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 虹
我是重慶一家醫(yī)院的醫(yī)生,但凡我的眼鏡出現(xiàn)問題,我都會選擇到一家名氣并不大的眼鏡店去處理或購買新眼鏡。身邊的朋友不解地問我:“你是一名醫(yī)生,應(yīng)該很注重生活品質(zhì)和眼睛健康,為什么不去知名的眼鏡店反而喜歡光顧一家名氣不大的眼鏡店呢?”每次我都會這樣回答(他)她們:“這家店的貼心服務(wù)讓我感覺到無比的溫馨,讓我有被尊重和關(guān)心的感覺,這種尊重與關(guān)心不是停留在表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這家店建立起了一種信任,一種友誼,每次光顧這家店就像去拜訪一個老朋友,隨心交流,無話不談。”
第一次去這家店的時候,我還在上大學。那年放暑假回到重慶,打算配一副眼鏡,無意間在一家電影院旁邊看見了這家眼鏡店,雖然面積不大,但裝修的風格很時尚,而且在不大的店面里還為顧客設(shè)置了一個小小的休息區(qū)。走進店里,營業(yè)員態(tài)度很隨和,驗光、選框、裝配、填寫客戶資料卡,最后我在該店購買了一副眼鏡。說實話,因為這家店沒有什么名氣,所以第一次光顧并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也沒有想過會當回頭客。大概過了半個月,這家眼鏡店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回訪我新配的眼鏡佩戴是否舒適。我當時正在打游戲,極不耐煩地應(yīng)了一句“還可以”便掛斷了電話。
假期結(jié)束后,我回到了學校所在地成都。11月2日是我的生日,大學輔導員給我打來電話叫我去辦公室取明信片,途中我還納悶,網(wǎng)絡(luò)時代,朋友問候都是通過網(wǎng)絡(luò)、電話、手機短信的方式,誰會給我寄明信片呢?等我拿到手中一看,居然是那家眼鏡店,而且上面的祝福語是用手寫的,雖然字體算不上漂亮,但比冰冷的電腦字體更溫暖人心。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心里有種莫名的驚喜和感動,一種愉悅和滿足的心理讓我開始重新認識這家眼鏡店。在以往的消費過程中,我從來沒有感受到這種貼心的服務(wù)。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汶川大地震后,通訊剛一恢復,我在第一時間收到家人擔心的短信的同時,也收到了該店對我的問候與關(guān)懷。我不是老客戶,也不是大買主,只是很普通的一個顧客,在店里消費了一副價格不高的眼鏡,但在生活中卻收獲了他們對一個普通顧客的尊重與關(guān)愛。溫馨的種子灑滿了心間,這樣的店是值得我信任,值得我再次與其打交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特殊的節(jié)日,我會收到該店貼心的問候與祝福;每次因為忘記復查度數(shù),總會收到該店溫馨的提示;隨著眼睛度數(shù)的增加,不時還會收到店主發(fā)來的短信:“做眼保健操了嗎?要保護好視力哦!”
一個電話、一張明信片、一條短信、一聲問候,成功地留住了我,留住了無數(shù)的我。我想也正是因為他們貼心的服務(wù),贏得了顧客的信任,促使它一天天壯大,從小店面到大店鋪,從不知名到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