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學院 邊名鴻 左 勇 陳欲云
氯霉素(CAP)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抗生素,在各種動物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其具有嚴重的毒副作用,長期微量攝入氯霉素不僅會使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多種菌株產(chǎn)生耐藥性,而且會引起動物機體正常菌群失調(diào),抵抗力降低,易感染各種疾?。ㄔx等,2008)。氯霉素在食用動物中的殘留,可通過食物鏈在人體中富集,能引起人類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狀白細胞缺乏癥等疾病,因此,氯霉素在動物性食品中的殘留對人類的健康構(gòu)成了潛在危害。歐盟、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相繼禁止或嚴格限制使用氯霉素。我國農(nóng)業(yè)部也已禁止使用該藥(滑靜等,2003)。但由于氯霉素抑菌效果好,價格低廉,常被違法使用。因此,探索靈敏、高效、快速的氯霉素殘留檢測方法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酶聯(lián)免疫測定法(ELISA)作為一種食品中殘留藥物的檢測技術(shù),因其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廣泛應用于氯霉素殘留檢測上,國外已將此方法的試劑盒商品化。目前我國用于氯霉素殘留檢測的ELISA試劑主要來源于進口,價格比較昂貴,國內(nèi)雖有一些采取雜交瘤技術(shù)生產(chǎn)抗氯霉素單克隆抗體的方法,但普遍存在著生產(chǎn)規(guī)模小、質(zhì)量不穩(wěn)定、生產(chǎn)成本高和難于放大生產(chǎn)等問題?;蚬こ虇捂溈贵w分子質(zhì)量小,制備方法簡單,能夠通過基因改造來增強其親和力和特異性,特別是易于放大生產(chǎn) (沈倍奮等,2005),將其應用于ELISA檢測中,則可以解決目前ELISA應用中的眾多問題。本論文研究了基因重組單鏈抗體高效表達的影響因素,為下一步的研究和生產(chǎn)提供條件。
1.1 實驗儀器與試劑
1.1.1 實驗儀器 SW-CJ-IF型凈化工作臺 (蘇州安泰空氣技術(shù)有限公司);THZ-051型高精度數(shù) 控 搖 床 (SHENRGY BIOCOZOR公 司 );D-37520型臺式冷凍高速離心機 (Thermo公司);垂直板電泳槽、恒流電泳儀、凝膠掃描分析系統(tǒng)(上海天能有限公司)。
1.1.2 實驗菌株和培養(yǎng)基 抗CAP單鏈抗體工程菌BL21菌株,本實驗室保存。
LB培養(yǎng)基:0.5%胰蛋白胨,0.5%酵母抽提物,1% 氯化鈉。
1.1.3 試劑 Tris、HCl、IPTG、SDS、 丙烯酰胺、EDTA、β-巰基乙醇、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過硫酸銨、TEMED、溴酚藍、甘氨酸、NaCl、NaAc 等均購自廣州威佳科技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生長曲線的繪制 取保存菌種,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2 mL的試管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活化過夜。第2天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100 mL的三角瓶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進行培養(yǎng), 分別在 0、1、2、3、4、5、6、7 h 取 1 mL 培養(yǎng)液,用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測OD600。以時間為橫坐標、OD600為縱坐標,繪制工程菌的生長曲線。
1.2.2 誘導物的優(yōu)化 取保存菌種,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2 mL的試管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活化過夜。第2天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100 mL的三角瓶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培養(yǎng)3 h后,分別加入IPTG、乳糖、別乳糖進行誘導,4 h后停止培養(yǎng)。各取100 μL菌液,5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分別加入100 μL 2×上樣緩沖液,100℃沸水浴煮沸5 min,12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進行垂直板電泳。
1.2.3 誘導時機的優(yōu)化 取保存菌種,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2 mL的試管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活化過夜。第2天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100 mL的三角瓶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分別培養(yǎng)至1.5、3、4.5 h時,加入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均誘導培養(yǎng)4 h后停止。各取100 μL菌液,處理方法與1.2.2中相同,進行SDS-PAGE檢測。
