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德庸
在一個時代里緩慢行走
■文/朱德庸
■http://www.infzm.com/content/58002
我們周圍所有的東西都在增值,只有我們的人生悄悄貶值。
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們大家緊追在后。
可不可以停下來喘口氣,選擇“自己”,而不是選擇“大家”?
>>新聞提示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首屆漫畫拍賣會上,朱德庸所著《大家都有病》一書中的一幅漫畫以40萬元被拍下,是起拍價的40倍。
我喜歡走路。我的工作室在12樓,剛好面對臺北很漂亮的那條敦化南路,筆直寬闊的綠蔭道綿延了幾公里。人車寂靜的平常夜晚或周六周日,我常常和妻子沿著林蔭道慢慢散步到路的盡頭,再坐下來喝杯咖啡,談談世界又發(fā)生了哪些特別的事。
這樣的散步習慣有十幾年了,陪伴我們一年四季不斷走著的是一直在長大的兒子,還有那些樹。
不同的植物生長在同一種氣候里,都會順著天性有這么多自然發(fā)展;那么,不同的人們生長在同一個時代里,不是更應該順著個性有更多自我面貌?
我看到的這個世界卻不是如此。
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情緒變得很多,感覺變得很少:心思變得很復雜,行為變得很單一;腦的容量變得越來越大,使用區(qū)域變得越來越小。更嚴重的是,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城市面貌變得越來越相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變得越來越雷同了。
就像不同的植物為了適應同一種氣候,強迫自己長成同一個樣子那么荒謬;我們?yōu)榱诉m應同一種時代氛圍,強迫自己失去了自己。
如果,大家都有問題,問題出在哪里呢?
我想從我自己說起。
小時候的自閉給了我不愉快的童年,在團體中我總是那個被排擠孤立的人;長大后,自閉反而讓我和別人保持距離,成為一個漫畫家和一個人性的旁觀者,能更清楚地看到別人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問題”那么多,似乎有點兒令人沮喪。但我必須承認,我就是在小時候和長大后的問題中度過目前為止的人生。而且世界就是如此,每個人都會在各種問題中度過他的一生,直到離開這個世界,問題才真正沒問題。
小時候的問題,往往隨著你的天賦而來。童年的自閉讓我只能待在圖像世界里,用畫筆和外界單向溝通,卻也讓我能堅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長大后的問題,對人才真正嚴重。因為那是后天造成的,它原本就不是你體內的一部分,不會為你開啟任何一扇窗或一道門。而我覺得,現(xiàn)代人最需要學會處理的,就是長大后的各種心理和情緒問題。
我們碰上的,剛好是一個物質最豐碩而精神最貧瘠的時代,每個人長大以后,肩膀上都背負著龐大的未來,都在為一種不可預見的“幸福”拼斗著。但所謂的幸福,卻早已被商業(yè)稀釋而單一化了。市場的不斷擴張、商品的不停量產,其實都是違反人性的原有節(jié)奏和簡單需求的,激發(fā)的不是我們更美好的未來,而是更貪婪的欲望。長期的違反人性,大家就會生病。當我們“進步”太快的時候,只是讓少數人得到財富,讓多數人得到心理疾病罷了。
是的,這是一個只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卻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我們這個時代,對我們大家開了一場巨大的心靈玩笑:我們周圍所有的東西都在增值,只有我們的人生悄悄貶值。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們大家緊追在后??刹豢梢酝O聛泶跉?,選擇“自己”,而不是選擇“大家”?也許這樣才能不再為了追求速度,卻喪失了我們的生活,還有生長的本質。
(摘自《大家都有病》)
聯(lián)系編輯:wangqian@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