǎn)生了很豐富的變化。

        所以,在考察圖案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當宏觀地考察各個不同區(qū)域不同民族所創(chuàng)造的不同文化對圖案藝術的貢獻,同時要結合考察這些圖案在各個區(qū)域和不同文化中的精神象征。

        2 若干重要紋樣之間的文化因素和造型問題

        2.1 棗椰紋、“棕櫚紋”、心紋和忍冬紋的綜合考察

        筆者認為,棗椰紋、“棕櫚紋”、心紋和忍冬紋是難以區(qū)分清楚的,不是說它們在形狀上不能區(qū)分清楚,而是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它們是相互關聯(lián)的。

        兩河文明中還有諸多圣樹紋,使用也很普遍,通常為一對動物站立在圣樹兩旁,亞述時代也表現(xiàn)為國王站立在圣樹旁,圣樹原型一般采用棗椰樹等。棗椰的希臘語為Φοιν?κο-β?λανο?[2]966,但現(xiàn)代西方語言寫成Palmette。因為,平常說的棕櫚葉紋,實際是對棗椰葉紋的不正確的俗稱,棗椰樹太像東亞的棕櫚樹了,實質是兩回事。棕櫚(palm)在古希臘語中的對應詞就是棗椰(Φοιν?κο),原因是古代西亞沒有棕櫚。在英語中,棕櫚與棗椰都包含詞根palm,而椰子另寫做coconut,現(xiàn)代希臘語言為了將它們與椰子區(qū)分,在棗椰一詞前加一個前綴,寫作κοκκοφοιν?κα?。某些學者把棕櫚紋與棗椰紋視為兩種不同的紋樣,是由于古代語言和現(xiàn)代語言之間相互混淆所導致的一種誤解。

        棗椰是兩河流域、東地中海的重要農(nóng)產(chǎn)品,椰棗圣樹的紋樣造型像倒懸著的椰棗紋,下面垂掛椰棗,或者是整株棗椰樹加上很多纏繞的植物組成,或者整株圣樹由許多單獨的棗椰-忍冬圖案組成。早在蘇美爾時期就有著名的《烏爾的公羊圣樹圓雕》,以及對羊圣樹浮雕紋樣;亞述宮殿也繪有圣樹,如尼姆魯?shù)?卡拉赫)(Nimrud/Kalhu)出土的《禿鷲首四翼守護神和圣樹》(公元前875年―前860年),右面的圣樹枝頭由棗椰-忍冬紋組成,樹頂為一個大棗椰飾的一半,樹間見有雙渦卷紋的一半和類似玫瑰飾的紋樣;小亞細亞民族和希臘人的藝術品中也都有對圣樹的崇拜。這些圣樹紋后來也出現(xiàn)在波斯地毯上,中亞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的墻壁上也有幾何化的棗椰葉紋樣。

        除了椰棗圣樹紋,植物紋樣中比較典型的還有荷花紋、紙莎草紋(Βυβλο?)、棗椰-忍冬紋(Αγι?κλημα,金銀花)、椰棗紋和纏枝紋,以及其他紋樣等(圖9,筆者手繪),這在埃及、亞述、小亞細亞和希臘皆十分流行。椰棗紋、忍冬紋(葡萄葉)、纏枝紋、希臘茛苕紋(’?κανθο? /Acanthus)、常春藤紋和聯(lián)珠紋等(圖10,筆者手繪),是希臘化時代以后整個西域普遍流行的紋樣。

        圖9 圣樹紋、棗椰紋、“棕櫚紋”、心紋和愛奧尼亞柱頭的比較Fig.9 Patterns comparison of palosan to pattern, date palm pattern, palm pattern, heart pattern and Ionic stigma

        圖10 忍冬紋、茛苕紋、葡萄紋、心紋、寶相花和天宮等的比較Fig.10 Patterns comparison of honeysuckle, acanthus, grape,heart pattern, rosette and other more