1.2.4 誘導時間的優(yōu)化 取保存菌種,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2 mL的試管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活化過夜。第2天以1%的接種量接種在100 mL的三角瓶培養(yǎng)基中,37℃,200 r/min培養(yǎng)至3 h加入IPTG誘導表達。從誘導0 h開始,分別在誘導 1、2、3、4、5 h 取樣, 每次取 100 μL 菌液,處理方法與1.2.2中相同,進行SDS-PAGE檢測。
2.1 工程菌的生長曲線 在100 mL的三角瓶培養(yǎng)基中,工程菌在37℃,200 r/min的條件下生長,其OD600隨時間變化如表1。
表1 工程菌生長的OD600變化
以時間為橫坐標,OD600為縱坐標繪制的生長曲線如圖1。
圖1 工程菌生長曲線
由圖1可以看出,工程菌的生長規(guī)律在1.5 h進入對數(shù)生長早期,3 h進入對數(shù)生長中期,4.5 h進入對數(shù)生長末期,6 h開始進入穩(wěn)定期了。
2.2 誘導物的優(yōu)化 對于構(gòu)建的抗CAP單鏈抗體基因工程菌BL21,使用三種誘導物進行誘導表達后,與空白宿主菌比較,在分子質(zhì)量大約為28 kD處均有一新增條帶,如圖2所示。此大小與抗CAP單鏈抗體的理論大小相一致,判斷為單鏈抗體目的蛋白。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三種誘導劑的誘導效果不同,使用IPTG作誘導劑,外源蛋白的表達量最高,掃描顯示高達45%,其他兩種誘導物的表達量分別為25%和35%,相比較IPTG的效果較好。
2.3 誘導時機的優(yōu)化 基因工程菌生長和外源蛋白的表達是一種矛盾,外源蛋白的表達會影響工程菌自身的生長,所以選擇合適的誘導時機對獲得高的產(chǎn)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結(jié)合表2和圖3中可以看出,培養(yǎng)3 h進行誘導,外源蛋白的表達量掃描顯示達43%,菌體的生物量OD600值為4.010;培養(yǎng)1.5 h進行誘導,外源蛋白的表達量掃描顯示高達52%,菌體的生物量OD600值為3.212;培養(yǎng)4.5 h進行誘導,菌體的OD600值為4.450,外源蛋白的表達量掃描顯示只有33%。外源蛋白的總產(chǎn)量既與外源蛋白表達的百分比有關(guān),也與工程菌的生物量有關(guān),需從相乘的角度綜合考慮,因此選擇培養(yǎng)3 h后進行誘導表達較優(yōu)。
圖2 不同誘導物對蛋白表達的影響
表2 不同誘導時機下菌體的OD600
圖3 不同誘導時機對蛋白表達的影響
2.4 誘導時間的優(yōu)化 外源蛋白在宿主菌中的積累會隨著時間而發(fā)生變化。一般會隨著時間的進行,從零開始逐漸增多,直至達到一峰值,有些工程菌會維持峰值不變,有些會隨著時間的進行,由于菌體內(nèi)蛋白酶的作用,外源蛋白的表達量會轉(zhuǎn)而降低。因此篩選出合適的誘導時間對獲得高產(chǎn)、控制發(fā)酵進程有重要意義。 本試驗中,抗CAP單鏈抗體基因工程菌誘導3 h的蛋白表達量為 35%,誘導4 h為 45%,誘導5 h為 40%,如圖4。因此把誘導時間定為4 h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圖4 不同誘導時間對蛋白表達的影響
基因工程產(chǎn)品的表達優(yōu)化對于工業(yè)生產(chǎn)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表達優(yōu)化,可以為發(fā)酵生產(chǎn)提供良好的工藝條件,降低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提高產(chǎn)品的競爭力(顧娟等,2010)。外源蛋白表達的影響因素較多,有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溫度、誘導物的種類、誘導物的濃度、誘導時機、誘導時間等,其中誘導物的種類、誘導時機、誘導時間是較為重要的三個影響因素(邊六交等,2006)。本實驗就此三個主要因素,對抗氯霉素單鏈抗體的高效表達進行了研究。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三個因素均對表達有較大影響,最終選取IPTG作為誘導物、接種后培養(yǎng)3 h進入對數(shù)生長中期開始誘導、誘導4 h結(jié)束作為高效表達的優(yōu)化工藝。
[1]邊六交,楊曉燕,樊鈺虎,等.重組鼠源角質(zhì)細胞生長因子的發(fā)酵表達優(yōu)化及純化[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6,37(5):314 ~ 317.
[2]顧娟,勞勛,金明飛,等.人胰高血糖素樣肽-1突變體融合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自誘導表達優(yōu)化[J].微生物學通報,2010,37(5):726 ~ 731.
[3]滑靜,于同泉,孫英健,等.動物牲食品中氯霉素殘留檢測的研究進展[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報,2003,20(12):36 ~ 37:.
[4]沈倍奮,陳志南,劉民培.重組抗體[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1~37.
[5]袁耀輝,李鋒,柴春彥,等.動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殘留檢測技術(shù)進展[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2008,6: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