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昌亮
重慶永榮長河煤電有限公司,重慶 400900
長河煤電公司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大地構(gòu)造位置位于川東褶皺帶中部之西山背斜之西翼南段,伴隨礦井+200m水平大、小雙連煤層的采完,以及正連煤層的部分開采,在開采重點轉(zhuǎn)入±0m水平后,+200m水平以上采空區(qū)水和地表水就成了礦井涌水的主要水源,有效地防治水患,則是保證礦井安全的關鍵。筆者根據(jù)現(xiàn)有水文地質(zhì)資料,綜合分析礦井涌水特征,并對礦井防治水提出幾點意見。
長河井田為單斜構(gòu)造,地層走向呈北北東向,與西山背斜一致,傾向北西西,井田南部因近西山背斜傾沒端,傾角稍緩,一般為30°~45°,井田北部傾角稍陡,為50°~70°,煤系為三疊系上統(tǒng)須家河組(T3xj),主采上統(tǒng)須家河組(T3xj)第五段(上煤組)大、小雙連煤層和第三段(中煤組)局部可采煤層正連、花連煤層。
礦區(qū)為低山丘陵地形,侵蝕地貌,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屬單斜山構(gòu)造流水地貌。區(qū)內(nèi)無大的河流和地表水體,橫向溝谷發(fā)育,主要有甸子溝、爛泥溝、新廠溝、上升灣溝、白楊灣溝、劉家溝等,多為時令性溝谷,溝谷動態(tài)變化大,大氣降水、井窯水,泉水等為其主要補給水源。該區(qū)主要含水層為須家河組六、四段,均為砂巖裂隙含水,且砂巖與泥巖相間沉積,水力聯(lián)系差,含水層富水性淺部較強,深部弱甚至不含水;由于含水層和相對隔水層其富水性均不強,加之含水層和相對隔水層交替出現(xiàn),由此其本身不對礦井構(gòu)成大的危害(見表1)。
表1 含水層與相對隔水層富水性表
地下水主要為大氣降水補給。由于富水層的大面積出露以及淺巖層裂隙的發(fā)育,為地下水的補給和地下水徑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通道。大氣降水到地表后,除一部分因地表坡度大而流失外,另一部分地表水順巖石孔襲及裂隙沿重力方向運動深入地下,補給地下水。
大雙連煤層頂板深灰色泥巖,雖露頭位于順向坡上,但坡度大,不利于大氣降水對地下水的補給,富水性較弱,一般出水點以滲透水和滴水形式出現(xiàn),巷道潮濕,有局部滴水。
小雙連煤層頂板灰色粉砂質(zhì)泥巖,富水性弱,一般也以滲水和滴水形式出現(xiàn)。
正連、花連煤層頂板上的砂巖段(T3xj4)為中粒長石石英砂巖,硅質(zhì)膠結(jié),性脆,裂隙發(fā)育,涌水點比較多,但涌水點之間有明顯的襲奪現(xiàn)象,剛揭露時涌水量比較大,但隨掘進出現(xiàn)新的出水點,原涌水點水量有所減少,以至干涸。礦井淺部為富水帶,特別是+200m水平以上,涌水水源多,有大氣降水,地表水、風化裂隙水以及小窯水。煤層頂板、底板、煤層都有涌水點分布。涌水的形式有淋水、滴水,也發(fā)生突水,水量大小隨氣候變化,一般雨后20h,涌水量明顯增大,48h達到頂峰。
礦井涌水量與開采深度成反比,隨開采深度的增加其涌水量越小,+200m水平以上常年涌水,且水量較大,占整個礦井涌水量的70%。+200m~170m為隔水帶,基本阻隔了地下水的垂向補給,+170m以下為貧水帶,出水點少,其水源主要是+200m水平以上裂隙水沿裂隙或煤層緩慢地順層補給,涌水量受氣候影響較小,但涌水量受開采面積增大而有所增大,涌水形式多為淋水,一般不會出現(xiàn)突水。
長河公司淺部老窯較多,幾乎每條沖溝都有老窯開采遺跡,開采最低標高:F1上盤上煤組300m~320m,中煤組350m~380m,采空區(qū)面積大470萬m2,采空區(qū)水多沿采空區(qū)裂隙流入較低的巷道中,直接對礦井充水。
井田內(nèi)淺部斷層較多,這些斷層屬壓扭性逆斷層,張性裂隙不發(fā)育,在已采范圍內(nèi),據(jù)巷道揭露落差大于20m的斷層有四條,斷層破碎帶較寬,一般為1.6m~30m,泥質(zhì)或鈣質(zhì)充填很致密,有時斷裂帶內(nèi)有揉皺現(xiàn)象,所揭露斷層均不含水,如+200m水平北一運輸石門遇全井田最大斷層F1時,斷層破碎帶附近巷道僅有少量淋水,而且地面也未見一處斷層泉出露,說明斷層導水性不強,富水性弱。
礦區(qū)內(nèi)隔水層主要為粉砂質(zhì)泥巖,泥巖或泥質(zhì)粉砂巖,朔性大,遇水膨脹封閉裂隙,為良好的隔水層,當其為頂板時,工作面一般不出現(xiàn)突水現(xiàn)象。由于開采煤層距含水層都有較遠距離,開采后,頂板冒落不會破壞上覆含水層。
2004年以來,共取井下涌水點及地表溪溝水樣5個,不同水樣但水質(zhì)變化不大,水質(zhì)類型為SO4HCO3-Ca,礦化度較低,老空水為SO4HCO3-CaNa,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地表水的混合物,最大特點是SO4-較高。長河礦井涌水量主要是大氣降水,隨降雨量大小而變化,1月~5月涌水量較小,一般穩(wěn)定在150m3/h以內(nèi),5月份開始增大,7月份~8月份達到最大值,一直持續(xù)到10月份,甚至11月份,12月份涌水量明顯減少。
1)+200m水平以上為采空區(qū),大大增加了積水空間,降低了阻隔地表水滲透的能力,地表水通過各種透水通道進入采空區(qū),再進入礦井,導致礦井涌水量增大,因此防止采空區(qū)水是長河水文地質(zhì)工作的重點;
2)礦井涌水量主要是補給的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雨季涌水量是枯季的3倍~5倍,要加強礦井南北翼河床以及斷層切割地帶地表防治水工作,堵塞水源通道,疏通渠道,在煤層露頭附近禁止修建水池等人為水體,另外還要制止小煤礦開采露頭煤柱,防止涌水量繼續(xù)增大,威脅礦井安全;
3)雖然斷層導水性差,但在接近斷層時,仍要采取措施,特別是落差較大的斷層,在斷層切割煤層露頭和含水層地段,要按設計要求留足斷層保護煤柱,確保開采后不引起斷層活化,增大導通地表水的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礦井涌水量大小與水源、補給條件、補給通道以及煤層頂?shù)装鍘r性有直接的關系。長河公司礦井涌水量大小隨季節(jié)和氣候變化而變化,雨季涌水量增大,枯季涌水量減少,為提高水文地質(zhì)預測預報準確性以及雨季三防工作提供了技術依據(jù)。
[1]張光德,李棟臣.礦井水害防治[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2]王強,李振林,王計堂,礦井地質(zhì).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