        按照阿洛伊斯?里格爾的觀點,某一種紋樣冠以某一種植物的名稱,未必與其原形等同。但筆者認為這個情況應具體來看:其一,某些已經(jīng)成熟的程式化紋樣,其結構完全可以成為各種不同紋樣的載體;其二,有些紋樣的名稱有諸多變化,是后期不同區(qū)域不同民族的俗稱所形成的,例如中國概念的“忍冬紋”源自日本,日本概念的忍冬紋與西亞形的椰棗-忍冬紋差別很大,實際上是一種卷草紋;其三,盡管名稱與所屬花型未必等同,但起源上仍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當?shù)氐膶嶋H情況,例如椰棗紋一定是與圣樹崇拜和西亞人民賴以生存的椰棗有關的。所以,這些情況應分別對待,不能籠統(tǒng)而言。其中,棗椰葉紋和忍冬紋(金銀花紋)匯合成一種復合紋樣,在亞述或新巴比倫城墻的琉璃裝飾上、在希臘彩陶和雕刻上、在羅馬的龐貝遺址上等,都有這個復合紋樣。在亞述棗椰葉-忍冬紋(金銀花)里,還間雜有埃及蓮花或紙莎草紋樣。

        雷圭元、李騏編著的《中外圖案裝飾風格》認為,忍冬花(金銀花)紋樣是希臘的特產(chǎn)[3]117-118,120。但筆者認為,似乎并不能確定忍冬花(金銀花)紋樣就是希臘特產(chǎn),類似的紋樣在更為古老的埃及、東部地中海和亞述各地都有發(fā)現(xiàn),是普遍現(xiàn)象。棗椰-忍冬(所謂“棕櫚葉飾”)結構在古埃及則多被置換為紙莎草或睡蓮等,而在古代希臘彩陶和建筑飾板上,在更晚的希臘化藝。圖11為阿伊-哈努姆(Ai Khanoum)出土的泥灰?guī)r檐口擋板飾棕櫚(忍冬-棗椰)。

        圖11 泥灰?guī)r檐口擋板飾棕櫚Fig.11 Lonicera-date palm of marl cornice

        所以,棗椰紋(棕櫚葉)是在圣樹紋(棗椰樹為原型)基礎上抽象而來,而棗椰紋(棕櫚葉)枝葉部分可以被金銀花葉所置換,成為希臘忍冬紋(棕櫚飾)的來源。關于圣樹(帶樹干的棗椰)、棗椰(無樹干的棗椰,即所謂“棕櫚葉飾”)、忍冬及其他相關紋樣之間的關系,包括它們的稱呼,不是一件說得明白的事情。它們既是不同的,也可以是一體的,既可以指稱一種結構,也可以指稱一種植物,但也可以不是指稱某一植物,而是根據(jù)各地的具體用處和習慣來稱呼的,并沒有統(tǒng)一稱呼。在此意義上,棗椰紋(棕櫚葉)既可以是忍冬紋也可以不是忍冬紋,也未必等于棗椰紋(棕櫚葉)。其一,將棗椰樹紋去掉樹干,那是毫無疑問的棗椰紋(棕櫚紋),但這樣的棗椰紋卻不是忍冬紋;其二,關鍵要看它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如果一個紋樣既采納了棗椰葉(棕櫚葉飾)特殊的對稱結構,并同時將枝葉置換為忍冬花葉(金銀花葉),就可以把這種棗椰紋同時視為棗椰紋和忍冬紋,筆者因此把它們稱為棗椰-忍冬紋;其三,如果單單使用金銀花葉與卷草也可以組成卷草紋,但它就不是棗椰紋(棕櫚葉)。所以,不能無條件地談論這個問題,不能無條件地說棗椰紋(棕櫚飾)就是忍冬紋,也不能無條件地說棗椰紋(棕櫚飾)就不是忍冬紋。

