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衛(wèi)民
(揚州職業(yè)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0)
高職高專類院校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的人才,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yè)普遍開設了多媒體技術課程。大學生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正確理解多媒體技術領域里的基本知識,了解多媒體常見硬件設備以及工具軟件的使用,掌握面向計算機多媒體產品的采集、編輯與創(chuàng)作能力。多媒體技術課程除了能提高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大學生多媒體技術的水平,還對提高大學畢業(yè)生的整體素質有較大的影響。
進入21世紀后,多媒體產業(yè)已經形成了以影像、動畫、圖形、聲音等技術為核心,以數字化媒介為載體,內容涵蓋信息通訊、廣告?zhèn)鞑ァ㈦娮訆蕵樊a品、網絡教育、出版等多個領域,涉及計算機、影視、傳媒、教育等多個行業(yè)的產業(yè)集合。目前我國的動漫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數碼信息公司、影視公司、動畫公司、游戲公司等這些新興的行業(yè)和產業(yè)上,這些行業(yè)對多媒體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多媒體技術人才已經成為人才市場上最緊俏的人才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高職院校多媒體技術課程的教學側重點以理論教學為重點,側重介紹多媒體技術中的各種媒體數據的壓縮/解壓縮等算法,并且該課程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往往都是由高校自己制定,這樣很容易導致課程的設置內容陳舊,遠遠滯后于社會需求。由于高校的課程設置通常重理論,輕實踐,這樣更加劇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使得該課程培養(yǎng)的多媒體人才與社會需求,相差甚遠。
多媒體技術項目化教學模式因其能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上的教學信息量,正逐漸被許多高職院校所采用。但這種新教學模式在課堂的具體實施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
許多老師認為只要將企業(yè)的項目引進到教學中就可以了,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發(fā)現,許多企業(yè)項目因為各種原因在實際教學中根本無法實施或者實施后的成本很高學校無法承擔。有的項目雖然能夠實施但知識能力覆蓋面不夠,有的項目案例與專業(yè)課程知識相脫節(jié),使得項目教學根本無法開展。由于項目設計科學合理性很難把握,教學效果的量化和評價總是困擾項目化教學的難題。
在國內,已出版的有關多媒體技術的書籍琳瑯滿目,側重點各不相同。有的適合計算機專業(yè),偏重多媒體軟件設計技術;有的針對高職教育,偏重多媒體應用技術,介紹一些具體的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應用軟件等。已有的大部分教材缺乏系統(tǒng)性,而且內容比較陳舊。例如,在介紹圖像、視頻編碼標準時,只介紹JPEG、MPEG 1/MPEG 2標準,很少介紹JPEG2000、MPEG 4、H.264/AVC等最新的標準;在介紹多媒體存儲技術時,只介紹CD、DVD光盤技術,很少HDTV、網絡存儲技術;在介紹多媒體應用系統(tǒng)時,一般只介紹視頻會議系統(tǒng)、多媒體教學軟件,很少介紹交互電視、IPTV、移動流媒體業(yè)務等。筆者在2002年教學時采用的國內某知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多媒體技術教材里居然還在介紹如何在MS-DOS系統(tǒng)中設置多媒體硬件。
多媒體技術因為是計算機類專業(yè)的一門主干課程,所以該課程經常會被列為考試課程。一門以實踐應用為主的課程,卻以一張書面的試卷來衡量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實際上是非常不準確的。書面的試卷考試,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意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這些多媒體技術中重要的能力,幾乎是無法考核的。所以,多媒體技術課程的考核方式,需要和該課程的特點相結合,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老思路。只有采用全新的考核體系,才能準確客觀地反應出一個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多媒體技術課程應該是對教學環(huán)境和硬件要求最高的一門課程了。許多高校的多媒體課程的教學一般都在多媒體教室中完成,由于資金的問題,不同高校的多媒體教室硬件條件差距很大。一個屏幕巨大而清晰的投影儀,話筒和音響音質出色的多媒體教室的教學效果,一定是非常出色的。然而實際上目前許多高校的多媒體教室的硬件條件是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的。比如:投影儀屏幕過小、投影光線暗淡、話筒不響、音箱無聲、計算機硬件軟件故障頻發(fā)等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多媒體課程的正常開展。
多媒體技術課程實驗對硬件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少高校的實驗室硬件和軟件現狀不能滿足正常實驗的要求。比如:音頻處理的實驗,許多機房無法滿足學生每人一個帶有話筒的耳機的需求。視頻處理的實驗,許多高校實驗室無法提供哪怕是一臺數字攝像機。甚至,許多高校的部分實驗室,機器硬件軟件極其陳舊,系統(tǒng)還在用已經淘汰的windows2000專業(yè)版,使得許多最新版本的多媒體軟件根本無法運行。
多媒體技術課程的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而從事該課程教學的老師一般都畢業(yè)多年,很少有機會再次接觸到行業(yè)一線最新的知識和成果。“新”正是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如果授課教師對最新的知識和成果還很欠缺的話,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在此方面一定也是非常欠缺的。所以,若要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獲得鍛煉,教師更需要在實踐中率先獲得鍛煉的機會。
