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桂麗 王立萍 祖 晶 黃立業(yè)
(1山東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濟南 250014 2德州市水利局 德州 253014 3山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 濟南 250101))
小清河水質評價與污染源分析
矯桂麗1王立萍1祖 晶2黃立業(yè)3
(1山東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濟南 250014 2德州市水利局 德州 253014 3山東省科技情報研究所 濟南 250101))
本文利用小清河2010年黃臺橋、五龍?zhí)谩⒉┎龢蚝脱蚪菧?處代表斷面監(jiān)測數據的年均值,根據《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采用單因子評價法對小清河水質進行了評價,并用綜合污染指數法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用等標污染負荷法分析了主要污染源,最后提出了改善水質的建議和措施。
水質評價 單因子評價法 綜合污染指數法 等標污染負荷法
小清河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郊區(qū)北部,黃河南側。源于濟南西郊睦里閘,匯集黑虎、趵突、孝感諸泉水,與黃河南堤大致平行東流,途中接納繡江河、孝婦河、淄河等支流,流經歷城、章丘、鄒平等地,在壽光市羊角溝注入萊州灣。全長237km,總流域面積10572km2,是山東省泄洪、排澇、通航、灌溉、排污等綜合性大型人工河道。
根據《山東省水功能區(qū)劃》,小清河開發(fā)利用區(qū)共劃分為4個水功能二級區(qū),分別是小清河濟南飲用水源區(qū)、小清河濟南農業(yè)用水區(qū)、小清河濱州淄博農業(yè)用水區(qū)和小清河東營農業(yè)用水區(qū),水質代表斷面分別是黃臺橋、五龍?zhí)?、博昌橋和羊角溝,水功能區(qū)劃情況詳見表1。
采用單因子評價法,按照《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對小清河的水質狀況進行了評價。評價選用的數據為黃臺橋、五龍?zhí)谩⒉┎龢蚝脱蚪菧?處代表斷面2010年的年均值。評價項目包括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揮發(fā)酚、氰化物、砷、六價鉻、汞、鋅、鎘、鉛、銅、硫化物、氟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硒等18項。
評價結果表明,上述4處斷面均為劣Ⅴ類,均超出水功能區(qū)水質目標,主要超標項目均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揮發(fā)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
確定主要污染物的方法為通過計算某斷面各項污染指標的污染分指數和某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式1,式2),計算各項污染指標的污染分擔率(式3),比較污染分擔率的大小來確定某斷面的主要污染物。
綜合污染指數:
式中,Pj為j斷面水污染綜合指數;Pij為j斷面i項污染指標的污染指數;Ci0為i項污染指標的評價標準值;Cij為j斷面i項污染指標的年均值。
污染分擔率:
式中,Kj為i污染指標在該河流諸污染指標中的污染分擔率;Pij、Pj同前式。
通過對4處代表斷面水質狀況的計算分析,發(fā)現主要污染物均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總磷、氨氮、揮發(fā)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它們的污染分擔率之和占全部污染指標分擔率的85.5%~98.1%(見表2),說明這7項指標為小清河的主要污染物。
根據單因子評價法和綜合污染指數法評價結果,小清河主要超標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總磷、揮發(fā)酚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造成這些污染物的來源可分為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點源污染主要是入河排污口。隨著小清河流域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yè)污水產量大幅度增長,排污口數量也迅速增加。根據2010年山東省入河排污口核查結果,排入小清河水功能區(qū)的排污口共計46個,其中小清河濟南飲用水源區(qū)15個,小清河濟南農業(yè)用水區(qū)23個,小清河濱州淄博農業(yè)用水區(qū)3個,小清河東營農業(yè)用水區(qū)7個,這些排污口涉及造紙、制藥、化肥、石油、化工、紡織等行業(yè)。根據監(jiān)測結果,2010年各水功能區(qū)污水和污染物入河量見表3。
采用污染源等標負荷法,按照《山東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656-2006)對小清河46處排污口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表明各水功能區(qū)污染負荷比從大到小排列累加值超過85%的排污口如下:
(1)小清河濟南飲用水源區(qū):西洛河入清排污口、東洛河入清排污口、板橋橋入清排污口、柳行河入清排污口、北太平入清口、臘山入清口排污口。
表1 小清河水功能區(qū)劃情況
表2 小清河水功能區(qū)代表斷面主要污染指標的污染分擔率
表3 2010年小清河水功能區(qū)污水和污染物入河量
(2)小清河濟南農業(yè)用水區(qū):大辛石河入清排污口、石河閘排污口。
(3)小清河濱州淄博農業(yè)用水區(qū):桓臺縣環(huán)科污水處理廠排污口、濱州市鄒平縣魏橋紡織集團排污口。
(4)小清河東營農業(yè)用水區(qū):東營市廣饒縣齊魯石化排污口、東營市廣饒縣金嶺氯堿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廠排污口。
農村面源污染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問題。近年來,農業(yè)生產中有機肥料施用量大幅度減少,氮、磷、鉀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化肥使用的快速增長致使這些農藥大部分流失在土壤、水體和大氣中,而大量的殘留農藥隨降雨進入水體,以及水土流失過程中土壤養(yǎng)分和有機質隨泥沙一起被帶入水環(huán)境,造成水環(huán)境污染。另外,農膜的廣泛使用使大量農膜殘留于土壤中,由于農膜很難降解,影響水肥傳導,也造成大量化肥流失。
5.1.1 飲用水源區(qū)
根據《水法》和《入河排污口監(jiān)督管理辦法》,飲用水源區(qū)禁止設置入河排污口。對于小清河濟南飲用水源區(qū)已設的入河排污口,通過清潔生產或污水處理回用等措施實現零排放;對治理后不能實現零排污的入河排污口,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截污改排方案導入污水處理廠或其他水域;對于無法通過清潔生產或截污改排實現零排污的入河排污口采取關閉或搬遷污染源等措施。
5.1.2 其他水功能區(qū)
對于飲用水源區(qū)以外的其他水功能區(qū),也要逐步采取入河排污口限制與治理措施。整治方案主要包括產業(yè)結構調整、企業(yè)廢水深度處理、入污水管網集中處理、改道排放、截污后集中遠距離輸送、污水處理后回用、搬遷排污企業(yè)以及入河排污口歸并或改排其他符合水體功能水域等。城市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后可用于工業(yè)冷卻水、城市景觀和園林綠地用水等。
在化肥污染防治對策上,應當采取改善施肥方式,調整化肥品種結構,采用高效、復合、緩效新化肥品種,增加有機復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廣生物肥料的使用,以減少化肥對水環(huán)境的污染。
在農藥污染防治對策上,應開發(fā)、推廣和應用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限制銷售高毒性、高殘留農藥,減少有機農藥的使用量,發(fā)展低毒、高效、低殘留量新農藥,提高施藥技術,合理施用農藥,減少農藥造成的水環(huán)境污染。建立示范工程,加強對畜禽排泄污染物的有效處理。進一步合理布局農村集約化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加強和改進對畜禽排泄物的綜合利用和各種宰殺場、食品加工廠的環(huán)境管理,建立示范工程,積累經驗逐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