        棗椰-忍冬紋樣(棕櫚飾)與愛奧尼亞渦卷可能具有聯(lián)系,因為在兩河流域的裝飾如新巴比倫的琉璃磚飾中,已經(jīng)有棗椰樹紋演變出的帶多重雙渦卷的圣樹紋;在亞述浮雕中,已經(jīng)見有與這種圣樹紋相似的愛奧尼亞柱子造型。當然,愛奧尼亞柱頭雙渦卷的來歷可能還有其他因素,例如埃及的蓮花飾,這里不再贅述。

        棗椰-忍冬紋(金銀花)中金銀花瓣的變化形式還形成了類似桃形的帶渦卷的開口心紋,在克里特和古希臘的彩陶上,在古波斯“阿姆河寶藏”(公元前5世紀―前2世紀)中,在北方草原民族遺存的絲綢衣飾上,在中亞青銅牌飾上,在中亞諸多壁畫的衣飾圖案上,在羅馬元老院鑲嵌有綠、紅色斑巖構成的石地板上,皆有心形渦卷等紋樣;波斯金銀器和中亞壁畫上閉合的桃形紋則可能另有來歷。古埃及四方連續(xù)紋樣結構中也常常在交叉中形成心形結構。可見心紋是很古老的紋樣,與其相關的圖案原型來源復雜,并非單一形式的起源。希臘人喜愛帶有雙渦卷的心紋,筆者理解為把棗椰-忍冬紋樣(棕櫚飾)的外圈弧線轉變成常春藤葉片的心狀外形,因為在渦卷之間保留有“棕櫚飾”的痕跡,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希臘“掌狀紋”。

        這種由棗椰-忍冬紋樣演變而成的心紋在文化意義上具有突出意義,它以種種變化形式出現(xiàn)在亞歐大陸許多文化中,至今仍被廣泛運用。

        現(xiàn)在通行的忍冬紋的概念,實際上是一種由希臘茛苕葉、葡萄葉與卷草形成的大葉纏枝紋(忍冬唐草),與棗椰-忍冬紋(金銀花)中的忍冬似乎不是一回事情,它一般作為二方連續(xù)使用,帶有一個彎曲和3~4瓣葉子的組合,加以藤蔓相連。一些學者認為這是由葡萄葉(或茛苕)的一半所組成(圖12)[4]745,如果是這樣,那稱呼它是忍冬紋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錯誤,它們被稱為忍冬紋可能是一種誤解,是由于在希臘卷草紋中的確存在金銀花形的卷草紋,而大葉纏枝紋的纏枝S形與忍冬相似,但實際上與棗椰-忍冬無關。在植物學中,忍冬就是金銀花,阿洛伊斯?里格爾認為,這種類型的忍冬紋(葡萄葉或茛苕葉)是以七瓣棗椰葉紋的一半(即半棕櫚飾)為單元連接而成的[1]90-117,136-152。

        圖12 薩珊波斯風格墻壁裝飾紋樣Fig.12 Sassanid Persian style wall decorative patterns

        真正說來,只有希臘式的棕櫚紋的花瓣才與忍冬花瓣相似,偏偏由于其整體結構類似棗椰或棕櫚,而被現(xiàn)代人稱呼為棕櫚紋。所以,關于這些圖案的稱呼本身就有很多主觀性和隨意性因素,不能太當真,而應關注實質性的造型本身。在這個系列中起碼有5種基本圖案,即圣樹紋(椰棗樹)、棗椰葉紋-忍冬紋(金銀花)、忍冬紋(葡萄葉或茛苕葉)和椰棗紋,此外加上變形后的種種心紋。唐代絲綢、壁畫、牌飾上流行的寶相花(Rosette)實質就是心紋與正面花形的結合,如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第15窟后甬道頂上的壁畫(圖13,唐代)。

        圖13 寶相花團紋(壁畫)Fig.13 Rosette pattern (mural)