通過培訓及下企業(yè)鍛煉,提高現有專業(yè)教師的實踐能力。鼓勵教師通過各類培訓強化操作技能,取得相關專業(yè)技術職務資格證書;要求教師到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基地去實習,參與到企業(yè)的生產、管理中,獲取前沿專業(yè)知識以及實踐操作經驗,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整體素質;鼓勵教師從實際工作中收集工程項目,充實項目教學資源,切實提高管理經驗和工作策略。鼓勵學生 “走出去”的同時,更要鼓勵授課教師率先 “走出去”。
在進行項目設計時,要按照本專業(yè)學生今后崗位所需的理論和技能要求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分解和重構,以項目為載體進行行動體系構建,項目設計要以任務為中心,教學內容要重新排序組合;要結合教學現實條件,提高項目設計水平,多設計一些具有實戰(zhàn)性質的項目,能夠與學生日后工作實際緊密聯(lián)系,與理論知識、專業(yè)技能證書考試更好地銜接;要在實踐中提高教師選擇項目的能力,與企業(yè)共同研制和開發(fā)項目案例,項目選擇要貼近生產實際,同時也要考慮實施的可操作性;項目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先做入門項目,再到主導項目,最后進行拓展項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
多媒體技術是一門處于不斷發(fā)展中的綜合性技術,相關標準推陳出新,新的應用不斷拓展。所以,側重于應用的高職高專類多媒體課程教材的編寫一定要緊扣市場應用的前沿,教材的知識點策劃需要和應用緊密結合,將學以致用作為教材編寫的第一宗旨。比如Authware軟件幾乎是所有多媒體教材綜合應用模塊花費較多課時介紹的一個軟件,然而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對Authware軟件的應用需求量較少,反倒是動畫制作軟件Flash不但在功能上超越Authware,而且市場上對動畫創(chuàng)作的人才需求很大。所以與其花費較多課時學習Authware,不如完全放棄以往教材的老套路,放棄Authware,多花些課時在Flash,甚至Photoshop這些更實用軟件的學習上。
任課教師還可以在既有教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自編一些講義,作為教材不足之處的補充,強化教材上的某些知識點。這樣以 “教材為主,講義為輔”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多媒體教材存在的部分不足。
多媒體技術課程的考核應該分為多個不同部分組成,比如可以由:基本概念、操作技術、創(chuàng)意表達、團隊合作、考證成績、參賽成績等多部分組成。并且不少組成部分的成績,不一定非要由任課教師完成,可以由客戶、用人單位,甚至是學生互評來完成。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體系,才能讓學生明確該課程的學習目的,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
(1)由于多媒體技術課程對硬件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可安排一些硬件條件較好的多媒體教室作為該課程的專門授課教室,及時更新一些使用效果不好的投影儀和音響設備,及時更新多媒體教室教師用機的硬件和軟件,為課程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2)實驗室可以設置出一個單獨的多媒體技術實驗室,為實驗室的機器安裝較新的操作系統(tǒng)和多媒體軟件,為每臺機器配備帶有話筒的耳機、攝像頭,便于學生完成音頻和視頻相關的實驗。
(3)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特點,使用成熟的多媒體軟件來進行輔助教學。比如攝像機、數碼相機的一些教學和實驗,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的方式來完成。比如 “洪恩”公司開發(fā)的許多多媒體方面的教程,對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有著良好的輔助作用。利用多媒體軟件輔助教學的方式,可以適當緩解普通教學硬件不足的難題。
由于多媒體技術本身更新發(fā)展很快,必然會使得高校教育滯后于社會需求,這不僅僅是多媒體技術教學不可避免的難題,甚至是整個信息技術領域不可避免的難題。解決此難題的關鍵在于高校相關專業(yè)不能總是 “閉門造車”,而是要敢于 “請進來”和 “走出去”。
第一,引進行業(yè)能工巧匠參與專業(yè)實踐教學。積極引進相關企業(yè)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技術人員到職業(yè)院校兼職,給學校帶來生產、管理第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讓學生了解社會對從業(yè)人員素質、能力的新要求。
第二,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企業(yè),走進企業(yè)的機會。這樣首先能讓學生明確社會和企業(yè)對該領域人才的需求,使得學生能夠有目的地去學習。其次,走進企業(yè)還會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學習到許多課堂里根本學不到的知識。
教師在多媒體技術課程的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實際上就是由該課程的特點造成的。因為多媒體技術是一門發(fā)展非常快、實踐性非常強、知識涵蓋非常廣的課程,所以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將伴隨著多媒體技術本身的發(fā)展,不斷地發(fā)展前行。
[1]易芳.《多媒體技術與制作》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6):94-97.
[2]葉繼陽.《多媒體技術》項目化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6):240.
[3]盧官明.《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國家精品教材的建設[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4):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