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立,馮百歲
1)鄭州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鄭州 450052 2)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鄭州 450052
(2010-01-12收稿 責(zé)任編輯 徐春燕)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jié)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免疫紊亂在 IBD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CD98在胃腸道組織中高水平表達,可能是炎癥發(fā)生和持續(xù)化的重要因素之一[1]。作者分別采用流式細胞術(shù)和免疫組織化學(xué)方法檢測 UC患者外周血 T細胞和腸上皮細胞中 CD98的表達,報道如下。
1.1 對象 收集 2008年 8月至 2009年 11月鄭州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和住院 UC患者 60例,診斷標(biāo)準(zhǔn)參照文獻[2]。采用 Sutherland疾病活動指數(shù)[2]均診斷為初發(fā)型活動性。采用 Truelove和Witts潰瘍性結(jié)腸炎分度[2],分為中重度 UC組 30例,輕度 UC組 30例,其中男性分別為 14和 13例,女性分別為 16和 17例,年齡分別為 18~50(36.2±8.5)歲和21~49(38.2±6.8)歲。另選 30例健康志愿者為對照組,其中男 13例,女 17例,年齡 18~45(31.4±9.2)歲。3組間年齡及性別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2.540,χ2=0.956,P均 >0.05)。上述對象受試前 3個月內(nèi)均未接受氨基水楊酸、糖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未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病毒性肝炎或 HIV感染,并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主要試劑 小鼠抗人 CD98單克隆抗體、PE標(biāo)記的羊抗小鼠抗體和兔抗人 CD98單克隆抗體購于 Santa Cruz公司,FITC標(biāo)記的小鼠抗人 CD3抗體和紅細胞裂解液購于 Becton-Dickinson公司,免疫組織化學(xué)試劑盒和濃縮型 DAB顯色試劑盒購于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 標(biāo)本采集 分別采集 UC患者和對照組外周靜脈血 1 mL加入抗凝管中;結(jié)腸鏡下取 UC患者病灶處腸黏膜活檢,甲醛溶液固定。
1.4 T細胞 CD98陽性細胞百分率測定 外周血樣本加入紅細胞裂解液,離心并洗滌后,再分別加入小鼠抗人 CD98單克隆抗體、PE標(biāo)記的羊抗小鼠抗體和 FITC標(biāo)記的小鼠抗人 CD3抗體,利用流式細胞儀對樣本進行檢測。選用波長 488 nm的氬離子激光,以“門技術(shù)”劃定淋巴細胞,測定每個標(biāo)本門內(nèi) 10 000個細胞。測定結(jié)果用 Cellquest 3.0軟件(美國 Becton-Dickinson公司)進行雙色熒光參數(shù)的獲取和分析。記錄 CD3和 CD98雙陽性細胞占 CD3陽性細胞數(shù)的百分比,即為 T細胞中 CD98陽性細胞的百分率。
1.5 腸上皮細胞中 CD98的檢測 甲醛溶液固定后的腸黏膜組織,脫水制成蠟塊。切片后烤片、脫蠟、水化及抗原修復(fù),加山羊血清封閉液,再先后加入兔抗人 CD98單克隆抗體、生物素化二抗及試劑SABC,DAB顯色,蘇木素染色,鹽酸乙醇分化,脫水、封片并鏡檢。選擇 10個不重復(fù)視野(×400)觀察,每個視野計數(shù) 50個細胞。參照文獻[3]判定結(jié)果。陽性細胞百分比:~25%計 0分,~50%計 1分,~75%計 2分,>75%計 3分;著色強度:輕度著色計 1分,中度著色計 2分,重度著色計 3分。以上兩項得分之和≥3分為陽性,<3分為陰性。
1.6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用 SPSS 16.0進行分析。對照組、輕度 UC組和中重度UC組外周血T細胞 CD98表達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 LSD-t檢驗,其相關(guān)性采用 Spearman秩相關(guān)分析;輕度 UC組和中重度 UC組腸上皮細胞 CD98表達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檢驗水準(zhǔn) α=0.05。
2.1 外周血 T細胞中 CD98的表達 中重度 UC組、輕度 UC組和對照組T細胞 CD98陽性細胞的百分率分別為(43.40±5.09)%、(32.45±6.71)%和(28.42±4.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F=60.501,P<0.001),3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均 <0.05)。T細胞 CD98陽性細胞的百分率與UC的嚴(yán)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rs=0.739,P<0.001)。
2.2 腸上皮細胞中 CD98的表達 見圖 1。中重度UC組病灶部位腸上皮細胞中 CD98的表達(20/30,66.7%)高于輕度 UC組(11/30,36.7%)(χ2=5.406,P=0.020)。
圖 1 輕度 UC(A)和中重度UC(B)腸上皮細胞 CD98的表達(SABC,×400)
IBD是一種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的免疫相關(guān)性疾病,大量炎癥細胞浸潤并伴有免疫功能紊亂是其主要特征。在對 IBD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中,包括整合素在內(nèi)的黏附分子參與的免疫反應(yīng)和炎癥過程是當(dāng)前研究的熱點之一[4]。CD98是一個發(fā)現(xiàn)和研究時間不長的白細胞分化抗原,目前認為它有調(diào)節(jié) β1整合素、氨基酸轉(zhuǎn)運及細胞融合與增殖等功能[5]。研究[6]發(fā)現(xiàn),活化的 CD98上調(diào) β1整合素的表達及與胞外配合基的親和力,引起細胞黏附增加。另外,CD98可以使 β1整合素聚集為高密度的復(fù)合物,導(dǎo)致整合素活化[7]、整合素樣信號傳導(dǎo)和非貼壁依賴性生長[1],促進腸道炎癥的發(fā)生。
作者發(fā)現(xiàn),外周血 T細胞中 CD98的表達與 UC的發(fā)生有關(guān),并與其嚴(yán)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因此,可以嘗試檢測外周血 T細胞 CD98的表達來輔助診斷UC及其嚴(yán)重程度。此外,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輕度UC組腸上皮細胞中 CD98的表達亦低于中重度 UC組。
綜上所述,CD98在外周血 T細胞和腸上皮細胞中的表達可反映 UC的病情變化,CD98可能參與了 UC的發(fā)病過程,并且與疾病的嚴(yán)重程度相關(guān)。
[1]Kim SM,Hahn JH.CD98 activation increase surface expression and clustering ofβ1 integrins in MCF-7 cells through FAK/Src-and cytoskeleton-independent mechanism[J].J Exp Mol Med,2008,40(3):261
[2]中華醫(yī)學(xué)會消化分會炎癥性腸病協(xié)作組.中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8,47(1):73
[3]Mattern J,Koomagi R,Volm M.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ubgroups of squamous cell lung carcinomas[J].Clin Cancer Res,1999,5(6):1459
[4]Ghosh S,Panaccione R.Anti-adhesion molecule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Therap Adv Gastroenterol,2010,3(4):239
[5]Devés R,Boyd CA.Surface antigen CD98(4F2):not a single membrane protein,but a family of proteins with multiple functions[J].J Membr Biol,2000,173(3):165
[6]Fenczik CA,Sethi T,Ramos JW,et al.Complementation of dominant suppression implicates CD98 in integrin activation[J].Nature,1997,390(6655):81
[7]Rintoul RC,Buttery RC,Mackinnon AC,et al.Cross-linking CD98 promotes integrin-like signaling and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J].Mol Biol Cell,2002,13(8):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