        2.2 許多絲綢紋樣與建筑結構有關

        兩河流域的棗椰紋通過與風神、勝利女神飄飛的綢帶或龍(蛇)狀紋樣結合,可以為佛教天宮造型提供裝飾結構。這些結構如果與古波斯雙托架、希臘愛奧尼亞式柱頭相互結合,可以提供中亞類型的建筑雙托架,這種雙托架還與諸多絲綢紋樣有關。愛奧尼亞式雙渦卷的柱頭本身就與兩河流域的圣樹紋、棗椰紋有密切的關聯(lián)。

        關于天宮象征的紋樣和圖形,多出現(xiàn)在諸多石窟佛龕兩旁門楣裝飾上,這些佛龕或為壁畫中所繪平面形式,或為真正的佛龕,內置石雕佛像,佛龕門楣上刻有裝飾浮雕??俗螤柕?8窟壁畫上有很多成雙出現(xiàn)的伎樂歌樂手乾闥婆(Gandharva) 和緊那羅(Kimnara)的形象(圖14),他(她)們頭上半圓拱券式裝飾門楣是天宮的象征。根據(jù)拱券式裝飾門楣兩下端分為三裂瓣葉式樣的忍冬或卷草紋樣,可知其造型歷史悠久,甚至與巴比倫文明中那種有封閉弧線的棗椰-忍冬紋樣有關,很可能是保留了這種古老紋樣的整體輪廓,把它們運用在門楣邊緣,而在希臘化時期,這個紋樣兩端變成了希臘忍冬或卷草,最后被運用于佛教裝飾。這種類似的拱券式裝飾門楣也出現(xiàn)在很多佛教石窟佛龕中,云岡石窟諸多天人浮雕上也多有象征天宮的拱券式裝飾門楣,云岡石窟諸天宮門楣兩下端,變成了兩個龍首(圖15),是因為云岡石窟屬于皇家建筑,也可能受到了中亞-草原獸首紋的影響。天宮伎樂拱券式裝飾門楣與棗椰-忍冬紋等圖形有著怎樣的關系,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圖14 天宮伎樂(局部)Fig.14 Welkin gigaku(part)

        棗椰紋造型之所以與佛教、伊斯蘭教中帶有弧線和尖拱的門楣有關,因為最早出現(xiàn)的棗椰紋至少在亞述-新巴比倫時代已演變?yōu)榄h(huán)繞圓圈的簡化棗椰紋,如果環(huán)繞外圈的兩個向內渦卷變成向外翻轉,就與象征天宮的拱券形式一樣了。還有在克里特和邁錫尼文化的彩陶中,這種紋樣的外圓圈變成了帶有尖拱的心形,把這種心形轉換到門楣兩側是很容易的。在中亞鐵爾梅茲(Termez)出土的非常古老的一尊高浮雕佛像(公元1世紀―3世紀)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帶尖拱的門楣以象征佛龕。

        圖15 小佛龕之雙佛和象征天宮的龍形拱券裝飾Fig.15 The two-buddha of small shrine and the dragon-shaped arch ornament symbolized welkin

        2.2.1 與波斯-希臘化建筑雙托架的關聯(lián)

        關于波斯-希臘化建筑雙托架和絲綢圖案是如何發(fā)生關聯(lián)的,可以在新疆藝術中找到各種實例,如與新疆古代建筑的關聯(lián)。新疆米蘭寺院M2有著犍陀羅式樣的窣堵波,根據(jù)奧廖爾?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的攝影照片,殘破窣堵波的東北面墻基有成排壁龕,壁龕之間有凸起的愛奧尼亞立柱裝飾,柱頭為長臂雙耳托架(圖16)。他認為壁龕內的雕刻殘物應是立佛,與于闐的熱瓦克寺院相仿,而壁柱的雙托架與波斯藝術有關,雙托架柱子的渦卷與犍陀羅藝術有關。斯坦因在考察新疆樓蘭上古木構建筑柱頭時,注意到了它們與古波斯柱頭的相似性。斯坦因明確指出[5]198,米蘭寺院“飾以浮雕的凸起的表面其裝飾毋庸置疑受到波斯波利斯樣式的影響。”“……這些裝飾的形狀與印度-波斯風格的壁柱裝飾惟妙惟肖?!薄懊滋m廢址壁柱頂端雙耳托架的形狀蘊涵著獨特的考古學價值,它精確地復制了在一些犍陀羅浮雕中取代了原始波斯波利斯式雙托架的那種簡潔形式,后者由一對動物形象構成,通常是兩只背向伏踞的公牛。在米蘭壁柱雙托架上,兩個下彎的渦形端頭是一個突出的特征,在犍陀羅作品中也表現(xiàn)得同樣鮮明。樓蘭遺址出土的木質雙托架則為我們提供了實例?!惫P者推測南疆佛教寺院這種雙托架來自犍陀羅,但基本構架可追溯到古波斯雙獸柱式(Achaemenid double-animal Column),而由于希臘化的影響,雙獸柱式雙托架結構被簡化,被改造成加長了雙渦卷臂的愛奧尼亞柱式(Long-arm Ionia Column)。這種基本結構后來也保留在新疆各地清真寺的禮拜堂柱式上。

