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軍 馬立元 段永剛
(軍械工程學院導彈工程系,河北 石家莊 050003)
在實際工作中,檢測到的信號中都夾雜著各種干擾信號(噪聲),這些干擾信號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信號本身。為了更好地對信號進行分析,必須進行去噪處理。經(jīng)實際應用分析可知,信號往往包含許多尖峰或突變部分,且噪聲也不是平穩(wěn)的白噪聲,采用傳統(tǒng)的傅里葉變換對這種信號進行消噪,效果不明顯。而小波變換法由于具有時頻局部化、小波基選擇靈活、計算速度快、適應性廣以及在Besov空間中可以得到任何其他線性估計都達不到的最佳估計等優(yōu)點,成為信號去噪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Donoho提出基于閾值處理思想的小波域去噪技術。在小波去噪方法中,閾值法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是因為用閾值法去噪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抑制噪聲,而且可以很好地保留反映原始信號的特征尖峰點,去噪效果良好。
1994年,斯坦福大學的D.L.Donoho和Johnstone在小波變換基礎上提出了小波閾值去噪的概念[1-2]。系統(tǒng)輸出信號,即觀測信號x(t)可表示為:
式中:s(t)為原始信號;n(t)為高斯白噪聲,其服從N(0,σ2)分布。
要把s(t)從x(t)中直接提取出來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借助變換方法才能做到。為方便理解,假設信號x(t)為一維信號,經(jīng)離散采樣后,可以得到N點離散信號x(n)(n=0,1,2,…,N -1)。對信號 x(n)作離散小波變換,即:
式中:WTx(j,k)為小波變換系數(shù);ψ()為小波函數(shù);j、k分別為小波變換的分解層數(shù)和平移時間。
小波變換,特別是正交小波變換具有很強的去數(shù)據(jù)相關性,它能夠使信號的能量在小波域內集中在一些大的小波系數(shù)中,而噪聲能量卻分布于整個小波域內。因此,經(jīng)小波分解后,信號的小波系數(shù)幅值要大于噪聲的小波系數(shù)幅值??梢哉J為,幅值較大的小波系數(shù)一般以信號為主,而幅值較小的系數(shù)在很大程度上是噪聲信號。
Donoho提出的基于閾值的消噪算法(DTA)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① 選擇小波和小波分解的層數(shù)j,計算含噪聲信號的小波分解系數(shù);②對每層系數(shù)選擇一個閾值,并且對高頻系數(shù)用閾值處理;③根據(jù)第j層的低頻系數(shù)和從第一層到第j層的高頻系數(shù),計算信號的小波重構。
小波系數(shù)的分解和信號的重構均有成熟的算法及軟件程序,去噪的核心是閾值處理方法。
采用閾值的方法可以把信號系數(shù)保留,而使大部分的噪聲系數(shù)減小至零。Dohono提出的閾值去噪方法按照對變換系數(shù)進行閾值處理的方法,又可以分為硬閾值法和軟閾值法。硬閾值處理首先是把信號小波變換系數(shù)的絕對值與閾值比較,小于閾值的小波系數(shù)視為零,大于閾值的小波系數(shù)不變;然后根據(jù)小波系數(shù)進行信號重建。軟閾值處理是把小波系數(shù)大于閾值的變?yōu)樵擖c與閾值的差值。
硬閾值處理的數(shù)學公式可以表示為:
式中:λ為閾值;djk為小波系數(shù);為處理后小波系數(shù)。
軟閾值處理的數(shù)學公式可以表示為:
式中:λ為閾值;djk為小波系數(shù);為處理后的小波系數(shù)。式(3)和式(4)的圖形分別如圖1所示。
圖1 軟硬閾值法曲線圖Fig.1 Curves of soft and hard threshold methods
閾值去噪法的關鍵是閾值函數(shù)的構造,閾值函數(shù)關系著重構信號的連續(xù)性和精度,對小波去噪的效果影響很大。但是硬閾值函數(shù)在-λ和λ處是不連續(xù)的。這種不連續(xù)性導致重構信號容易出現(xiàn)偽吉布斯現(xiàn)象,也就是出現(xiàn)許多不期望的振蕩,失去原始信號的光滑性。而軟閾值函數(shù)雖然整體連續(xù)性好,但估計值與實際值之間總存在恒定的偏差,并且軟閾值函數(shù)的導數(shù)不連續(x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7]。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文獻[3]提出了軟硬閾值折衷法[3],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該方法在閾值估計器中加入了α因子,0≤α≤1。適當調整α的大小,可以獲得較好的去噪效果。軟硬閾值折衷法的函數(shù)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軟硬閾值折衷法函數(shù)曲線Fig.2 Curves of the compromise soft and hard threshold methods
為使閾值函數(shù)更加靈活,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閾值函數(shù)——開方法。我們先考慮djk>0的情況,設:
由式(6)可知,當djk>>λ時,接近于 djk,系數(shù) n為接近速度系數(shù),n越大,其接近速度越快。對上式進行改寫,即:
對于一般情況,有:
因此,該方法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
開方法曲線如圖3所示。
圖3 開方法曲線Fig.3 Curves of the extraction method
由于當n增大時,函數(shù)接近硬閾值處理函數(shù);當n減小時,函數(shù)接近軟閾值處理函數(shù)。因此,根據(jù)這一特點,可以得出參數(shù)n選擇的原則是:當待降噪信號中包含了大量的同性區(qū)域或要求降噪后信號有尖銳的突變時,應使閾值向硬閾值方向移動,即n的取值比較大,一般可選在2左右;而在信號比較平滑的情況下,應使閾值向軟閾值方向移動,即n的取值在0~2之間。按照這一原則適當調整n的大小,可以獲得更好的去噪效果。
為了驗證本文提出的閾值處理方法的有效性,在Matlab平臺下對不同去噪方法進行仿真試驗。對應于特定的含噪信號,不同的小波基會產生不同的消噪效果。這是小波方法進行信號消噪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小波基的選擇和小波基的類型有關。在同一待降噪信號中,既有比較平滑的區(qū)域,又有突變的區(qū)域。在平滑區(qū)域中,一般采用高正則階、高消失矩的光滑小波基函數(shù)。因為選擇具有較高階消失矩的小波函數(shù),能檢測信號中更精細的奇異性,所以在重構時,信號中的細節(jié)才能更多地得到恢復。
