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確定防治對象田。調查稻瘟病常發(fā)區(qū)、感病品種種植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本田出現(xiàn)發(fā)病中心(病株率達3%以上)或急性病斑(病斑為暗綠色水浸狀,無光澤,多為橢圓形,密生青灰色霉層),即確定為葉瘟防治對象田。凡是稻瘟病常發(fā)區(qū)、感病品種種植區(qū)和發(fā)生了苗瘟、葉瘟的地方則確定為頸瘟預防田。
二、注意找準防治適期。對于葉瘟,一旦發(fā)現(xiàn),立即施藥一次,藥后7-10天檢查,如果病斑不再有青灰色霉層,則停止打藥,否則再補施一次。對于頸瘟,則必須采取預防的辦法。預防的關鍵時期是水稻破口初期(即破口5-10%時)和齊穗期。
三、注意選擇對路農藥。葉瘟防治藥劑重點選用治療性藥劑如40%的富士1號乳油100毫升/畝或30%稻瘟靈乳油150毫升/畝。對坐蔸化苗的中心病團田塊,要采取割葉、重栽等措施,同時輔以藥劑防治,要在控制了病害的基礎上,噴施磷酸二氫鉀和撒施尿素,促進新葉生長和增加分孽。頸瘟預防的藥劑則選擇預防性藥劑如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20-30克/畝或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克/畝等。
四、注意選擇正確的施藥方法。一是噴霧器選擇要正確。目前,大多數(shù)農民使用的噴霧器是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如果年久失修,霧滴較大,建議最好選擇衛(wèi)士牌手動噴霧器或PB-16型手動噴霧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機動噴霧器統(tǒng)一防治。二是畝用藥液量要正確。如果是手動噴霧器,每畝藥液量不少于50公斤,相當于三噴霧器。如果是機動噴霧器,每畝藥液量為7.5-10公斤。三是噴藥方法要正確。對于葉瘟的防治,由于稻瘟病病菌孳生在葉背,因此打藥時,注意采取側噴(噴頭側向)的辦法,盡量讓藥液接觸葉背。而頸瘟預防,則要采取側噴與下噴(噴頭向下)相結合的辦法。四是施藥時間要正確。由于今年雨水多,往往日晴夜雨,施藥特別困難,要注意搶晴施藥,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上午露水干后或者下午三點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