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
關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篇“大文章”,也可以鎖是當前國內外教育界矚目的熱門課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做到“教學做”合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地位。
一、更新理念,轉變角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題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師道尊嚴”的圣框。學生是否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于教師的態(tài)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對象觀,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創(chuàng)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面向全體學生,用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大舞臺,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勵興趣
在新教育理念的知道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運用情境引入、啟發(fā)式談話引入等,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用外部刺激引起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
(二)分層要求,激勵信心
學生是存在差異性的,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設計問題,布置作業(yè)時都要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意識和進取精神。特別對于后進生在學習上的障礙,教師要千方百計地積極引導,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信心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找準教學的切入口,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三、激勵質疑,啟迪思維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xiàn),優(yōu)化語文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chuàng)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xiàn),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xiàn)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tài)度給與肯定,并做出正確的解釋。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語文教學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課上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灌輸”為“樂學”,興趣的激發(fā)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呢?這里我們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巧設導語,激發(fā)興趣
導語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fā),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好一個導語,因勢利導,那么上課伊始就能扣住學生的探究心理,激發(fā)其興趣,活躍其思維,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入勝
情境是一堂語文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生的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創(chuàng)造出來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藝術提問,加深理解
提問是教師有目的地設疑,以引起學生積極的定向思考的一種方式,它是推動學生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有效控制手段。藝術的、適合學生思維心理特點的提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引燃學生的思維火花。這樣的提問使抽象的“詞義”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有效地喚起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教學不應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內涵;不應是僵死的知識灌輸,而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烏申斯基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圖?!币虼?,我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至少應該把握以上四環(huán)節(jié)。應該努力做到:避免晦澀難懂的語言,消除緊張尷尬的氣氛,創(chuàng)造興趣盎然的意境,從容不迫,妙趣橫生,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掌握新知識,進而達到教學的理想境界。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化樂鄉(xiāng)化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