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平
工程造價是一個工程項目的價格體現,它是項目決策的依據,是制定投資計劃和控制投資的依據,是籌集建設資金的依據,是評價投資效果的重要指標;同時它也是利益合理分配和調節(jié)產業(yè)結構的重要手段,所以一個工程干得好不如管得好,管得好不如算得好。足見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工程造價有兩種含義:一種廣義地講,就是指工程項目從籌建一直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中建設單位總的投資費用;另一種狹義地講,就是指施工階段施工單位進行工程建設所有的成本費用及在工程發(fā)包階段的投標價格(預期費用)或者是在工程結算階段的實際工程造價(實際費用)。
要切實做好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主要是做好以下幾方面。
合同管理全過程就是由洽談、草擬、簽訂、生效開始,直到合同失效為止。合同管理不僅要重視簽訂前的管理,更要重視簽訂后的管理。管理就是需要把過程的系統性和動態(tài)性相結合。所謂動態(tài)性,就是要注意履約全過程的情況變化,特別要掌握對自己不利的變化,及時對合同進行修改、變更、補充或中斷甚至終止。1)合同起草。合同簽訂過程中,雖然有標準的合同文本,但實際中各個工程情況各異,所以標準文本會有浮動范圍。哪些條款可以變動,哪些條款可以談判,哪些條款則絕對不能變動。在標準文本的基礎上做一份有利于自己的合同文本。2)合同談判。合同的談判過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敲定成功的,往返很多,變化頻頻??刹扇【S持一個文件,進行分欄,逐點說明我們的立場,供應商的立場,雙方的共識等內容,并標明時間。這份文件有助于雙方的溝通,以供拍板決策,也可約束甲方、供應商等,防止對方對達成的共識內容反悔。3)合同執(zhí)行。簽了合同并不意味著合同就自動生效、能夠順利執(zhí)行。合同的執(zhí)行需要雙方督促約束,全過程的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是合同順利執(zhí)行的前提。4)組織設置。合同管理的任務必須由固定的人員來完成。要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必須使合同管理工作專門化和專業(yè)化,在承包企業(yè)和建筑工程項目組織中應設立專門人員負責合同管理工作。根據實際情況中遇到、發(fā)生過的一些案例,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a.合同內容不夠嚴謹;b.合同簽訂后沒有進行合同交底;c.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忽視變更管理。其問題出現的原因:a.對市場與合同的關系缺乏認識;b.對合同與合同管理的關系缺乏認識;c.企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的合同法律意識淡薄。
建設工程概預算是指執(zhí)行工程建設程序的過程中,根據不同設計階段設計文件的具體內容,參照國家規(guī)定的定額、指標及各項費用取費標準,預先計算和確定每項新建、擴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資額的文件。
1)預算方法存在滯后性。由于科技的進步,在建筑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不斷涌現和應用的形勢下,在編制預算時,需要進行定額換算或者補充、暫定。原有的預算方法多為靜態(tài)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就在某些方面給工程造價造成一定的偏差。2)施工圖預算缺乏全過程意識。在施工中,往往缺乏建設項目全過程綜合管理的意識。由于施工圖預算僅僅是在工程施工前期進行的,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市場、人為因素的變化,所以過程中各種額外的費用支出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所以盲目地以施工圖預算指導施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了解項目工程現場情況和施工組織的特點。掌握工程建設項目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并考慮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是編制好施工圖概預算的必要環(huán)節(jié)。2)熟悉設計圖紙,充分理解設計意圖,正確計算工程量。概預算編制人員必須充分熟悉各種定額手冊,相關的說明、解釋。再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進行準確的應用。同時要完全掌握施工圖的所有內容,包括工程部位的施工程序,具體做法,材質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正確合理的套用定額,準確計算工程量,不重算,不漏算。3)客觀分析價格因素,價差調整要留有余地。對變化較大的主要材料,要預測其可能的變化幅度,并根據經驗分析,利用各項工程造價指標,合理確定價差,適時地調整價差,盡可能地使概預算編制是按動態(tài)要求進行編制,這樣會更合理接近實際。4)充分利用計算機來編制概預算。因為工程概預算編制通常時間緊,任務急,所以有效準確地利用概預算軟件進行編制,會大大減少概預算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概預算的編制效率,從而保證概預算編制工作的高效,高質量要求。5)提高工程造價人員的素質。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日趨完善對概預算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造價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知識,而且還要掌握全面的法律政策、市場信息、施工工藝等多方面的綜合性知識,既要對建設工程中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掌握,又要對整個建設工程全面熟悉。這就要求從事造價的人員具備較高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
工程結算體現了該工程的最終造價,即工程的實際價格。為了把好工程竣工結算的審查關,所以要嚴格從以下幾方面抓好:
1)審定、核對工程量。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結算審查的關鍵。
2)審核材料用量及價差。材料用量的審核,主要是審核影響工程造價較大的主要材料及設備的消耗量,并按照相關規(guī)定及要求,核對其數量,實際價格,價差是否準確,確定最終的量及價。
3)審查隱蔽驗收記錄。驗收的主要內容是檢查其是否符合設計及質量要求,其中設計要求中包含了工程造價的組成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驗收記錄上除有監(jiān)理工程師及有關人員簽字確認外,還需要加蓋建設單位公章,并注明記錄日期,防止事后補辦記錄或虛假記錄的發(fā)生,為竣工結算減少糾紛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據,同時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價。
4)審查設計變更簽證。設計變更應由原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更通知單和修改圖紙,設計、校審人員簽字并加蓋公章,經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工程師審查后確認,結算中按此編制報送。
5)審查工程定額的套用。在實際工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工程材料都可直接套用定額,對于不同材料或者增減內容,應在原定額中仔細分析,計算,準確地把握好定額的套用,做到量價合理可行。
6)審查各項費用的計取。在核實費用計算程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各項費用計取基數;b.取費標準的確定與地區(qū)分類工程類別;c.按規(guī)定需要單獨列項的;d.有無規(guī)定不需計取的費用;e.有無漏項;f.材差調整是否全面準確。
綜上所述,合同管理是工程造價控制的核心內容;而準確編制合理的概預算則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部分,搞好竣工結算工作,把好審核報送關,則是工程實際造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就是做好上述工作,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建設項目合理的工程造價,最終維護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各自合理的經濟利益,將更好地適應建筑市場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