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登林
項目全過程跟蹤評審是財政投資評審的一種重要評審方法,因具有前瞻性、實時控制性的特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一些財政投資的重點項目和大型項目中,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由于全過程跟蹤評審對項目涉及較深,某些日常評審工作中的普遍性問題也顯得更為突出。近年來,太原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對大型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百校興學工程、長風文化商務區(qū)建設工程以及新南站建設工程等均進行了全過程評審?,F(xiàn)就此評審方法在實施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思考同大家分享和探討。
全過程跟蹤評審,就是在項目建設前期開始介入,并隨著項目的進展,對項目概算、預算、工程款撥付、結算和決算逐一進行評審,以達到合理控制政府投資項目建設資金為主要目的的一種評審方法。這種評審方式,可以將財政管理中對財政資金的被動控制變?yōu)橹鲃涌刂疲侠淼乜刂乒こ掏顿Y,從而提高財政評審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相對于傳統(tǒng)的事后評審,它不但使評審人員提前熟悉項目情況、提高評審結論的權威性,同時更有利于直接把握投資方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財政資金的效益。兩者相結合,使得財政投資評審機構往往能夠成為上級領導正確決策的得力助手。尤其對于投資額和影響力都較大的城建項目,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
全過程跟蹤評審雖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然而在執(zhí)行時由于其涉及面較廣,也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
1)“全過程”與“抓重點”的問題。全過程跟蹤評審工作量較大,對我們評審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要注重對項目的整體分析,找準那些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的環(huán)節(jié),同時發(fā)揮自身能動性,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審。例如在我市“百校興學”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跟蹤時,主要跟蹤的環(huán)節(jié)在于墻體加固中鋼筋布置的間距是否符合圖紙的要求、噴射混凝土的厚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等。在道路改造項目中對軟地基處治、道路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攤鋪厚度等進行重點的跟蹤評審。
在項目建設的前期,結合目前全國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要求,我們不但要充分發(fā)揮在項目立項程序審查、概算審查、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審核、招標文件、合同條款審查等方面的作用,也要在物資采購和資金管理方面進行嚴格把關。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跟蹤評審的重點就是對工程變更簽證的控制,必須對相關單位提出的設計、施工變更進行技術經(jīng)濟分析,對其經(jīng)濟性和合理性進行復核。對影響造價較大的變更要真實詳盡地收集好現(xiàn)場資料,對總價較高的材料應協(xié)助建設單位進行實時的市場價格調查,控制投資、嚴禁超概。同時,要及時了解工程中遇到的問題,站在財政的角度對建設單位的具體處理方法及整體管理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在項目建設后期,跟蹤評審的工作重點在于對相關資料的檢查和對最終造價的審核。結算的評審是評審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但如果能夠提前介入,就會擁有充分有力且完備的評審依據(jù),這個時期的工作往往就會事半功倍。
2)自身定位和具體操作問題。在全過程跟蹤評審中,財政投資評審機構不可避免的要與建設項目的各個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協(xié)調。一般來講,與評審工作聯(lián)系較多的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在全過程評審中如何能做到自身的準確定位,工作“到位”而不“越位”,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建設單位是建設項目管理的主體,承擔項目的質量、進度、造價控制等管理工作。對于建設單位,在跟蹤評審時要處理好監(jiān)督和服務的關系,一方面應充分尊重并聽取其意見,做好服務工作,不能以監(jiān)督者的身份代替管理者;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在服務中監(jiān)督、保證財政資金的使用安全和效率。
監(jiān)理單位是依照法律、法規(guī)以及有關技術標準、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設計文件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的實施進行監(jiān)督管理,并對施工質量承擔監(jiān)理責任的單位。監(jiān)理單位常駐現(xiàn)場,掌握著最真實、最直接的現(xiàn)場資料,他們的意見往往是評審的重要依據(jù),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不能以評審者的身份代替監(jiān)理者。但是,目前我國的監(jiān)理市場還不太規(guī)范,監(jiān)理單位的水平良莠不齊,對某些有爭議且對造價影響較大的問題在評審時還是應該親力親為,做到心中有數(shù)。
施工單位是指建筑工程的總承包單位或分包單位、勞務分包單位,是工程的具體實施者,按照合同和相關法規(guī)進行工程施工并得到相應報酬。從本質上講,施工單位的利益和建設單位是對立的,尤其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建筑市場還很不規(guī)范,工程實施情況又十分復雜,在利益驅動下,有些違規(guī)施工單位會采取種種手段套取政府投資。對于施工單位,在跟蹤評審中我們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加大前期的介入力度,規(guī)范招投標過程、增強合同的完備性和約束性,同時對后續(xù)的變更簽證嚴格把關、客觀求證,對有條件的簽證變更實時結算、現(xiàn)場結算,避免“后遺癥”;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秉承“不唯增、不唯減、只唯實”的科學評審觀,要在與施工單位充分溝通的基礎上進行客觀評審,以理服人。實踐證明,這是擴大財政投資評審影響力、提升財政投資評審地位和權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科學發(fā)展觀在財政投資評審上的重要體現(xiàn)。
3)概、預算評審的問題。一般來講,對工程造價影響最大的時期是項目前期的決策階段。然而,由于一些客觀原因,財政職能目前還很難延伸到這個階段。相應的,全過程跟蹤評審對這一階段的介入也比較有限。從根本上講,這個問題牽涉到財政部門和投資主管部門對項目概、預算評審的職能劃分。這種投資決策與財政資金供給的相互分離,的確削弱了財政部門對投資支出的預算控制作用和對財政資金的整體調控作用。面對這種情況,各級財政部門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投資管理職能,建立適當?shù)呢斦窘ㄔO支出預算評審“倒逼”機制,力爭扭轉只能事后“亡羊補牢”而不能事前“防患未然”的被動局面。
4)項目結算評審的問題。由于工程結算涉及最終造價的確定,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而基建項目又普遍存在著建設周期長、具體情況復雜的特點,因此工程結算評審也往往是最復雜、最耗精力和時間的一項評審工作。但如前所述,這種事后評審也存在著一些自身的問題。有些投資評審機構由于種種原因,往往將工程結算委托中介機構代為評審。這種做法的一大好處是可以騰出精力,集中力量去進行效益更高的事前、事中評審。然而,也存在著某些中介機構責任心不強、政策把握不到位等問題。對此,一方面要加強對所委托中介機構的管理,加大對中介機構評審結果的稽核力度,對不同中介機構根據(jù)其評審結果的合理性建立信用檔案;另一方面要引入競爭機制,公開招標,擇優(yōu)委托。
綜上所述,全過程跟蹤評審加強了事前評審的力度,但此項工作對評審機構的評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進一步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機構的自身建設,牢固樹立反腐倡廉的意識,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全過程跟蹤評審的作用。
[1]梁曉玲.淺析經(jīng)濟責任審計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0,36(29):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