        斯坦因1906年尼雅出土物中有建筑雙托架(公元5世紀前后),上面的中心部位裝飾著象征生命的瓶栽瓜果,兩旁野獸與草原牌飾紋樣一致,還有西亞形的玫瑰式紋樣和對角四葉紋樣。尼雅出土雙托架橫梁部分顯示出希臘化特征,如前所說,這些結構與古波斯-希臘化建筑有關。在尼雅建筑木雕柱頭方面,斯坦因1928年出土物有愛奧尼亞柱頭,在和田的其他地方還出土有科林斯式柱頭。尼雅出土簡牘封泥上有極清晰優(yōu)美的雅典娜女神像。

        圖16 愛奧尼亞式長臂雙耳托架Fig.16 Ionia long-arm and two ears bracket

        2.2.2 與建筑雙托架的關系

        斯坦因在和田獲得的一件《伎樂圖陶片浮雕》有三個特點:其一,龕窟造型為希臘化科林斯柱子加拱門;其二,有波斯式聯(lián)珠紋;其三,奏樂人物造型與希臘-巴克特利亞同類藝術類似,如與阿伊爾塔姆寺院泥灰?guī)r浮雕音樂裝飾相似。此類希臘化的印度-波斯拱門立柱佛龕或雕刻裝飾(圖17,公元2世紀,現(xiàn)館藏于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在犍陀羅平原比比皆是,在約翰?馬歇爾(John Hubert Marshall)名著《呾叉始羅》中引有多處圖例[6]154,216-219,在薩珊波斯、嚈噠銀器上也刻有種種在拱門下的男女諸神。

        圖17 印度犍陀羅片巖雕刻的壁龕中的菩薩Fig.17 The Buddha on schist Gandhara sculpture

        中國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86號墓出土的北朝(公元420年―581年)《對羊燈樹紋錦》(圖18,現(xiàn)館藏于新疆博物館),有對羊紋、對鳥紋,其所謂燈樹實質是包含了一個愛奧尼亞雙渦卷的雙托架和若干花卉紋的組合,完全與燈或樹無關,含有西亞-希臘化風格相混合的藝術特色。這種以波斯-希臘化建筑雙托架造型組成的圖案還有種種變體,經(jīng)過變化,舍棄或淡化了其柱子部分,成為一種波浪形抽象圖案。前述阿斯塔那177號敦煌太守沮渠封戴墓出土的北涼(公元304年―439年)《藏藍地禽獸紋錦》(圖19,現(xiàn)館藏于新疆博物館),其燈樹也是一個變化了式樣的建筑雙托架,內含愛奧尼亞雙渦卷。如新疆羅布泊出土的東漢(公元2世紀)《續(xù)世錦》和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1號墓地出土之東漢《世毋極錦宜二親傳子孫》錦覆面(圖20,現(xiàn)館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其幾何波浪紋實質與燈樹紋一樣,皆為建筑雙托架紋樣的衍生。

