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林
新疆阿拉爾南口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近些年來,我國橋梁建設技術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世界領先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我國橋梁建設尤其是公路橋梁 建設發(fā)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其發(fā)展迅速是需要公路橋梁建設技術做堅強后盾。因此,公路橋梁建設技術要不斷進行更新,要隨時能 夠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在施工前要把場地清理干凈,鉆機位置平整夯實。根據(jù)設計圖紙進行樁位精確放樣,把木樁釘在樁中心位置,并在其旁設置護樁,放線后由主管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復核。
1)樁位的控制。樁位的確定由設計圖紙 和確定的坐標來進行,控制點根據(jù)樁位來測量,一般情況,控制點設3、4個,樁位中心按照“十字交叉”法來進行確定,并且要把控制點和樁位點的水平距離要控制好;2)鋼筋籠的安裝;3)埋設擴筒。
在鉆孔過程中,必須把鉆機放置平穩(wěn),因此 ,鉆機械安裝就位時,用枕木墊實塞進底座,用風繩把頂端固定平穩(wěn)。
1)調平鉆機使其與鉆孔對準,吊起鉆 頭將其慢慢放入戶筒內,與樁位對正,把泥漿泵和轉盤啟動起來,等到孔內有一定數(shù)量的泥漿時,進行鉆孔;2)鉆孔不可間斷,要 連續(xù)進行,鉆進速度根據(jù)土質和鉆進部位進行調整。
墩臺施工方法如下:1)墩臺中線和邊線要在承臺頂面準確放出,對砼保護層進行考慮后,把主鋼筋就位位置標出來,把加工好的鋼筋運到現(xiàn)場并且對其進行綁扎,在對第一層垂直筋進行配置時,應保證其長度不一,與同一斷面接頭的有關規(guī)定相符;2)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把鋼筋網(wǎng)片或骨架事先加工好,整體吊裝焊接就位,分塊模板片用標準鋼模組合成,并按照墩臺身尺寸和吊裝 能力來確定板片的高度和寬度;3)把端頭模板和墻面模板進行牢固連接,對支撐和加固措施要嚴格進行,以防跑模和漏漿現(xiàn)象發(fā) 生。模板必須有足夠的強、穩(wěn)定性和剛度,并且要對其設計要事先認真進行,從而才能使模板的使用性能和吊裝使不變形;4)用 螺栓把施工腳手架連接在立柱上,并把可調斜撐設置在立柱下,從而使得模板位置的正確性得以保證。在對直坡式墩臺模板進行安裝時,為了方便提升,應該有具有一定的錐度,并可以根據(jù)錐度要求對一定數(shù)量的梯形模板進行加工,從而使制作的模板能夠與空心 墩臺相適應;5)對圓形、方形敦使用接裝試模板進行修筑時,根據(jù)吊裝能力分節(jié)組拼成整體模板,從而使得質量和安全得以保證;6)對砼拌合站的位置進行統(tǒng)籌安排。拌和站的拌合能力必須與施工和設計要求相符。在砼澆筑前應該清理模板內的雜物和已澆 砼面上泥土,等到模板和鋼筋檢查合格后,就可以進行砼的澆筑;7) 砼澆筑時要隨時對模板、支撐是否松動變形進行檢查,并且對 預留孔和預埋支座鋼板是否位移進行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解決;8)對輕型薄壁墩臺進行澆筑時,施工是一定要嚴格按照砼配合比計算投料,從而能夠防止砼裂縫現(xiàn)象發(fā)生。
橋面工程的主要內容有排水防水系統(tǒng),防和水層鋪裝以及防撞護欄安裝。橋面工程施工的順序為:首先,澆筑濕縫砼,泄水管的安裝 。澆筑濕接縫砼首先對結合面上的浮皮進行清除,順便用水沖洗干凈,必須振搗密實濕接縫內砼;其次,護欄施工。護欄底座的外邊緣用橋面上通過橋面中線測出,并且邊緣應保持全橋平順,橋面寬度也要給予保證,分段進行鋼筋的綁扎焊接,模板采用滑移鋼模進 行拉線控制,對其進行加固,并且要通過橋面來進行,在澆筑砼前把護欄支架埋件預埋好,并且要注意把定位板調平,在伸縮縫處把 護欄座斷開,另外,要把一道溫度伸縮縫按照要求設置好;再次,橋面砼鋪裝施工。為了保證鋪裝層與梁體能夠結合好,在進行橋面 沖洗時要保證澆筑濕接縫砼已經完成,把橋面鋼筋用綁扎鋼筋用砼塊墊起,把泄水管安裝好,在橋面兩側用槽鋼立模進行,對防水鋪 裝層進行澆筑,吸水用真空吸 水機組來進行,比例與面層結合良好,按設計尺寸預留伸縮縫。第四,安裝護欄。在安裝欄桿支架和 欄桿時要保證其順直,并對支架欄桿進行牢固焊接。第五,安裝伸縮縫。嚴格要求伸縮縫材料安裝手法及技術,施工必須嚴格安裝設 計圖以及設計規(guī)范來進行。
公路橋梁建設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且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公路橋梁建設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橋梁建設的成功與否。筆者通過自己的實際工作,對公路橋梁建設中3大方面的技術進行了分析。
[1]劉明光,常向陽.淺議公路橋梁在我國的發(fā)展趨勢[J].科技信息,2009(5).
[2]張前軍.淺談我國公路橋梁的發(fā)展趨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5).
[3]楊大勇.我國公路橋梁建設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7).
[4]陳明憲.對我國公路橋梁建設創(chuàng)新的思考[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