在突變區(qū)域中,要采用緊支撐的小波基。Daubechies基是具有緊支集的光滑正交小波基,小波的光滑性由其支集的長度N來確定,通過合理選擇N值的大小,既可以簡化計算的復雜程度,又保證了信號分析中的空間局部化要求。
Daubechies小波基函數(shù)使得內積計算快、基函數(shù)疊加快,其良好的空間局部化和良好的頻率局部化,在保證了信號展開和重構的低復雜度的同時,又保證了信號中主要成分和模式的識別。借用基和算法來進行信號小波變換處理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里采用Daubechies作為小波基函數(shù)。
本文選取了Bumps信號和Blocks信號兩種Matlab中常用的信號作為原始信號[4-5]。
為模擬實際信號,向兩種信號中加入噪聲,噪聲方差為 0.1,其中輸入 Bumps含噪信號的信噪比是15.343 dB,Blocks 含噪信號的信噪比是 17.504 dB。分別用傳統(tǒng)的軟硬閾值法和文獻[3]提出的軟硬閾值折衷法與文中提出的開方法閾值法進行了去噪處理。分解層數(shù)為5層,開方法閾值法中的n取為1.8。
對于閾值的選取,Dohono等人曾給出通用閾值的選取,但在有些應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閾值并非十分理想,還需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其作一定的改進。閾值主要由噪聲方差的估計值和子帶系數(shù)的能量分布共同確定,大部分情況下,需要從觀測數(shù)據(jù)中估計噪聲方差。如果閾值λ選取過小,去噪后的信號仍然有噪聲的存在,造成去噪不完全;反之,如果閾值λ選取過大,部分有用信號將被誤認為噪聲而被濾掉,引起偏差。由于噪聲的小波變換系數(shù)隨著尺度的增大而減小,對信號進行去噪時,不同的分解層閾值的選取應該有所不同,并且隨分解尺度的增大,閾值應該有所減小。
本文采用文獻[3]給出的方法,即針對不同的分解尺度j,給出閾值的選取方法1),其中,N為相應層的小波變換系數(shù)的個數(shù),σ為噪聲方差。更加合適的閾值選取方法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的研究。
Bumps和Blocks的原信號與含噪Bumps和Blocks信號時域圖如圖4所示。
圖4 Bumps和Blocks原信號與含噪信號時域圖Fig.4 Time domain graphic of Bumps and Blocks original signal and noising signal
經(jīng)試驗可知,這幾種方法都能去除大部分的噪聲信號,其中,硬閾值方法殘留噪聲最多,軟閾值去噪比較平滑,但其對原始信號中突變的重現(xiàn)不夠。開方法在平滑度上要優(yōu)于軟硬閾值折衷法和硬閾值法,比軟閾值法略差,但在突變信號的保留上明顯優(yōu)于軟閾值法。
兩信號分別采用不同閾值處理方法進行處理的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各閾值處理方法去噪結果Fig.5 Results of each threshold processing method
為了能夠對分析結果進行量化,本文對幾種方法進行了500次仿真分析試驗并統(tǒng)計平均,得到各方法的信噪比(SNR)和均方差(MSE)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文獻[3]的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去噪效果均優(yōu)于軟閾值法和硬閾值法,開方法的效果略優(yōu)于折衷法。
表1 SNR和MSE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SNR and MSE
本文針對Donoho和Johnstone提出的軟硬閾值去噪方法的缺點,構造了一種新的閾值函數(shù),并對其進行分析,最后通過仿真試驗將該方法與傳統(tǒng)的硬軟閾值法和文獻[3]提出的軟硬閾值折衷法進行了比較。從試驗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本文的開方去噪方法在進行去噪處理時,在信噪比增益和最小均方誤差意義上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軟硬閾值法和軟硬閾值折衷法。試驗結果表明,新方法兼顧了軟硬閾值法的優(yōu)點,在去噪效果上要優(yōu)于以上三種方法。但由于該方法的參數(shù)n的確定需要一定的經(jīng)驗判斷,所以在使用時可能需要多次的試驗進行比較,以確定n的最佳取值。
[1]Donoho D L.Denoising by soft-threshold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95,41(3):613 -627.
[2]Donoho D L,Johnstone I M.Adapt to unknown smoothness via wavelet shrinkag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95,90(432):1200 -1224.
[3]趙瑞珍,宋國鄉(xiāng),王紅.小波系數(shù)閾值估計的改進模型[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9(4):625 -628.
[4]胡昌華,李國華,周濤.基于MATLAB 7.X的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小波分析[M].3版.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5]李祥兵,肖合林.基于 Matlab的小波閾值折衷去噪算法研究[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09,22(6):4 -6.
[6]陶紅艷,秦華峰,余成波.基于改進閾值函數(shù)的小波域去噪算法的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8,30(1):93 -95.
[7]朱艷芹,楊先麟.幾種基于小波閾值去噪的改進方法[J].電子測試,2008(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