        圖18 《對羊燈樹紋錦》Fig.18 Brocade with lights on the tree and couple sheep pattern

        圖19 《藏藍地禽獸紋錦》Fig.19 Brocade with dark blue land and animal pattern

        圖20 《世毋極錦宜二親傳子孫》錦覆面Fig.20 Brocade visard with pattern of "Shi Wu Ji Jin Yi Re Qin Chuan Zi Sun"

        3 結 語

        本研究討論了絲綢之路若干紋樣造型的起源和它們在發(fā)展過程中種種復雜的關系等問題,分析了圣樹紋、棗椰葉紋-忍冬紋(金銀花)、渦卷紋、忍冬紋(葡萄葉)、心紋,以及一些與建筑有關的絲綢圖案等造型問題。撇開這些紋樣的精神象征因素不談,僅就這些紋樣的造型本身來說,它們就十分復雜且豐富多彩,所以,研究大西域絲綢之路古代紋樣,不能簡單看待和區(qū)分它們,應在尊重各國學者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尊重各個國家、民族或地區(qū)傳統(tǒng)習慣稱呼的前提下,把它們置放到歷史長河和不同地理位置上加以綜合研究。并且,在微觀深入研究的同時,要更注重對它們進行整體、宏觀的考察和比較,以期對這些圖案的形成、發(fā)展、各種不同稱呼和各種造型變化,有一個更合乎歷史演變規(guī)律的理解。

        [1]阿洛瓦?里格爾.風格問題:裝飾藝術史的基礎[M].劉景聯(lián),李微蔓,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2]羅念生,水建馥.古希臘語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雷圭元,李騏.中外圖案裝飾風格[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4]王瑞珠.世界建筑史(古西亞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5]斯坦因.路經(jīng)樓蘭[M].肖小勇,等,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6]約翰?馬歇爾.塔克西拉(Ⅲ)[M].秦立彥,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Research on several problems of ancient Silk Road patterns

        SHEN Ai-feng
        (College of Ar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some patterns of the Silk Road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their mutual exchange and joint development. It also describes several typical patterns for example. It was found that many patterns involve not only specif i c fl ora but fauna, and eve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Pattern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or style, even seemingly unrelated, have a complex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se patterns should b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but not fragmentally and separately.

        Date palm pattern; Palm pattern; Heart shape pattern; Honeysuckle pattern; Basic framework;Mutual exchange; Superimposed creation;Ancient patterns

        TS941.12;K891.23

        B

        1001-7003(2011)12-0045-08

        2011-09-26;

        2011-11-03

        200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我國西北部古代藝術的文化多樣性研究——亞歐內陸與古代中國的文化交流》(07BA11)

        沈愛鳳(1963― ),男,教授,碩導,主要從事藝術史、藝術理論和世界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歡
        棕櫚托架紋樣
        常見短應力線軋機接軸托架簡介
        冶金設備(2021年1期)2021-06-09 09:35:32
        它們可以用來書寫嗎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
        藏族傳統(tǒng)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棕櫚樹
        棕櫚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05
        棕櫚設計有限公司
        風景園林(2017年3期)2017-06-22 13:39:43
        袁飛紋樣設計
        湖南包裝(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
        基于有限元法副發(fā)動機托架輕量化設計
        專用汽車(2016年8期)2016-03-01 04:16:43
        一例商用車發(fā)動機托架斷裂原因診斷分析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第一页国模| 精品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9| 本道无码一区二区久久激情| 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亚洲av成人乱码|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7774|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综合图区亚洲偷自拍熟女|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影视性色香欲综合网| 欧美日韩中文制服有码| 一本大道在线一久道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观看三级视频| 丰满熟妇乱又伦精品| 午夜福利电影| 极品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三级三级三级在线 | 少妇性l交大片| 在线观看国产三级av| 亚洲三级香港三级久久|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自拍亚洲一区欧美另类| 久久国产劲爆内射日本| 国产免费三级av在线| 品色永久免费| 男人阁久久| 日韩激情av不卡在线| 成 人色 网 站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AV不卡尤物|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